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演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单极多元”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各国之间意识形态分歧逐渐弱化,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中日趋成熟,世界格局越来越受区域化制约。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前进,打造和谐国际环境,是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期间,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世界形成了两级对峙的格局,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从两级向多级的过渡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多极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17日,美伊战争又一次打响,美国单极霸权凸现,联合国权威面临严峻挑战,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多极化能否实现?在当今的过渡性世界格局中,国际力量对比仍是美国占上风,其构筑"单极世界"的企图不会放弃,多极化势单力薄,其构架还处于软弱无力阶级.但中、俄、欧、日等国家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大国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未来的世界格局--多极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三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至20世纪末,以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即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重性 :一方面当前国际格局具有单极格局的特点 ;另一方面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发展集中表现为争夺世界主导权、敌友界线模糊不清、经济与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等基本特点。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呈现出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特点 ;科索沃战争后 ,又呈现许多新特点 ;多极化趋势遇到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挑战 ;受到俄、中国等作为“极”的因素势单力薄的制约 ;多极化构架还处于软弱无力阶段。这些特点 ,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尤其是美国推行建立单极世界的全球战略 ,对我国安全构成巨大而直接的威胁 ,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安全观 ,制订新的综合安全战略 ,实行新的安全战略方针 ,以维护我国周边安全 ,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极化格局早形成。  相似文献   

7.
论多极化世界格局与我国周边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呈现出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特点;科索沃战争后,又呈现许多新特点;多极化趋势遇到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挑战;受到俄、中国等作为“极”的因素势单力薄的制约;多极化构架还处于软弱无力阶段。这些特点,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美国推行建立单极世界的全球战略,对我国安全构成巨大而直接的威胁,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安全现,制订新的综合安全战略,实行新的安全战略方针,以维护我国周边安全,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多极化格局早形成。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技格局新动向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多极化的世界科技格局的力量对比也不断发生变化。前些年,军用科技的巨大包袱使得美国科技发展无法轻装上阵。对此,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为主将科技从军用转向民用。1993年,美国政府放弃了“星球大战”计划...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方立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国际交流中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在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这既有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10.
"金砖四国"将冲击世界格局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世界格局一大亮点就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正在崛起。美国高盛集团称之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它们均具备了快速崛起的基本条件,其共同点是:政治稳定、国土辽阔、物质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金砖四国”作为敲门砖将冲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门。“金砖四国”的崛起将极大地冲击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格局,成为美国霸权的制衡力量,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世界格局一大亮点就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正在崛起。美国高盛集团称之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它们均具备了快速崛起的基本条件,其共同点是:政治稳定、国土辽阔、物质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金砖四国”作为敲门砖将冲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门。“金砖四国”的崛起将极大地冲击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格局,成为美国霸权的制衡力量,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努力把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瑞 《天中学刊》1999,14(6):7-10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一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变位创造了条件,也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反映在国际政治上,就表现为避免对抗,加强对话和合作。三、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各国实力在竞争中此消彼长。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企图,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单极与多极之争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当代国际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创造了条件,也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反映在国际政治上,就表现为避免对抗,加强对话和合作;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各国实力在竞争中此消彼长。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企图,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单极与多极之争将在很长时间内主导当代国际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今天建立多极世界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政治主张,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但是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多极化趋势必然伴随着曲折和反复,世界走向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努力成为未来世界的一“极”。  相似文献   

16.
刘海洋 《陕西教育》2009,(10):119-120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的解体,并造成了当前的“一超多强”局面。世界范围内战略力量的失衡,自然导致国际局势进入一个剧烈变动期,但国际格局在波谲云诡、风雷激荡中却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多极化。这不仅是由于当今世界初步具备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促进多极化发展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趋势。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趋于缓和、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格局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呈高速发展状态。环境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何让世界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深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③“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  相似文献   

20.
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办学、地方统筹、“国立”(中央直属学校)、“省立”(地方公立学校)、“民办”(含私立、合作等形式办学)“三足鼎立”的学校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继续深化。作为高教“国家队”的主体和主力,教育部直属高校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使命,研究其现状、提出改革新思路,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