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宪法教学要承担新的任务。宪法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的要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就要求,宪法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上都要有新的改进,以实现宪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将思政教育融入宪法学课程改革的价值进行分析,通过探讨宪法学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宪法学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宪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宪法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完善宪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对策,以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宪法学”不仅承载着法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责任,更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方面发挥育人功能。因此,“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团队结合教学改革实际,对“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学要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针对学院在协同育人、内容整合、考核方式、课程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协同联动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宪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国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性、学术性、实践性特征。宪法学课程对于法科生的宪法意识培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确立宪法信仰、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等学校宪法学教学重点指南》作为首个法学类课程指南,明确了“如何讲宪法学、如何讲好宪法学”,是今后宪法学课程教学的基本遵循之一。宪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当紧紧围绕《宪法学教学重点指南》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组织实施,坚持以中国宪法学立场和理论阐释宪法现象,培育法科生的宪法意识,实现宪法学课程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专门学理支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宪法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从开放教育的相关实践来看,宪法课程教学需要正视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针对学员的学习需求与实际情况,提供信息化、启发式、实践性强的教学服务,增强宪法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本文从开放教育宪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重构宪法教学的基本路径,并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节的宪法主题导学课为例,以宪法内容为主线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话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宪法信仰,努力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基础俄语适合进行内涵式、阶段性、递进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内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与基础俄语课程的词汇记忆、语法理解、言语应用、专业素养的“智育”需求相结合来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德融教学。进一步明确基础俄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供给路径,力求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实现“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刚刚召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等教育目标与高等教育内容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宪法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提出要建设法治国家应当把宪法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让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之外也应树立起良好的法治信念,这对于建立法治国家、实现宪政和民主必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卞辉 《陕西教育》2009,(4):30-31
一、传统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就宪法论宪法 宪法学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宪政理念,认识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方法思考问题,把握一国的宪政精神。传统宪法教学偏重对宪法和宪法学形式内容的介绍,就宪法论宪法,就宪法学宪法,少了对学生在领会其中的精神和宗旨方面的点拨。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所述典型宪法案例即近年来涉及宪法内容热点或者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案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典型宪法案例极具教育价值,是法治教育的有效素材。典型宪法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典型宪法案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扩充思政课教学思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素材支撑,也有助于丰富法治教育途径,提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由韩振峰主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环境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了“环境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实现“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当前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专业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不足等问题,与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探索推进中国法律史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应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等,多维路径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一流课程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迫切而重要。以“MATLAB与电气系统仿真”课程为例,建立了“知识、技能、德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面入手,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挖掘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设计了课程思政案例,以实现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挖掘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来实现“三全育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以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电工学”为例,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的改进、课程教学评价的完善四个方面,对“电工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论述和分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吴元元 《上海教育》2023,(18):64-65
<正>上海市卢湾中学在“无边界”教育理念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全面构建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发挥各环节思政育人作用和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探索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借鉴生态学思维和方法审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解析中职课程思政生态系统应包含的“要素”单元,对中职课程思政“要素”根据功能、作用不同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优化,构建中职课程思政观念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建设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教学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评价子系统,形成“要素”良好有序运行结构,并发挥相应作用和功能,以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意在立德树人,重在全面推进。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始终着眼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紧紧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这一主线,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以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为研究视角,从思政元素分别融入课程建设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树立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出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外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以学生为导向,通过调查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情况,运用SPSS软件与问卷星平台处理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知、认同、期望和建议,发现当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存在思政理念不够深入人心、思政内容挖掘不够深入、思政成效落实不足等问题。基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期为人文地理学及相关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学斌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17-119+13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是近年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中新兴的、较为热门的课程。文章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思政内容的挖掘与融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建立“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元三维四体系”育人模式,由此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助推教师教研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