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也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更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依法治教工作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谈谈法治理念与依法治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是体现法治基本精神及其内在要求的理性因素和思想观念。实施依法治教应当体现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关于民主、保障人权、法律权成、公平正义的理念。树立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依法治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两大命题,"依法治教"的概念形成于教育立法的恢复和繁荣阶段,因应了教育治理工具的转型,而"依法治校"的提法在进入新世纪后才逐步成型,旨在重塑学校治理结构,二者是主体不同的两个层次、重点不同的两个方面、不同阶段的两个重点。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逻辑关联并不局限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场域转换,它们在教育法治进程中相互依存:学校内嵌于整个教育系统中,依法治教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学校身兼多重法律角色,由其生发的法律关系极为复杂,依法治校则成为依法治教的关键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之间的互动耦合还形成了"软硬兼治""多元共治""学校自治"等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教育法治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学校章程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把学校章程理解为学校规章制度是错误的。学校章程指为了保证学校自主管理和依法治校,根据教育法的规定而以条形式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做出全面规定所形成的规范性件。学校章程是学校最基本的规范性件,是学校其它规章制度的基础;它所规定的是一个学校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它不仅对学校师生员工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对学校举办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有效力。制定学校章程既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要求,又是学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需要,既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又有利于克服管理的随意性。本还对学校章程的内容、制定的主体和原则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文章分析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及要素,探讨了高校治理法治化和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高校治理现代化路径.新时代,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导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高校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从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制度体系、师生权益、法治教育四个要素,为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准则,法是治校的最高依据和学校管理的法源;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于在法的基础上理顺政校关系和学校内部自治的诸原则;作为现代教育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教育法治精神,使法治真正走向日常化、生活化,成为教育生活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全力推进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教的关键,是依法治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治校 ,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 ,完善符合法制精神的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法制工作机制 ,促进学校管理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治理念是体现法治基本精神及其内在要求的理性因素和思想观念。实施依法治教应当体现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关于民主、保障人权、法律权威、公平正义的理念。树立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依法治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到学校的重要方略,依法治校要求学校治理法治化,要求全面建设学校层面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应然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是依法治校理念实现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学校依法治校仅停留在"法制"层面,而未提升到"法治"层面,成熟的校园法治文化尚未形成。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法治体系。本文通过研究依法治校理念中法治文化的现状,发掘法治文化培育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依法治校理念下法治文化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刘阳 《华章》2012,(21)
目前高等教育在法制化背景下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高校教育者正从领导者向管理者、服务者转变,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作为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将法治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法治理念实施教育管理,使高等教育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目标,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部署.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要积极开展依法治校,依照国家宪法、法律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以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和在教育过程的实施,对于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之后,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中的重要一部分,在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大力推行,其中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方针在高等教育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而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依法治校观念淡薄,传统的治理管理模式无法突破等诸多问题。法治思维,作为社会创新管理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于高校开展依法治校的工作。通过对法治思维内涵与依法治校工作要求的具体分析,探寻出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法治思维,从而推进高校各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用古代经典计谋,解决“愿意学习的问题”学习的历程是一种行为改变,而人的行为改变却是由内而外的单向道,因此只有本人愿意学习改变时,学习才真的起作用。而观念的改变仅仅靠思想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施行以聘任制为主的人事改革工作后,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程度明显增加,青年教师对“传统说教”容易产生“腻烦”或“逆反”,甚至是“对抗”的情绪。务实地说,要想解决教师“愿意学习的问题”,光靠给教师开几次宣讲学习型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会议,打印下发一些“要我学习”的宣传材料,教师的观念是不会真正得以改变的。在做好“正面宣传”…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把握法的精神,确立法的权威,树立法的观念,最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应坚持依法治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本质,树立法制观念。实施依法治校,对学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15日,教育部就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规划》明确,教育系统第六个五年法  相似文献   

19.
康新金 《中国教师》2009,(Z1):536-536
<正>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和坚持依法治校,就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的规定来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保证学校内外部关系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健康发展,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仅存在公权力的失落,也存在私权利的失落,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权力救济。在教育法治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法治存在着主体性缺失、客体性缺失、立法性缺失、意识性缺失和执法性缺失。树立真正的法治教育理念;全面修订高等教育法及其相关法规,建立完整的教育法治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教育执法组织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将有利于防止高等教育权的失落和保证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