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培育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本文就如何进行审美阅读提出一些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现象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难得的反观题材。反思目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它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和实施时没能体现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教育。因而需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用完整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真正的审美教育、休闲教育在学校的缺失,是“超级女声”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存在着审美教育弱化的现象,学生的审美意识不强、审美能力差、缺乏审美情趣。而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抓住文本的画面美、音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更好地提升其语文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生审美素养评价是衡量学校及政府美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从实践来看,其体系尚待完善,标准缺乏共识,信度、效度不高。当前,迫切需要明晰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内涵、夯实评价的理论基础、探索理性评价测量感性美育的可行性。根据美育的独特规律和内在规定性,学生审美素养评价应坚持情感育人,坚持近距化、日常化、个体化、表象化的评价原则;将不同学科理论有机融合,构建美育评价理论体系,提升美育教师开展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内容之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鉴别力、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的教育。学校审美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建立学校教育理念、构建审美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以美示范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美好愿景是培养人崇尚和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铸就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中介,它既是多维互动的过程性中介,又是情景交融的载体性中介,还是自我塑造的结构性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在其运作过程中具有对话性、存在形式上具有体验性、价值指向上具有超越性。美的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间体四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的复杂系统,在“美的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关系间,内含着“美的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审美主体”这两对审美范畴的中介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以审美对象引力、审美主体趋力、审美间体融力为生成动力,其构建须以情境渲染为手段、着力提高审美对象引力,以审美素养为依托、着力提升审美主体趋力,以共通感培育为核心、着力呈现审美间体融力。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而学校的审美教育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使教学活动成为集生活美、科学美、道德美、艺术美、自然美和创造美于一体的高级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主动探求、钻研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既学得懂、  相似文献   

8.
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由于某些认知偏差或操作局限,学校美育时常沉溺于审美素养的浅表化增值。儿童所拥有的令人惊叹的素朴审美力为审美素养的实践提供了新思路,而此前其在学校美育中并未得到应然的重视和尊重。从现实意义来看,学校美育在于满足儿童的生理与本能、社会生存、生命存在的审美需要。审美素养作为学校美育的追求,亦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体验、行动和信仰。为实现审美素养目标,教育工作者应将儿童的素朴审美力作为坚实抓手,努力通过对素朴审美力的彰显、发掘和升华,实现从素朴审美力到生活艺术家的跨越,实现从用美培养儿童到培养美的儿童的突破。最终,达成学校美育从个体小美到万物至美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素养、教师风度仪表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审美教育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教育工作者的审美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浙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笔者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情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 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前苏联著名的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经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知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中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审美能力欠缺的现状,指明教育功利化和大众文化的非道德化倾向是导致大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的重要因素,当今高校的审美教育也存在着诸多误区,最后提出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政治课之中,融入社会实践之中,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等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吴慧芳 《学科教育》2002,(8):27-28,32
语文课的美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审美想象力为目标。前者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审美可感的形象;后者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即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4.
普国富 《现代语文》2009,(10):106-106
审美教育(美育),是"人类传播现有的审美文化,并启迪新的创造的一种教育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改变学校审美教育薄弱的现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的美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审美想象力为目标。前者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审美可感的形象;后者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即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中,必须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入手。语文教师在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基础上扮演好各种审美角色,对促进学生审美化学习及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人类文明与素质的有效手段之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综合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语文审美素养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5年来,浙北省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以“核心迁移”的策略,将“审美”这一核心要素迁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努力拓展其内涵与外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审美化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课题的研究带动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教师能从自身的岗位出发,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开展美育化教学的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撰写的习作评语不仅是审美的结果,反映着教师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是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榜样,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有着启示和指导作用。评语的审美意义由此找到其实现途径:榜样示范、魅力播散、情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