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兆娟 《广西教育》2012,(35):20-22
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的现实性问题,应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实施职业素质培养,依据职业教育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帆  曲波 《科教导刊》2022,(4):102-104
高校思政课教学科教融合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发挥的根本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厘清科教融合的理念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把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及其对科教融合的要求,同时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推进科教融合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刻认识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特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密码学基础》是各类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的重要必修课,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发掘思政教育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思政要素的深度挖掘以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是目前实施、设计课程思政的主要难点,中国茶道通识课教学团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合理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中国茶道教学各环节,实现茶道哲学思想育人的目的,为高校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能适应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发展特点,实现教学相长。但就目前思政课教学情况总体来看,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并未完全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片面使用带来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及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都造成了思政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困境,制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为此,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应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寻求翻转课堂与思政课的契合点,从转化教师教学理念入手,引领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建设多样化的思政在线学习平台,优化翻转课堂的使用方法,保证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咏梅  杨光辉 《科教导刊》2022,(18):138-140
文章运用BOPPPS模型将“工程制图”教学全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课程思政结合点、思政育人预期成效、教学方法与授课形式,针对性地设计各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内容,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模块中,以期解决“工程制图”课程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案例教学、在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考虑到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绿色环保和工匠精神等元素,思政教育、案例教学、专业培养可以有机结合形成一体。该文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案例中建设线上案例库资源,设计在线案例教学策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指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便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立新”的重要抓手。借助于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透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利好”,探寻其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进路。研究揭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有载体、渠道、实效三维特质,认为其耦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彰显出合力价值、发展价值及育人价值。因此,可从建好思政课实践教学阵地路径、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功能、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实效三方面,创造性地建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嵌入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国家从战略和全局上谋划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倡导构建“协同化”教学机制,思政课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形态受到关注。思政课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策略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在融合互构理念、双向互动教学方法、重视实践途径和学习评价发展性特征等方面相契合,学习共同体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适切性。通过对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教学现象进行阐释,对学习共同体的适切性进行探讨,能够为充实和丰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策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讲好课,关键在教学话语。疫情应对中只有发挥好教学话语这个"刃"的作用,才能强化高校思政课话语的"四个认同",即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当下疫情应对中,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话语认同面临挑战:部分教师缺乏在线授课经验,教育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和熟练,不完全适应在线教学模式,积极主动构建有吸引力的在线教学话语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欠缺,教学话语的解释力、感染力、舆论引导力和凝聚力相对不足。思政课教师应选择适合自己在线教学话语特色的信息技术平台,遵循思政课在线教学话语要求,增强在线教学话语的组织力、亲和力、交往力和辨别力;坚持思政课在线教学话语引领,强化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从而提升话语认同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如何实现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相融合,顺应和满足青年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特点及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实效性,使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增强亲和力和满意度,达到教学过程、教学状况、教学成绩、教学效果的可视化,从而全面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这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云南民族大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梁美 《广西教育》2023,(6):36-38
本文分析当前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施策略:强化思政教师信息技能训练以提高思政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深化思政课程混合教学内容以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以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资源供给、重构思政课堂教学环节以实现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相融合、构建思政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线上和线下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对拓展思政“金课”建设广度、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温度、加大大学生知行合一力度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构建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传统和延展、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多课贯通”教学载体、挖掘“嵌入耦合”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实施“大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融合时政热点、教学内容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形式融合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融合研学旅行等路径,以多元融合推进“大思政课”教学实施,培育具有责任意识、劳动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形式及精神内核,决定了其具备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逻辑合理性。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受资源转化利用客观条件制约,存在有机融合难点,亟待完善效能评价体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原则,通过丰富与教学相契合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虚实相融的教学生态,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彭静 《亚太教育》2023,(4):171-174
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指示、教育部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见、思政课新课标发布及其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的背景下,中职思政课迫切需要结合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丰富数字资源供给,提高教学行为监测,推动评价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基于此,以“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为例,探讨和总结中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教学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显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的基本原则,隐性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法。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协调、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不同步等问题。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必须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向同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育人合力,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利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把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有利于思政课育人目标的达成。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应为此提供良好的平台与教育环境,打造一批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匠人"师资队伍,不断创新教育和教学方法,妥善处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中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莫秋树 《广西教育》2022,(33):88-91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面临内部约束和课程推广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议:打造具备区域特色的思政课程,将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融入课程育人体系,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应该注重“做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