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大概念视角实践初中劳动课程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推进初中劳动课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对此,首先,明确大概念对初中劳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梳理初中劳动课程所涉及的大概念;最后,提出基于大概念开展初中劳动课程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相关模型与基本路径。通过研究,为帮助一线初中劳动教师围绕大概念开展劳动课程项目式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博 《教育导刊》2024,(4):37-43
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实现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载体,具有内涵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征。STEM教育的项目式、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境性设计理念非常值得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所借鉴。基于STEM理念开展中学劳动实践项目式课程设计要关注课程中的项目任务情景设计、劳动实践过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和项目学习过程的认知分析。项目式劳动实践课程与STEM课程存在明显差异,其目标在于培养劳动相关的多元素质,其项目侧重于劳动实践而非研究探索,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以育德为核心、在完整的实践探究中开展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项目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适切路径.基于劳动教育、学科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三者的关系及各自的特点,高中思政课劳动教育社会实践项目须包含"项目规划—项目开发—项目实施—反思总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并重点考察"主题内容、实践形...  相似文献   

4.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导向,劳动项目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班本化劳动项目以班为单位设计和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班本化劳动项目主题设计有序列式和综合式两种方式,班本化劳动项目目标设计应基于劳动素养要求、本班学生发展实际及现实生活需求,班本化劳动项目过程设计应基于学科融合的内容、多方协同的载体、具身体验的过程和民主监督的管理,班本化劳动项目评价设计应做到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以及评价主体多元。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劳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应以"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以项目式学习为实施路径,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垃圾分类大调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亟须创新课程实施内容、形式和评价,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而项目式学习是符合劳动教育课程和中小学生特点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探索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创新性劳动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创意制作以及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执行项目的教学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思考、选择并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体验、实践、展示等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将劳动任务设置成需要策划和实施的项目,指导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称之为“项目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9.
劳动项目的有效实施,关系到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有场域、有评价是实现中小学劳动和项目设计与实施的“五个关键”,有助于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劳动项目作为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的重要实施载体,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劳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把握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和立足学校特色的基本原则,并可运用五个基本策略:依托劳动课程标准,系统构思项目主题;取材于现实生活情境,巧妙设计驱动问题;立足学生基本情况,合理安排项目过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有效管理项目流程;贯穿过程与结果,具体规划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11.
建设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教材,是保证该课程有序有效实施的关键。好的劳动课程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劳动课程独特育人功能和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为了达成劳动课程开设的目标,该课程教材建设必须秉持以劳动资源建构教材内容、以劳动素养建构教材功能和以劳动创造建构教材独特价值的理念,遵循多元性建构、主体交互性设计、劳动型学习创设等原则。在劳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劳动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以整合筹划思维设计劳动项目,优化组合与选择劳动任务群,创建劳动课程教材建设共同体,突出劳动课程教材的时代性、跨界性、系统性与创新性等,从而建设好的劳动课程教材,以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达成劳动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学习核心知识,掌握核心技能,提高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实施分段教学和巧用多样化项目支架的方式将劳动技能课程与项目式学习有效结合,是提升劳动技能课程育人实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劳动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劳动课程的组织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局限于课堂、教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从清晰项目式教学思路入手,逐层解读教材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巧用任务驱动,促进深度学习;优化作业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小学劳动项目式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凸显基础性,这一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奠基性、先导性意义。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存在实践重点不突出、育人价值不落实、综合功能不显现等问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劳动学习任务群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以动手实践为重点,以任务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实践性、思想性、真实性、统整性、序列性等特点,在广度、难度、深度等三个维度上有序进阶,通过课程模块、主题任务、实践活动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审美化品读劳动群文,用语文主题活动赋予劳动文化味,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让劳动教育课程化等方式,能有效实现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刘江涛 《化学教学》2022,(12):53-58
设计并实施了“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四课时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在一系列任务的驱动下,经历了查阅资料、调研访谈、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展示表达、方案评价、反思改进等多样化实践活动,有效实现了以课育劳、以劳促教、劳教融合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化学课堂上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46):17-18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江阴市一些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落地的新路径,开发种植课程。创设真实情境,开发小种植园课程,实施微型项目,增强自主管理能力,设定问题任务,驱动劳动课程学习,挖掘课程成果,延展劳动教育宽度,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8.
劳动技术课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最直接的课程载体,开足、上好劳动技术课是对党中央倡导劳动教育的首要回应。苏州市近年来在区域层面探索劳动技术"微项目群"的建构与实施,寻求劳动技术课程的有效落地方式,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找到一条可操作的路径,成为区域劳动教育的一个载体、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劳动项目与学习项目较为普遍的概念混用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式劳动的落地以及项目式学习的开展。项目与劳动的逻辑距离较近,而离学习的逻辑距离较远。劳动项目与学习项目存在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目的、内容、方式、思维、过程、指导等六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式学习中存在“劳动”的元素,而项目式劳动中也存在“学习”的元素:项目式学习中的“劳动”表现为规划与组织、执行与操作、协作与沟通、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反思与评估等形式,具有潜隐性、复杂性、反思性、学习性等特征,蕴含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价值;项目式劳动中的“学习”表现为探究与研究、实践与操作、指导与反馈、合作与协作、自主学习与管理等,具有实践性、跨学科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征,具有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劳动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适切性、教育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构建了基于劳动教育的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的生物学项目式学习体系,并对具体项目设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