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子单打冠军:林丹男子单打首轮:男单选手鲍春来为中国羽毛球队打响本次世锦赛的第一战。鲍春来以2比0比分战胜俄罗斯选手普霍夫,两局的比分是21比15和21比12。另一名中国选手陈宏以21比11、21比9的比分连下两局,战胜了危地马拉选手佩德罗-扬。男单比赛首轮中国选手林丹、陈金、头号种子李宗伟和四号种子盖德都轮空,他们直接参加第二轮比赛。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林丹、陈金、李宗伟和陶菲克四位选手的共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林丹要加强正手技术的训练与运用,陈金要加强反手的技术的训练与运用,来改变增加发球、接发球变化单一的缺陷。其目的是为我国选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布局、运用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许斌  张文涛  高铖 《体育世界》2012,(6):139-140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录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林丹与李宗伟交锋的5场比赛的扣杀得分能力、网前得分能力、连续得分能力、其他得分能力和对局点的把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林丹在扣杀、其他地方方面要优于李宗伟,李宗伟在网前得分要强于林丹。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分析法对林丹的比赛技术数据进行研究,并分别对林丹与李宗伟、陶菲克和盖德之间的比赛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林丹的获胜点归于个人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外选手比赛中后场各项技术使用率和得分率的统计,分析羽毛球中外选手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探索他们各自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后场技战术为中国男单的技战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使之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技战术。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世界羽毛球顶尖男子单打选手(中国的林丹、鲍春来、陈金,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丹麦选手皮特·盖得、韩国选手朴成焕)的后场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林丹在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再次逆转战胜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羽毛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决赛中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和李宗伟都在各自的特长技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凭借林丹在关键时刻强大的心理优势和稳定发挥,赢下了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之战"。  相似文献   

10.
在2015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谌龙迎战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赛结果中国选手谌龙以2∶0赢得此场比赛的胜利.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本场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2人技战术的使用上各有特点,从身体和体能来说谌龙处于优势,李宗伟在比赛经验的积累上比谌龙更胜一筹,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男子单打一直是中国羽毛球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国际赛事中屡次摘冠。随着羽毛球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和21分制的实施,各国选手都加强了发接发战术,以期在比赛中先声夺人,抢占赛场主动权。羽毛球项目中的发接发技术是得分与失分的重要环节,掌握好发接发技战术,有利于控制整场局势的主动权,对取胜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世界排名前15位选手(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黄综翰,印尼选手陶菲克、索尼,丹麦选手皮特·盖德、韩国选手朴承焕,以及中国选手林丹、鲍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林丹与李宗伟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半决赛比赛中各项技术的使用情况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就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术运用特征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较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林丹和李宗伟技术运用方面的异同和各自的规律特点,为我国男子单打的科学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李宗伟和林丹的比赛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羽毛球继续保持男单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月13日,屡次获得国际性地掷球比赛冠军的意大利队来到西安体育学院进行交流和比赛。在连续准确掷击的比赛中,意大利队的男女两名队员分别以42比24,36比26的比分战胜西安体院的两名选手。虽然体院的两名选手在国内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巨大的比分差距还是让人不难看出,中国与意大利在掷球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以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选手林丹和李宗伟为研究对象,对比赛进行得分技术、主动失分技术、前场中场后场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得分失分技术李宗伟较好,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本文指出双方技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羽毛球运动员以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羽毛球乃至世界羽毛球的赛场上.林丹肯定是主角。尽管他的排名总是比李宗伟差一些,总是维持着不紧不慢的世界第二积分.但是没有拿到过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的李宗伟的世界第一核心说起来谁也不觉得硬气。  相似文献   

17.
全英公开赛各项目种子选手全名单男子单打种子选手排序简析:男单比赛中国两大当家球手林丹和鲍春来分列头两号种子,林丹首轮比赛的对手是韩国选手蒋瑛秀。之后将遇  相似文献   

18.
书室     
《新体育》2012,(9):24-24
推荐 8月5日,林丹在男单决赛中再度击败李宗伟,成为羽毛球历史上首位卫冕奥运男单冠军的球员。几乎与此同时,出版方开始了其自传《直到世界尽头》的营销与造势。据悉,当当、卓越、京东几个网站当晚就销售过万册。在自传中,林丹讲述了自己从—位普通男孩成长为今天的羽毛球顶尖选手的过程,他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尼博 《电子竞技》2012,(15):44-47
"向质疑我的人证明自己" 2比0,又是2比0!Spider.Comm在决赛中再次以2比O的比分完胜ToodMing获得冠军,同时也获得了直接进军国际2战网世锦赛决赛的名额,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比赛中,Comm 只有在对阵小将Jim时丢掉了一小分,在面对其他选手时.Comm 全都是以2比0的比分完胜对手.  相似文献   

20.
世锦赛专版     
另类选手穿着长衫打球是什么感觉?世锦赛第一天,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头巾打球的选手,她们是来自伊朗的一对女双选手尼晋和贝纳兹。现在21岁的尼晋和贝纳兹从小就开始练习羽毛球,至今已经有十五六年了。据两位伊朗姑娘说,在国内训练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穿短裤练习。但像这样的正式比赛、公开亮相的时候,她们就必须全副武装,短裤是绝对不允许的。在首轮比赛中,她们以8比21、6比21的比分惨败于一对日本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