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
提升国际话语权,必须让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进中国理念、中国立场、中国主张。要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叙事方式和国际战略传播平台,重点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用什么讲”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牛晓民 《新闻战线》2023,(11):50-52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海南的重要工作,也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最大特色。海南成立主流媒体运营的国际传播中心,发挥体系、机制、人才、平台、渠道、话语等综合优势,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特色鲜明”等特点,努力讲好中国特色自贸港故事,为省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海南样本”。  相似文献   

4.
当下,城市广电积极“走出去”,致力于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传播,正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生力军。从讲好“城市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城市广电面临全新的挑战。“共情叙事”充分发挥城市广电的资源优势,用小视角、平民化的讲述方式,以情感的沟通、理性的说服、价值的认同为信息符号,激发海外受众的共鸣,是城市广电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一个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理念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进阶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通过阐述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分析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卫庶 《新闻战线》2022,(13):2-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国家形象需要更深入、更系统地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十分重视,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再部署,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1]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强调,要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根本遵循和指导。在我国的国际传播格局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传播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进博会国际影响力”这一主题深入研讨,认为要充分做好进博会国际传播工作,提升进博会在全球政商学研各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9.
刘良龙 《青年记者》2017,(27):53-54
习近平总书记对“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有过三次重要论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那么,会议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出版走出去取得新成效”作为“十四五”六大目标之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文化如何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所有出版人面前的重...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在党的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际传播的“效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张文超 《中国出版》2022,(23):23-26
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使命与功能的历史性转变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应站在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进行认识再深化和创新探索,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论与史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中与外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高峰学术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近百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海外华文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海南而言,必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走一条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大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红军 《新闻记者》2023,(1):13-14+2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相似文献   

16.
云南17头大象北迁事件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表明,顺势而为的形象“自塑”和“以小见大”的叙事体系能够有效传播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有限否定和情感厚植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消弭外媒偏见。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谢娜  王尧美 《青年记者》2017,(32):3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大量海外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他们来华,不仅要学习中国语言,更要了解中国文化.语言相通、文化相融,才能形成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出版业天生具有“讲故事”的优势与能力,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是出版人的崇高目标和使命.本文结合中国出版行业现状,针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出版物对外传播提出四条切实可行的传播策略,以期使更多中国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