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164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观念及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他们的就业态度乐观积极,但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标准偏向工作稳定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择业观念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缓解找工作困难、毕业后去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家庭和父辈期望;半数以上学生热爱并准备从事体育工作;近半数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仅为考研.体育院系要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者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择业观念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缓解找工作困难、毕业后去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家庭和父辈期望;半数以上学生热爱并准备从事体育工作;近半数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仅为考研。体育院系要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者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钟伟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90-491,487
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地区优秀运动员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结合进行探讨,从湖北省高校优秀运动员德育与职业规划工作现状入手,力图提高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的运动员的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从学生运动员自身发展上结合两项工作,为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钟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602-603,577
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树立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地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能力展开分析研究,本文从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入手,力图提高学生运动员学习能力,从学生运动员自主学习上解决好学训矛盾,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对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现状和利弊,认为制约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生源,提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根本之策是建立中小学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有关论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1体育特长生的定义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特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另外还招收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名的主力队员,这都属于体育特长生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使中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走上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高其办队绩效,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研究基于其创办的两个初衷为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具有高水平运动员招收资格的30所普通院校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建设绩效问题评价.结果显示:(1)当前,中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绩效低下状况,其致因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评价滞后、指标体系欠合理;(2)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途径、招收院校建设规划、竞赛制度等指标对于高水平运动队优秀运动员培养绩效影响较大;(3)高水平运动员的攻读专业、招收院校的训练管理、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取向、培养潜力及前途、教练员的执训能力等因素是影响退役就业问题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9.
武术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点项目,高水平武术运动队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运动员学生向学生运动员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队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黑龙江省7所普通高校的376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测量,评定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大部分指标也高于全国普通专业大学生;女子高水平运动员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等3个因子方面明显高于男子高水平运动员;不同年级的高水平运动员在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一年级、四年级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问题入手,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体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取向和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并阐明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就业指导的需求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年级就业心理现状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较大;(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对自身缺乏了解,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是造成择业时盲gl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3)“先就业再择业”正被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所认同,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如果无法在理想地区就业的情况下,也会考虑到西部、基层就业;(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年级学生的从业自信心不高,缺乏对自己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正确认识,更不清楚从业过程中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湖南省11所高校的2009届,2010届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从社会、高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3个层面,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和完善就业的对策,为职能部门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如何提高就业率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智颖  马青录  郑兵 《体育学刊》2005,12(6):103-104
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和择业心态.提出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减少盲目性,树立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建立对本专业的自信心,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教育问题一直是体育界关注的热点。体教结合以后运动员出身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得到改善,但是也存在学非所用等问题。其形成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其中。一方面,运动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个人特长进行大学教育的选择,另一方面,大学对体教结合的运动员要因材施教,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的选择是一种行为取向,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与影响,如国家政策、自身的需求动机、个人的兴趣、特长等等。它是对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文章旨在分析他们的择业目的和就业意愿,为相关机构调整策略,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动向做恰当地引导教育,以便更好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促使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毕业生能顺利的找到理想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某高校538名在读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总体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身体状况表现最差,并随年级增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男生的身体状况好于女生;经济来源是影响研究生生活方式水平的重要因素,全职工作经历对职业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以奖学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水平最高,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健康生活方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研究生教育增设体育课和增加体质测试,以保证研究生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并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教育研究生养成正常作息习惯,以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由于观念、态度、价值观、人文技能等方面的原因,被挡在了就业门槛之外,或是虽然实现了暂时就业很快又失去了工作岗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自我人文障碍,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无力感,创业发展中的成就不足感。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克服纠正。这也提醒我们高等教育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关键。,目前由于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经济增长放缓,致使求职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危机心理日益严重。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根据社会需要、学生个性及学校课程特点进行职业素质塑造,明确学习目标,认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体育课程的特点来阐述体育教育和职业素质训练的关系及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职业素质的途径,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服务,为高校及劳动就业部门提供一些资源和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年4月2日《信息时报》披露了教育部统计数据:199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离校前的总体就业率为58%。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本科生为80%,专科生仅为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但有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在2003年4月1日广州举行的全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就业交流合作洽谈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