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美学数量化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文献 [1 ]的继续 ,主要为文献 [1 ]中所建立的商品审美空间这一概念 ,提供了一套合理的度量化方法 .  相似文献   

2.
商品是其内在功能结构与外在优美形式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商品不仅要实用,而且更要美。本文即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阐明商品除了应该具有使用价值这一内在固有的属性之外,还应该有审美价值这一因素的“附丽”和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商品给市场营销活动,特别是促销活动带来的深刻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品,商品离不开包装。包装设计不是单一艺术形式,是多方面艺术的缘合体。本文从包装设计的形式、功能、作用、材料等诸多因素,分析阐述了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探讨包装设计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指对艺术(狭义的艺术-艺术美)、自然(自然荚)、社会事物(社会芙)以及劳动产品(商品类)等的审美关系。在这一切审美活动中,人对商品的审美活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商品美,不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参加了欣赏,而且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参加了创造。可以说,人对商品美的追求是十分强烈的。一般说来,人们求美的心理层次是先物质后精神.人首先关心自身的美化,其次是生活劳动的环境和条件的美化,其后才是精神的美化。在这些美化中,商品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商品美的研究,仅限于商品的审美价值、审美设计等方面,未看到商品芙扣其他审美对象一样,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本文拟从人类审美需要的角度,说明商品美的主体性建构原则及特征,阐释其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现代商品包装设计是一门崭新的综合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相互怍用的现代结晶。商品包装设计的四个特点在不同程度上综合了人机工程学、审美趣味、地域文化以及现代科技等因索。  相似文献   

6.
商品美学数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美学数量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 ,并为商品美学数量化研究建立了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是研究美学问题的风靡欧美的横向性交叉学科,它的思想以其活力和可塑性而为许多学科所汲纳和融化。它的“共同创造”论、“期待视界”论、“召唤结构”论,为我们研究商品的存在方式、商品消费的审美心态、商品美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外国品牌英译汉时应遵循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传统心理及其对译名的影响;翻译商品品牌时,应既不失其自身特色,又体现其文化内涵,与消费者审美情趣相适应,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伍江华 《考试周刊》2013,(33):163-163
文章通过对化妆品包装设计的审美情调及在进行各类商品包装的审美活动时应掌握的几点规律,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师在讲授包装设计课程时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审美体验,要自觉地将美传播和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发现真善美,鄙弃假恶丑。尤其在实用主义、功利思想漫行的商品社会,语文教师更要自觉抵制和避免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自觉抵制近在身边的有偿家教、乱订资料、乱收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教育学生认准做人的准则。  相似文献   

11.
商品名称翻译的美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 ,同时更多的国内商品也打入国际市场 ,如何正确地翻译这些商品名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品名称的翻译不只是掌握一般的翻译技巧和原理就能胜任的 ,译者不仅要考虑不同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消费者的不同审美心理 ,而且还要了解商品名称独特的美学特征 ,所以译者只有在努力提高双语水平及掌握翻译技巧和原理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美学修养 ,才能把商品名称的翻译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我国社会。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货币经济社会形成了文化的商品属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大众文化还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解构了传统文化中许多原始的价值。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和一种生存方式,大众文化体现了自身的现实性,体现了大众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审美观念的变异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 90年代审美观念的变异具体体现在审美趋向的时尚化、审美需求的泛化和审美意识的世俗化、审美活动的休闲化、审美认知的形象化诸多方面 ,所有这些都使得传统美学的审美阈限和创造方式发生了空前的扩张与位移 ,“审美化”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方式和大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直观形式。从变异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动机来考察 ,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变异在审美价值的内存系统和效用上由于存在着结构性偏失而导致生存性障碍和成长性危机 ,克治这种时代症状的关键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层层深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与功能,成本、使用价值,劳动价值、审美价值、利用价值、附加价值、“减去的”价值、丑学价值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全息价值(Holography Value)观,并分析了用全息价值观开发新产品和市场营销的十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审美文化”一词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提及.这是因为,“审美文化”恰当地描述了90年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当令社会.普通文化不断向审美靠近,审美不断渗入到社会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审美与人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本文仅从比较的角度谈谈80年代到90年代审美文化的变迁。80年代的审美是完整的纯审美.反映人们精神的向往。到了90年代,纯审美被泛审美所代替,更趋于生活化、实用化、商品化、通俗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这种过渡,体现在充满魔力的广告中,商品的魔力通过广告被体现出来,经典的艺术被运用到商品中时,审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大众审美文化是一种商品,因而具有消费性,拥有自己的消费主体与消费载体,其核心消费动机是娱乐动机,还有审美、认知、社交等其他动机。消费性对大众审美文化既有正面影响,亦有负面影响:一方面,使大众审美文化具备发展的活力,促进其普及;另一方面,导致文化个性的丧失,弱化大众的审美能力,并产生媚俗倾向。  相似文献   

17.
达洁昀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61-62,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商品包装的艺术美感,突出人文气息、提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包装设计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而要把握好商品包装设计审美中的文化内涵趋向,包装设计的材料美、色彩美、造型美则起着主导作用。对产品进行文化定位,对消费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使产品外包装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与消费者产生知觉共鸣,才能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与行动,从而影响消费行为,通过包装达到启迪消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裴炅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199-201
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是实现产品差别化和品牌特色,从而最终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方法。而且,设计的艺术内涵是创造高附加价值永远的保证。因此,研究其审美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平面设计是由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要素组成,最终通过色彩来表达。而现今,大多大众化的平面设计都是为商品服务的,例如海报、包装、样本等,由于人们在购物时总是先注意列物体的色彩,然后才注意其形状或其他特征,适当的色彩选择就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商品、吸引消费者,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据研究,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接受,83%依赖于视觉媒介的作用,在人对物体形象第一印象的关键30秒内,色彩总是先映人眼帘,而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强烈。极具有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商品的内涵已由过去的简单货物概念延伸为具有广泛经济价值的程度,它不仅涉及商业、贸易、股市等流通领域,以及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包装运输等生产领域,而且深入对商品的审美、使用、占有持不同心态的大众消费领域,并引起人们对消费伦理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