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一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足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要不断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国情,社会主义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列宁找到了无产阶级国家与千百万小农之间联系的纽带;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商品货币关系,把商业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列宁高度重视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总之,列宁探索到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列宁最早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甚至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要利用市场,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和中间站;等等。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于我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联系。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渊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一探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给我们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道路,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沤心沥血,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又改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是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不能从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必须采用全国性的特殊的过渡办法;新经济政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一个阶段的政策,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全过程都要采取的政策,更不是建成社会主义以后还要采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被迫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地通过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首先从实践方面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结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市场化探索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建设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路线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列宁晚年面对执政和发展新主题的凸显,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他晚年国家理论一次新的飞跃。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涵盖了对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治理、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政治治理、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治理以及以中央委员会的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治理等各个方面。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体现出了第一个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的执政思维的增长以及对这种执政思维增长的制度性适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0.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史观应用于指导落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仅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和标准,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而且还十分重视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揭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虽然取得过不少积极的成果,但从1957年开始,“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以至发展到后来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就造成了毛泽东在探索中收获的一些积极成果没有很好地被付诸实践和始终如一的坚持。毛泽东的失误和偏差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除了在理论上有本质区别外,它们在历史背景、实践起点、政治体制格局和具体发展路径等四个方面也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二者在所处的时代环境、确定的中心任务和对外交往的基本理念方面存在某些关联性.借鉴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某些合理因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的道路、理论体系、旗帜的总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和方向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这一进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和政治立场。三者所表述的对象、揭示的内涵只有一个,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旗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三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统一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统一于人类文明发展大道。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别定位在"先行探索"和"开辟开创"上面。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邓小平在开辟这条新道路时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不同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内容上有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江泽民、胡锦涛对这条新道路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列宁所创立的新经济政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一个光辉范例,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实践创新.深入研究列宁在创立新经济政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品质、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创新,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的新思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地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纵向关系,使人们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中完全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不仅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理论主题、理论基点和理论宗旨,而且又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在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上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81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