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晶 《生活教育》2015,(4):85+13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医教结合的活动,应通过成立"医教结合"团队,采取医护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工作者纳入康复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康复活动。  相似文献   

2.
蒋姿  申一村 《教师》2020,(13):109-110
“医教结合”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医教结合”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基于“医教结合”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医院医务人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特殊学生家长的调查,以期实现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学生共同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推进医教结合是实现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所有区县医教结合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情况、队伍建设、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已广泛启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区县特教跨部门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开始形成,但具体内涵差异较大。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实验区,且卫生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参与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医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特殊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议话题,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主官,到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再到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对“医教结合”进行解读。南通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模式的实施与推进,要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参照,在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基层学校自觉实践的大好形势和宏阔背景下,正视目前“认识不统一、理解不到位、模式不健全、效果不明显”的现状和事实,组建研究和指导中心,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构“校内康复、送教上门、社区康复”三种模式,建设基于学校的康复训练中心,建构相对完整的“医教结合”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代特殊教育和医学康复的理念进一步扩大、深入,并且相互融合、渗透,使得身心障碍的儿童通过医教结合的模式达到早期康复的效果。主要从特殊教育与医学的关系,早期干预的生理学、心理学的基础方面来阐述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建立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在三年内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为了实现康复服务目标,急需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一支康复类专业人员队伍,并针对人员的专业类型、专业水平、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培养培训等诸方面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以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师资队伍的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的说法,我们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的本质而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中,医教结合是否应该以一项政策来予以制定和推行,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一,在政策学的基础上,医教结合是否符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否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以及“以医为主”还是“以教为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其二,政府在医教结合是否应成为政策需要探讨其角色定位及责任问题,应以中立的价值观来对待医教结合是否应成为政府决策的内容;在特殊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自下而上的民主化的政策制定模式.其三,医教结合成为政策是否已经具备了文化生存的土壤,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权利文化的生成和构建中,它还需要进行不断地自我生成.对于医教结合的政策制定问题,应该审慎地予以对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医教结合"模式的讨论与实践使之成为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争议不断。本文探讨了从残疾模式看医教结合、医教结合对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医教结合是否该作为一项政策等议题,以期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金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智力障碍与发展障碍学术委员会、《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和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流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的近80名代表参加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融合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对象正在发生较大的改  相似文献   

11.
沈晓明教授倡导的"医教结合"理念,是一种融合医学康复和教学康复的特殊教育模式,已在全国特殊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编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全国400个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中唯一的特殊教育项目。当"医教结合"成为了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必然途径,我们作为一线的特教教师迎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如何能快速成长,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自“医教结合”口号提出后,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声称已经摸索出了“医教结合”的课程体系.然而这些“医教结合”课程体系在实施当中有相当的障碍,也使学校工作陷入主次不分的泥潭.合理的“医教结合”课程体系应当从教育部发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发,适当安排学生康复训练的时间,使教学回归学校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上海市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走在全国的前沿.从概念解读和经验提炼两种视角来看,可以将上海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看作一种本土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其在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理论指导上,上海模式突出多学科理论融合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摆脱姓"医"姓"教"的纠结;在保障机制上,上海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以经费、制度、信息保障体系为前提的;在人才培养上,上海模式搭建高校专业培养平台,多途径培养、培训医教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在效果评价上,上海模式开展教育评估和医学评估有机结合的全面评价,服务效果得到家长的认可.对"上海模式"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可以助力于建设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医教结合”理念迅速普及,先驱者们将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残疾孩子的康复,这使得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教育与康复的结合,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医学和康复手段的融入,必将打破教育的封闭模式.对大多数教师来讲,“医教结合”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名词,更是教育观念的巨大冲击和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相比较行动上的改变,教师们思想上的挣扎则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我校开展了"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实践与变革,从物质保障、师资培训、机构设置和服务意识几大方面着手,促进了管理者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家长参与角色的转型,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内涵发展,为特殊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与当前社会发展对医学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医学教育教学必须依托医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与职业道德;同时借助精细管理,保障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医教结合”是一种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学生个体需求的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在实践过程中,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特殊教育中心遵循“学生本位”的育人要求,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并融入地方性元素,通过组建康教队伍、完善课程体系与开发教学资源的途径优化医教结合理念下的康复教育模式,助力学生完满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绥化学院学报》2011,(1):2+193-F0002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先后通过召开学术会议,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选派教师参加会议、参观学习、在职进修等方式积极开展同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在“走出去,引进来”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扩大学术视野,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期刊载邓猛、卢茜的文章,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2006年从高校调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之后,出于职业的本能,我时常以儿科医生的眼光来审视教育、观察学生,以医学的逻辑和思维来分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我的这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时却被认为是有独特见解的。我对特殊教育的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