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晓波曾是中国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上的最好战绩。宋晓波1986年退出国家女篮,出任中国女篮教练;1988年和1992年先后赴澳大利亚、台湾执教。1996年6月18日她创办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并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2.
郭琦 《新体育》2009,(7):44-45
对今天很多年轻人来说,宋晓波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宋晓波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名气不亚于今日的姚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体坛巨星在做什么呢?带着疑问和关注,我们走近了宋晓波。  相似文献   

3.
老板宋晓波     
在晓波出国之前,曾有位占卜先生说她34岁开始,将会有大发达。当时她笑笑说,希望如此。而最近,有位慕名到她座落在墨尔本市边缘的“宋苑酒家”吃饭的职业星象家,吃过饭后却非要看看她的手,看后说,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事业高峰。晓波相信,努力加运气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她最爱说:我特赶趟儿。而且老爱讲一个她刚开始打球时的事当例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一天,上午 集合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宋晓波也特意过来帮助分班。另外,幸运的是,我被第一个挑到了大班,当时我心里觉得我的技术能力不够完善,能分到大班我真高兴。分完班之后,我们就跟 范教练进 行了第一 次训练,练 习内容不多,我们大班很快就练完了, 但我们马上被通知,下午一点钟接着 训练。吃完午饭,我们进馆里一看,那 个电视里讲课的黄教练(黄频捷)就在 眼前,我心里真激动。现实中的黄教练 看起来要比电视里的他更壮一些,两 只眼睛更是炯炯有神,只是脸色有些严厉。他用目光把大家扫视了一遍,此时的我心…  相似文献   

5.
《篮球》2004,(3)
《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合举办的首期冬季训练营经过了12天紧张的训练、学习生活,于2004年2月8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全国共有十个省市的数十名青少年接受了训练。本期训练营以健康、团结、努力、成功为主题,教育学员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在懂得如何爱篮球的同时要爱集体、爱他人,要学会学习、生活。通过训练,大家的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训练营安排一天三  相似文献   

6.
宋晓波的名字曾经与中国女篮 共同辉煌于世界篮坛。她在十几年的篮坛生涯中,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已走下篮坛十几年的宋晓波仍被许多人关注。笔者将把一个真实、坦荡的宋晓波介绍给您。 1 凡是与晓波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聪明过人。 说晓波聪明是因为她每逢遇事总爱思考,节骨眼儿上眼珠一转,主意就来。训练之余,她爱读书、写笔记、听音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球场上,她靠头脑灵活、动作敏捷去打球。别看她在场上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移动,但一旦看准机会,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此,她常常令对手头痛,是球场上不可多得的用头脑打球的人。  相似文献   

7.
是一个初冬的星期日,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里,照得一盆冬青碧绿晶莹,照得满桌的奖杯、奖牌闪闪发光……她坐着,手里拿着一支笔,沉思着,书写着。……球队的指导给全体队员出了一个题目:这次参加全运会,你哪场球打得最好,哪场打得最差?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告别 父母和妹妹到机场送我。一路上我都很沉默。说什么呢?澳洲之行,分明是为了逃避,一个逃跑的人说什么能让他的家人心安理得呢?机场的广播、涌动的人群都像离我很远很远。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月份,正是北京最冷的时候。北京的冬天给人印象最  相似文献   

9.
10.
《篮球》2000,(11)
本刊自今年开办《篮球课堂》这一栏目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喜爱,他们中有的初涉篮坛,有的已在篮球场上摔打了很多年,但是苦于缺乏名师指点,球技提高得较慢。为了满足这一部分篮球爱好者学习篮球的愿望,本刊与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将在今年暑假联合举办一期篮球夏令营,我们将请主持《篮球课堂》这一栏目的前国家男篮队长、并担任过国家青年队和北京女篮主教练的黄频捷先生担任训练营的顾问和指导,亲自为大家授课,以期使学员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同场竞技、切磋球艺。…  相似文献   

