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全面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系列、多元化的综合德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而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学校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对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中学生道德修养,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在中学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寻求传统美德教育新模式,为中小学德育探索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德育育人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德育实践内容缺乏新意,创新不足。针对当前社会一些医生道德滑坡、公民诚信缺失、生态文明意识淡薄、传统美德继承不足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问题,从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教育几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汲取中华传统美德,对接现行德育内容,构建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是提高主题德育活动实效的基础。开展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典型生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精心设计的中华传统美德主题德育活动,是提高主题德育活动实效的可靠保障。开展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有利于克服以往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上的随意性、支离破碎性和方法上的单一性,能够确保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是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用传统美德教育下一代,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作为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品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几年来,我市教委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改革以往中小学德育的模式,探索适...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呼唤着孔子的德育思想.如何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最佳结合点?从德育工作看,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倡"和谐德育",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和谐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思路和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江苏、河北、湖南、四川和甘肃6个省份10403名90后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有弱化倾向,现代意识有待培育,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互脱节。这与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完善、德育模式偏重于"道德灌输"、学校德育的主导价值在不良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中被消解有关。因此,中小学急需构建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学校德育内容,实施"知行统一"导向的学生道德能力培育模式,建立"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8.
1997年3月 ,我们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合作 ,开展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简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 ,我们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品德素质的整体提高和个性发展、构建德育新模式为目标 ,采取“学校、家庭、社会”、“课堂教学、学科渗透、环境熏陶、活动实践”配套联动和更新德育观念 ,改革德育内容 ,拓宽德育功能 ,建立新的德育评价制度等操作策略 ,实行区域整体推进———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目前…  相似文献   

9.
连中国 《中国德育》2007,2(1):60-63
北京四中以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德育核心,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四中人的精神是紧密关联、三位一体的。北京四中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依托,构建了立体多维的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一种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道德文化,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道德文化,从古至今在净化灵魂,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代小学德育要强化祖国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带来了人的价值取向的多元与迷惘,在此背景下,重提中华传统道德精神,重拾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为此,我校确立了《农村小学中华传统美德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以此作为实施德育的突破口,并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生知行脱节,中小学德育缺乏实效和魅力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致致以求的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愿意行”;另一方面,需要行动策略、道德智慧。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会行”、“能行”。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基于此.教育者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德智慧?道德和道德智慧的关系及如何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3.
吴房添 《师道》2013,(9):20-23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所强调的。但是,目前德育课程的建设却不够理想,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金才 《教师》2008,(4):9-10
中小学德育低效的问题一直令人困扰,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亟待抓紧解决,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围绕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改革德育教学的方式,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改革德育工作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石,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传统美德教育为迷茫中的现代道德教育点亮了一盏明灯。智育的重点在学校,而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在家庭。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同家庭教育两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大连市瓦房店市教育局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优势,走出了一条有瓦房店特色的道德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道德建设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入手探究高校道德建设的新模式,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岳峻 《甘肃教育》2007,(12S):9-9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所以,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  相似文献   

18.
知识道德和生活道德这两种分属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生活道德是基础,是知识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样,生活德育也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脱离,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学科化、理想化、功利化。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倡导生活德育是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时代楷模精神的内涵与大中小学德育内容呈现高度的契合性。将时代楷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德育,不仅丰富了其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创新路径。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当前社会现状,从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动机、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等方面分析时代楷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找准教育对象的道德需要嵌入德育内容、提升德育亲和力强化情感认同、善用隐性教育锤炼道德意志和强化实践育人达到知行合一等方面实现时代楷模精神融入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资源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美德育和北大荒精神都属人类先进文化的范畴,实施中华传统美德和北大荒精神“一体化”教育,要发挥科研先导作用,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营造社区德育场,优化育人大环境,只有各极领导职能到位,充分发挥法地教育资源的优势,走德育开放化、社会化之路,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