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编辑活动中往往只是注重编辑主体的作用和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有意无意淡化甚至忽视作者和读者在编辑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只是作为和著作物同等的"直接作用的对象"客体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和读者主体性地位的消解。  相似文献   

2.
艺术审美来源于视听,但"视"主"听"次成为艺术史的主流;表现在动画艺术中,则是"配音"观念根深蒂固。动画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艺术的起点;动画既应包含"画",也要包含"听",二者结合才是完整动画艺术;迪斯尼动画艺术中"听"的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代表的是"艺术的延伸"过程。迪斯尼通过音乐、对白与音响主体性的营造,实现了动画声音的独立地位。迪斯尼动画音乐神秘与流行相结合、旋律优美、深入参与剧情,对白语调简洁、语词简单,音响与角色、场景高度融合:它们是迪斯尼动画声音范式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3.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概念来自于人类学的范畴,但在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对这组概念已有的研究,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局内人和局外人"进行研究。本文侧重以人类学、心理学和视觉传播所述观点为理论根基,以电影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视角和文本内容两个方面浅析局内人和局外人理论。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3):62-69
《向往的生活》等乡村题材生活纪实型真人秀节目,将原本被边缘被忽视的"不可见的"小山村呈现在电视上,不同于都市空间也有异于真实乡村的媒介化乡村空间出现。它是地理空间加戏剧化想象的"异质性"空间,是被统治也反抗统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扩张,"异质性"空间的开放性、边缘性和他者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着都市文化霸权。但被资本裹挟的电视媒介,利用空间的意象生产、乡村空间商品化以及构建乡村空间城市符号展演场等手段,开启都市文化对乡村的收编。事实上,文化霸权通过"异质性"的媒介化乡村空间在具有共时性的社会空间中完成生产、利用和收编、融合的所有过程。最终,传统的农村空间结构、秩序、观念等被彻底改变,并纳入都市文化体系,成为受文化霸权支配的社会秩序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王普天  程樯 《现代传播》2024,(1):113-120
“主体性”表述和“他者性”对话是艺术创作的两种理念,前者倾向于个人化单向度的表达行为,后者则依托“他者性”,期待与受众展开积极交流。现代科技、传播媒介、大众文化等要素的共时、历时发展推动着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的分流,同时也触发着创作理念由“主体性”表述向“他者性”对话的明确让渡。“他者性”的对话理念是在立足自身、尊重不同的基础上与他者达成“美于和”状态的创新理念,该理念的赓续动态运用为本土传媒艺术创作打破地缘与时间的钳制提供了别样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周艳霞 《现代传播》2022,(9):122-128
在日趋多元化,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主体性的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中的“二元对立”模式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主体间性”重要性的认识显得日益重要。“主体间性”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单一形式,强调通过提升学生主体性达到主体间性状态。与此相适应的是艺术教育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被重新解读,这为艺术教育“传播者意识”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梳理西方哲学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发展脉络,提出“主体传播者”概念,并从“现象体现”与“本质体现”两个方面对“传播者意识”的构建提出三种路径,以期能够更有效地唤醒“主体”之间重建交往的合理性,从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对艺术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合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技术侵入“日常生活”,破坏了“日常与非常”、“公共与私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边界.这一现象要求彻底修改“日常生活”的理论.媒介化的“日常生活”成为建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道德的与社会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吴薇 《文化遗产》2017,(5):103-109
厕所,作为现代家庭空间里必不可少的存在,一直受到刻意的回避。然而,厕所是基于人生物性的意向性空间设计,其空间的变化不仅渗透着个人的体验、家庭的关系,也与人类文明进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许茨的常识构想理论出发,以列斐伏尔、福柯等人的空间理论作为理论参考,以个人在现代家庭厕所空间中的日常身体感知和空间体验为基础,阐释厕所空间在联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表征作用,探究厕所空间如何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体验和生活观念,从而论证微观的日常生活秩序与社会文化体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意义空间,它通过各种具象元素来表情、表意。当美食作为一种隐喻文本在电影视觉空间中被展示的时候,它不仅仅是一种口中之物、眼中之物,更是一种心灵之物。它既隐喻人类的情欲本能,亦是理性抗争的推动力象征,更是非同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符号意象。文章以电影中的美食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作为一种隐喻的文本所可能承载的意义内涵与价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刚  李沁柯 《现代传播》2022,(11):17-28
以听障者为研究对象,以听障者自身视角从感官体验进入,将其日常生活实践切入现象学视野。通过对听障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交流实践现象进行田野观察、深度访谈及个体生活经验的描述,深描和呈现听障者与媒介交互过程中具体细微的感官体验后发现,听障者主要使用手语、文字及智能手机三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声音转码,数字媒介时代智能化设备与听障者的感官系统接洽,带来身体与感官的时空漫游。同时,听障者也不断通过数字媒介具身实践建构自我和社会联结,听障者之间、聋听之间的边界逐渐消解,促进了听障者生存空间的拓展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就大众文化霸权结构中接受主体的能动实践的研究而言,影响最大的要算费斯克。在费斯克看来,大众文化在金融经济系统的流通是操纵的、控制的,而它在文化经济系统中的流通则是反抗的、抵制的。大众文化是“生产者式文本”,它既具有易读性,又具有开放性。“生产者文本”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费斯克的研究同样引来了激烈的批判,费斯克过高地估计了大众文化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大众的能动性。他对大众文化的类型化进行了不合时宜的褒扬。对大众阅读快感的强调所显示出的乐观研究态度,削弱了费斯克理论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3.
回望70年中国电影,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征程,伴随着新世纪与新时代的征程,我国电影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作模式。在坚持守正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我国电影市场亦越发重视文化与人民间的关系,并竭力通过当代电影的现代性张力与典型文本的创新表达将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输出与人民关照意识相缔结。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电视讲坛节目大都将受众定位为高端人群,欲以质取胜。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只能导致曲高和寡。在此背景下,《百家讲坛》开始变脸,将学术讲座演绎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俗讲。这种面向大众的传播转型,不仅使受众增加,而且对讲坛类节目的文本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性层面展开的算法研究中,算法与用户的互动常常被描述为一种“算法控制-用户抵抗”的关系叙事。本研究试图超越这种简化的二元对立叙事,将用户与算法的互动视作一种递归式的协商过程,使对二者关系的描述焦点转移到复杂的共生叙事上。通过对短视频平台影响者的民族志,研究发现和阐释了递归式协商的三个典型子过程:寻求双向理解、培养亲密性与动态调整,并由此揭示递归式协商是如何构成于算法脚本化的功能及影响者的情境实践之间的。递归式协商强调了影响者面对不稳定的技术环境的持续性努力,其意义在于人与算法的互动中产生了意图和行动的协作,并在来回往复之间提供了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徐英 《大观周刊》2011,(28):13-13,19
知识准备 一、解析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b都是常数且k≠0)。当b=0时,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  相似文献   

17.
姚旭 《东南传播》2012,(8):155-156
本具有强烈不羁和反抗精神的摇滚乐在当今大众媒介及消费社会的裹挟下渐渐褪去身上的芒刺,开始以一种较为温和的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姿态入主当今流行乐坛。本文以当下最为流行的摇滚乐团"五月天"为例,以期对这种蜕变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沈雅婷  周鸿 《今传媒》2023,(3):34-36
短视频的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他者化”现象。本文通过探索短视频中乡村文化传播的“他者化”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探索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渊  李晓英 《新闻世界》2010,(7):136-137
后现代的广告正逐渐脱离以语言文字为中心转向图片、影像等的视觉文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广告文案必须以受众为本,密切配合影像,同时这种转变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