11.
《篮球》2002,(9)
由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近90名营员参加的,由《篮球》杂志和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青少年篮球夏令营,于7月31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本届夏令营的营训是勤奋、勇敢、团结、进取,行为规范以明礼诚信、敬业自强为宗旨。在训练上,学姚明风度,立玉栋风格;在生活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是一名运动员,现在是一位体育记者.从运动员到记者,这中间虽然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但也不是轻易就能迈过去的.当初我能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应该感谢一位大名鼎鼎的体育明星,她就是前女篮国手宋晓波.最早与晓波相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们俩可以说是同龄人,又同时在北京市体委所属的球队里打球,所不同的只是她在篮球队,我在排球队.我们的篮、排球馆挨在一起,我常常能见到她.那时,宋晓波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篮球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夏令营于8月1日-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5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夏令营。在闭营仪式上,10名优秀学员做马步运球、传切上篮、花式篮球等汇报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许多学员在即将离开夏令营、离开北京的时候,既充满留恋,又满怀激情。有位江西的学员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这次夏令营的经历会令我终生难忘。”而一名黑龙江的学员则说:“我在夏令营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回家后我得在朋友们面前显示一下。”  相似文献   

14.
宋晓波在1988年退出中国篮坛后,曾下了决心:以后不再看篮球,不再摸篮球。 宋晓波是我国70至80年代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同队友夺得本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她曾代表中  相似文献   

15.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16.
自从我退出球场以后,曾经是篮球运动员的母亲再没看过篮球赛,她为她的女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现在我依然是她的一块心病,因为女儿的感情还没有归宿。听我母亲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出了满月的婴儿似的,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白的,一点儿皱折都没有。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喜欢逗我,因为那个年代像我这么大的新生儿并不多见。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她在怀着我的时候虽然一直带着她的篮球队东跑西颠,一天工作都没耽误,但是从没忘记她肚子里的孩子需要营养,听说吃水果对孩子最好,她每天都要吃下一大堆水果。在我记事以后,印象中从来没…  相似文献   

17.
当“最佳阵容”“最佳营员”等 ,奖项各归其主后,首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夏令营”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7月 26日至8月 6日,为期 12天的夏令营,是《篮球》杂志与宋晓波篮球俱乐部“联姻”的产物,它吸引了来自黑龙江、山西、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75名青少年。营员篇 本次夏令营的主角是这群最大18岁、最小才10岁的孩子们。他们都是长辈们的“掌上宝”“心头肉”,其中大部分同学从没经历过寄宿生活,也没经受过几十个小时“长途跋涉”的煎熬,更不用说这次夏令营“正规军”般的篮球训练,但是对…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篮球》杂志·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于2005年7月16日至29日在北京力迈学校隆重闭幕。闭幕式上,著名球星焦健前来祝贺,《篮球》杂志编辑部向获得最佳阵容的学员们赠送了全年《篮球》杂志。  相似文献   

19.
大人们错乱了,孩子的心依然纯净。我、妹妹和我二姨的两个儿子组成了临时家庭,我自然是家长,我有一种当家做主的兴奋。我的权力很大,妈妈每星期临走时留下的生活费由我支配,一天三顿吃什么由我决定,四个人的分工也是我说了算……总之,我是一家之主了,是这个家庭每个成员的依靠。我自认为是个颇有责任感的人。从小母亲就告诉我,该你做的事情一定要负责任。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还不到7岁,每天上下学要坐两站公共汽车,负责接送上幼儿园的妹妹,我知道妈妈不在,我就是妹妹的依靠,当我把她接回家的时候,我会觉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我…  相似文献   

20.
讲民主我的家庭很民主,经常会举行家庭会什么的。在我稍稍懂事以后,父母在做有关我的一些决定时,常常要问问我是怎么想的。这使我从小就显得挺有主见,可小孩子主意太大了就难免生出些倔脾气。在我眼里,父亲平时比母亲更和蔼一些。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听他的批评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我和妹妹从来没有挨过父亲的打,倒是母亲的耐心常常要经受考验。我很爱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记得有一次节目里讨论该不该打孩子。几个母亲各执一词,争论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母亲对打孩子深恶痛绝,她说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曾经打过一次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