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计划、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教育方式、培养环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拓展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是我国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据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创新创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可从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拔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议题。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借助国际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框架,从国家顶层视野、基础设施、培养能力、培养理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培养体系给予全方位分析,指出其中的缺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即构建国家顶层设计清晰、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基础学科支撑、文化氛围良好、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国家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我国未来长时期内的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才自主培养也成为亟须探讨的重要课题。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需要明晰人才自主培养的宏观、中观、微观新生态,将人才自主培养置于新生态下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诉求必然赋予人才自主培养新内涵和新特征,需要厘清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新时空”表现和“全维度”拓展,进而明确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并构建“五力五度”的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实践进路,包括人才自主培养的立交桥式新路径、四链融合新机制和四螺旋结构新治理,加速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全景图,为国际教育领域的人才自主培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方案是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南针,集中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具体实施的路径。本文通过采用扎根理论对全国33所财经院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知识、能力、素质和实践应用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要素,其中实践应用是推动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生成的重要机制。面向未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3+3+3+2”核心要素育人;二是突出实践运用的转化器作用,设计嵌入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三是明确应用型人才内涵结构,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园艺专业创新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体系的构建、培养体系的实施及其效果四个方面介绍了园艺专业创新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提出了园艺专业创新卓越人才的内涵、能力标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通过该体系实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界定为出发点,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应围绕理论、能力和道德三个方面展开人才培养工作,并从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完善和拓展及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概括了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双创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概述了双创型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创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从制定多层次培养方案、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和搭建合理的双创教育平台五大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方式。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利于双创人才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供需错位"问题,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扩大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以个性化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论科学研究法,阐释了高职药学类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特征和内涵,探讨了构建高职药学类专业个性化人才体系以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卓越软件人才的培养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采取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措施,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相似文献   

14.
朱惠娟  韩照祥 《考试周刊》2015,(35):131-132
卓越人才教育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技术人才。本文在大类培养背景下,通过分析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当前高校科技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构建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建立校企联动和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建立卓越人才的教育联盟、拓展卓越人才培养经费渠道和加快卓越人才教育资源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体系之一,从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如何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经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军校素质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高级军事指挥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必然孕育和引发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培养途径、教育评价、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在变革军校教育现状,设计整体改革方案、选择教育改革举措上有所创造。因此,构建与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相吻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军校素质教育体系,是军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一、实施先导工程,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实施观念更新的先导工程,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并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指导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层培养已成为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按学科大类招生,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新形势下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思路,设置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从学科大类基础培养到专业特色培养的分层培养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分层培养已成为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按学科大类招生,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新形势下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思路,设置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从学科大类基础培养到专业特色培养的分层培养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处在社会转型与变革期的高职教育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本真,并据此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看,现行高职教育在过于迎合现实需要时走向了形而下,因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局限性,需要变革。虽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范型性、相对稳定性和个性化等特征,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但却可以确立若干原则来构建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个性化的子模式群。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文  林丽萍 《高教论坛》2007,(5):57-59,123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通识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