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强化农村学校教育的反贫困价值,扩大农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需要从教育反贫困视域对农村学校教育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农村学校教育志在美好生活的扶志价值、旨在高效做事的赋能价值和复杂劳动的增值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并从扶志教育的偏离、赋能教育的偏离和增值教育的偏离三个方面厘清现存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农村学校教育的变革方向。农村学校教育应该回归人本身方可扶志,应该回归生活方可赋能,只有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与文明习惯的人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创造富裕美好生活,这些理应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新的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教师的一生大多是在学校度过的,那么学校应该是教师体验教育与感受生活的快乐家园:如果说学生的美好年华都是在学校扮靓的,那么学校应该是学生体验学习与享受成长的快乐沃土。我校的师生践行“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放”的理念,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创建让师生体验教育快乐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无论在学校方面,还是在家长和学生自身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和培养教师树立生活教育知识观等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进  柳海民 《教育研究》2012,(11):11-15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经济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令留守儿童学业与身心发展陷双重不利境地。学校教育有意无意漠视其特殊性,致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背负更多消极体验。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忽略了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对此,需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拓宽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要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转变其教育观念,适时加强亲子沟通,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和孤儿等特殊儿童群体已经不在少数,城市中也有不少学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他们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特别关注的对象。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他们的家庭现实,但我们可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至少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避免出现刺激他们的负面信息。现行教材,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多处出现有明确称谓的学习任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  相似文献   

7.
教与学是教育的两个面,是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指标。我国西南边疆农村学校教学效度困境实则缘于既存的文化根基和现实的生活土壤。教育的城乡差异、民族文化差异、教育远离生活等都是导致教学效度困境的根源。应准确把握西南边疆农村学校教学效度困境的表现和成因,让西南边疆农村教育回归多元、回归日常、回应时代、回归初心。  相似文献   

8.
陆芳 《生活教育》2015,(7):18-21
特色学校建设,是不断厘清、凝练学校办学思想,长期信守、践行学校教育理念,外显于学校文化氛围、课程建设、评价管理,内化为全校师生精神气质、行为习惯、人格修养等渐行渐进的过程。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精神特质的一种文化。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百年积淀,审视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围绕学校的理想愿景,分析“生活教育”理论及儿童立场给予学校发展的理念指导,立足以人为本,确立“学乐行雅”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并具体通过文化特色、养习特色、学科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等的全面立体关注和打造,为现代农村小学的特色建设提出了具有理论性、操作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以独树一帜的人道主义教育理念和毕生的精力将乌克兰一所普通农村学校--帕夫雷什学校打造成世界著名的教育实验学校.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所学校依然坚持践行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并适应时代进步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将其不断丰富、扩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是指导和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法宝,是科学的方法论。我们在新时期劳技教育教学中,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联系地方、学校的实际,理解掌握其教育思想的实质。秉承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劳动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及"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关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处处流淌着奶和蜜,我们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不断深入,以“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促进城乡美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存在美育观念相对落后,师资、教学条件不足,课程开设和评价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从互联网空间的特性深入剖析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内在机理,认为“互联网+”可以拓展农村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场域、补充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资源短板、细化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评价结果、推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群智协同、构建农村学校美育新型师生关系和促进农村学校美育联动有机发展。基于此,研究进一步从夯实基础设施、优化技术手段、落实发展任务、完善课程建设和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实践路向,以期助力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工作者正确认识与践行“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  相似文献   

13.
学校制度创新取决于政府、学校和教师行为选择的优化。政府应该通过竞争性制度的推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该通过制度移植的施行健全优异的制度安排,教师应该通过制度生活的践行促进有效的制度生成。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愈发强调教育的道德性和教学的教育性,要求承担教育教学职责的农村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要形成并强化对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内涵要义、价值意蕴的认知及认同,熟悉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问题所在,并回答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的践行方法以实现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留守“空巢村”的儿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与一般儿童相比,有较大不同。当前要解决好对空巢儿童的社区关怀,必须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的关怀网络,具体包括:要完善国家的法规政策,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空巢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加强父母关爱,重视家庭教育;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保护合力。  相似文献   

16.
杨爱华 《广西教育》2022,(29):36-39
本文论述中国的财经素养教育应该“以德为先”,中职学校开展财经素养达标教育,首先要在标准框架的指导下建构财经素养教育的系统化标准,目标逐层递进,帮助学生认识、认可、践行正确的财经价值观;选择“课程思政、社团思辨、生活践行”的财经素养达标人才培养模式,夯实财经素养达标培养的基础,匡正财经价值观,让学生内化养成财经素养,实现高质量的中职财经素养达标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农村广大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提出有效加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应该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分析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并提出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阅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解决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少年儿童入学难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农村寄宿制教育不应仅仅是一种满足社会教育公平需要的教育形式,而且也应该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教育类型。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在集体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寄宿制的优势,并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寄宿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目前有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农村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对家校合作不重视,家校合作情况并不理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从2013年起,江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统筹整合50亿元资金,改造1万个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确保到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得到基本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