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梦”毫无疑问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与此同时,从更加宏阔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看,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稳定繁荣也需要中国,因而,“中国梦”还是世界和平之梦,世界发展之梦,世界合作之梦以及世界共赢之梦。“中国梦”顺应了世界潮流,呼应了世界期许。  相似文献   

2.
在现存 6 0 0余首辛弃疾词中 ,“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频繁出现 ,既映射着辛弃疾的坎坷仕途 ,又折射出其复杂的心态。希望与失望的互动交织 ,成为辛词“梦”意象的主体特征 ,进一步体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主题词风背后的悲壮与雄浑之音 ,同时也丰富了辛词的意象群体  相似文献   

3.
戴全 《现代语文》2007,(4):31-32
本文通过对宋代女性词常见意象“花”和“梦”的浅析,突出女性词人这个特殊的创作群体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锐红 《德州学院学报》2010,26(3):28-30,33
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词人的视野,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题材.清代文人杜诏的词作中就出现大量的梦意象.他的写梦词或抒发人仕理想,或寄予思亲、思乡、思友之情,或表露归隐之志.真实生动地记录着词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梦"意象的解读是进入杜诏内心及其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梦似乎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看似无知无觉,却往往蕴含了丰厚而难以言尽的内蕴,曹雪芹借"梦",传递看似模糊又最为清明透彻的意识。《红楼梦》全文都包裹在梦境中,前80回大大小小的描写了近20个梦,诗词曲赋当中用"梦"字亦有30余处,这些梦幻将"金陵十二钗"这些美丽的女子们一生不同阶段的经历串在一起,来讲述发生在大观园的贵族红楼之家的浮沉,并在更高的层面,勾勒出社会百态,勾勒出红尘中人心中的梦,但梦终究要醒,梦终究会幻灭,但在幻灭的背后,亦有希望与光明。本文试从红颜之梦、红楼之梦、红尘之梦的维度,来切入红楼梦的梦描写,以探求梦境背后曹雪芹所诉求的真正含蕴。  相似文献   

6.
杨坤 《华章》2011,(26)
吴文英,号梦窗,宋末词坛有着清高独立人格的词人,他一生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他的词有亦梦亦幻的境界,而“幻”,又有其四重涵义.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张爱玲以卓然不凡的人生和大胆越轨的创作,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坛的“传奇”。本文试以“知人论世”的态度,把张爱玲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去剖析解读张爱玲及作品:1.撕梦;2.写梦;3.守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其诗中做过各种梦,同样在其词中,“梦”字仍然是频繁出现的字眼。记“梦”乃为述怀.在这些记梦词中,作者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有追梦的记忆,更有“人生如梦”的感喟,在不同的创作类型中表现出特定的创作心理和思想状态,对此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词人、词心。  相似文献   

9.
徐灿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词人,在她的词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梦意象,这些梦意象蕴含了作者不同的感情:一是表达了传统的闺中之感;二是传递了对故乡、丈夫以及好友的思念之情;三是通过记梦,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怀。徐灿词中出现大量的梦意象,与诗词的记梦传统、创作环境以及自身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确切理解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所描绘“七龄之梦”的寓意,对研究刘勰生平思想及其文论主张,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据《序志》篇“予生七龄,梦彩云若锦”与上下文句之间的脉理逻辑关系,并结合古来多以“七龄”智术超伦为“神童”代称此一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历史文化背景,可知刘勰所谓“七龄之梦”,其意乃在突出自身年幼聪慧、文才优异.此与《文心雕龙》全书尚“才”崇“文”思想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固然自称是基督教的一种形式,其实却又非常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在太平天国镌刻的书籍中几乎都记载着洪秀全的一则创教"奇梦",解读此一"奇梦叙事",可以看到"奇梦"的一大基础乃是中国民间信仰传统和家族伦理,由此,基督教传统中具有时间性的"差遣"的单数形式被移位为空间性的"差遣"的复数形式。而拜上帝教贯通基督教传统和中国民间信仰传统,从而建立其崭新象征符号系统的关键,即在于这样一种对"差遣"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中国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梦阶段的追梦,当时社会上现存的阶级力量均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以自己的利益为起点,寻求中国的出路,追逐中国梦,但都以失败告终;二是析梦阶段的追梦,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结合中国国情科学分析中国梦,找到了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奋力追梦,彻底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三是园梦阶段的追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进入了园中国梦的追梦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通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众多神仙戏剧,往往选择东海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表现重心,体现了比较浓厚的"东海情结",这既源于上古两大神话系统的演变、古人蒙昧的地理认识和传统的方位观念等原因所造成的东海的特殊地位,更来自于"东海"给予人们情感与心理需要的满足,其中,主要是满足了人们的升仙梦、富贵温柔梦和英雄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野草》中频繁地运用了梦境、幻觉等形式来观照自我思想灵魂、观照现实人生,产生了丰富深邃的精神意蕴,透露着作者的心灵在一次次挣扎奋起中不断地自我拷问、自我否定以及作者直面现实、直面死亡的凛凛气节和执着于对现实人生进行严峻思考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5.
“给你一个完整的感情”,是曹禺的创作主张。《雷雨》就是这个主张的实践。它确是“完整”地表达了作家的一种情感 ,“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其中所有的戏剧因素都与它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既是经济上的崛起,更是文化上的复兴和腾飞。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学术、实现学术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是今天建设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是学者发布学术成果、组织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是学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术繁荣和期刊健康发展的保障和根本,学术专业是学术繁荣和期刊健康发展的主体内容,而积极创新又是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之梦的文化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之梦承袭并突破了前人梦描摹时的梦魂宗教崇拜之神学性思维模式,将虚构的梦纳入作品,借梦象释理抒情,跨越了哲学常规的逻辑说理方式。他以梦为文所开创的梦象艺术。打通了入梦窥视心灵及社会隐秘的艺术渠道,使梦文学成为映射社会文化的特异窗口,从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梦文学艺术发展序幕,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超级女生”为代表的选秀类电视娱乐节目获得学界和业界广泛的关注。这类节目高扬“梦想”的旗帜,凸现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等民主社会民众的追求理想。但机会的均等并不能带来现实的平等,所谓的个性也从丰富多样的存在蜕变为千篇一律地媒介批量生产,甚至是成就梦想者也面临被异化的危险。适量的电视选秀类娱乐节目的存在是有益的,但若过量,则于媒体、节目参与者乃至整个社会有害。  相似文献   

19.
救世理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古代文人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其对文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政治、社会生活之中,更渗透在文艺创作与传播之中,同样对古代戏曲的创作与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使“发愤补恨”成为戏曲创作及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题旨;二是形成了戏曲传播中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文艺功用观;三是戏曲叙事模式中团圆主义的泛滥;四是促使文人剧作家自觉总结和反思历史,赋予中国古代戏曲以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家园意识可以折射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杜甫诗歌的家园意识蕴涵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对安宁、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直面不能回乡的残酷现实,积极调和现实与精神的矛盾,在自适旷达中消解乡愁,实现了对自我主体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