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来学习中心致力于构建以读者为中心、以研究为导向、以兴趣为动力的全新学习生态。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要突出空间再造和AI技术融合,通过改变传统空间布局来挖掘自身空间的价值和优势,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学校整体发展中,打造团队式、协作式、主题式的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以助力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从空间再造和智慧图书馆两个方面讨论构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路径,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围绕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设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适应未来教育图景,能有效推动图书馆从被动信息资源提供者转变为教育主动参与者。本文以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为基础,反思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服务设计理念能以人为本重视服务成效,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然后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服务设计思维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的应用,包括洞察需求、系统协作、评估迭代等工作过程。基于山东大学图书馆实践对场景重构、用户参与、馆员定位、机构合作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要求图书馆要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服务新时代的教学育人。本文指出了未来学习中心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场景,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通过重塑空间、资源、学习三大服务场景来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未来已来,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时,要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理念,主动出击、积极研究,融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大环境,探索出智慧图书馆如何服务未来学习中心之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现状,从教学、学习和创新三个层面提出面向未来学习的空间建设思路。此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为例,阐述了其教学支持、学习支持、创新支持三类空间的建设背景、设计方案、特色服务及建设成效,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未来学习中心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态。文章以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起点,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机遇、需求机遇和技术机遇,最后从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服务形态三方面探索其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杨静  贺聪  魏继勋  白雪 《图书馆杂志》2023,(9):23-28+43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加速推进,育人范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变革。教育部高教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本文以知识驱动下的智慧教育赋能拔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从未来学习中心的使命任务、建设范式、建设内容和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具象化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思路和实现路径,并已逐步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落地实践,以期为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空间问题一直是图书馆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图书馆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以学习为中心的空间场所,空间功能由以前的资源存储型转化为读者使用型,物理空间向适合读者学习、讨论、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等需求转化。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空间的特性需求,并结合技术设施的配置,提升不同空间的学习功能,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空间。对高校图书馆空间框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图书馆用户多种需求的深层思考,学习型空间以及信息资源和技术对学习的支持是图书馆角色的挑战,也是高校图书馆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学习中心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作为高等院校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新的教学思想要求图书馆更多地发挥教育职能,成为高校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种具有强大教学功能,适应未来学习方式的图书馆,就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现代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环境中,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向。文章以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图书馆的建设为例,对其空间建设和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学习中心未来的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贵梦园 《兰台世界》2016,(20):69-72
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等领域,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文章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高校图书馆的未来服务创新发展,其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系统科学分析法、分析比较方法等。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可以为我们在未来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领域提供更多的建议。被调查者利用学校图书馆方面,至少一周去一次图书馆占了绝大多数,浏览网页的比重较大;获得文献资源类型方面,印刷版资料占绝大部分;获得途径方面,图书馆借阅居于首位;职称分布方面,中级和初级居于多数。信息化的专业服务应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面临严峻的考验,直接的表现就是文献借阅率和读者到馆量持续下降。学习共享空间是近年从国外高校图书馆引进的图书馆新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已经在国外大学图书馆取得巨大成功,国内高校图书馆正竞相研究和推广,以应对读者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3.
肖鹏 《图书馆论坛》2014,(9):109-113
彼得·赫农和约瑟夫·马修出版于2013年的《反思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未来》汇集了情境规划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未来图书馆"的研究体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对该书的情境规划研究也有研究方法不规范、真正效用等的质疑。文章对该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介,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近年来"回归实践领域"的趋势和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未来学习中心是高校图书馆与元宇宙、数字孪生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衍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为了解用户对未来学习中心的认知及态度,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数据资料,借助扎根理论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和编码分析,最终凝练出高校图书馆用户未来学习中心采纳意愿影响因素以及基于“认知-技术-环境”的用户采纳意愿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用户未来学习中心采纳意愿主要受到认知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因素是基础因素,技术因素是推动因素,环境因素是促进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用户情感关怀、强化技术服务与应用以及做好宣传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8年以来,国家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而新冠疫情推动了高校的教学工作从常规教学向网络和线上服务发展。为应对新形势,同时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文章以中国科大图书馆教学学习中心为例,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再造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职能的发挥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18.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学生对协作式学习环境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文章简要介绍了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并探讨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原则以及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现代学习模式的需求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构建学习中心的重要意义,并从馆藏资源、环境气氛、特色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创建学习中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