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刺激方法对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刺激训练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资料表明 ,电刺激可有效的发展肌肉力量。本研究旨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 ,观察其柔韧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电刺激训练可显著地提高原动肌肌群和对抗肌肌群肌肉的力量 ,亦可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保证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同步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神经肌肉电刺激摹拟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电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机制和电刺激技术系统与电刺激摹拟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生物力学关系的基本认识和实验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神经肌肉电刺激摹拟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显著优于肌肉直接电刺激;(2)神经肌肉电刺激摹拟肌肉力量训练使肌肉收缩的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均有显著的增长;(3)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注重提高肌肉功能群的力量素质时,能较好地满足肌群协调能力的发展;(4)电刺激能以较低的体能消耗实现局部肌群的摹拟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是现代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教练员对电刺激及在肌肉力量训练中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1.电刺激训练肌肉力量的效果;2.电刺激提高肌肉力量的机制;3.电刺激训练方案;4.未来的研究。本文旨在为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人士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国外对EMSF(肌肉功能电刺激)的研究应用及“力王”多年来的国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拓展我国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方法对肌肉力量、柔韧性及综合效果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刺激方法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电刺激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对柔韧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电刺激在发展肌肉力量及电刺激对柔韧性的影响和柔韧性的训练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身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制振动台 ,对运动员进行半蹲起力量训练 ,膝关节角度控制在 110°~ 12 0°。振动刺激的频率为 2 0~ 2 5 Hz,加速度为 15~ 2 0 m/s2 。通过对振动台力量组和传统力量组的比较研究 ,发现力量组能够在相对较小的负荷下有效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缓冲能力和弹性势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在体操教学与训练中.肩带力量的发展是提高和发展技术的基础.因此,对体操教学与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手段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24名男生为对象,对传统力量练习和电刺激肌肉力量练习方法发展肩带力量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收缩加电刺激”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练习;该方法不仅可以发展速度力量,而且可以发展力量耐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目前国外肌肉力量训练引起肌肉损伤与酸痛的机制,骨骼肌力量电刺激训练法的最新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综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肌肉电刺激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力量训练方法,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电刺激技术在国内也引起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实验证明,肌肉电刺激对力量素质相关密切的某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能有效地增强肌力并有良好训练效果,但应和其他力量练习相结合,使肌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名非专业运动员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试验,刺激电流波形为受3Hz调制的800Hz矩形正脉冲,分别采取肌肉刺激法(双极法)和神经刺激法(单极法),目的在于初步弄清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技术步骤、刺激方式、刺激效果与受试者对不同方式电刺激的适应性。二周半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者肌力和肌肉生理横断面较试验前均有一定程发的增大,主观感觉良好,与运动训练相比,身体能量消耗较少。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为200 220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6只),快速力量训练组(PT,24只),快速力量训练6w后,PT组又分为快速力量训练对照组(PTC,12只)和快速力量停训组(PTD,12只),PTC组继续进行训练,PTD组进行6w停训观察,对大鼠左侧后腿腓肠肌进行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力量训练后停训,肌肉中ATPase快速下降且不易恢复,SDH、LDH和Gn都呈现先下降后恢复,但并不同步,SDH和Gn都是先下降先恢复。  相似文献   

12.
减量训练对大白鼠骨骼肌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经 6周渐增负荷训练后 ,随后进行 4周减量训练 ,通过对大鼠腓肠肌进行了组织学实验 ,即电镜与光镜观察。结果发现 ,通过 4周减量训练 ,采用光镜与电镜可观察到各组肌肉内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情况。分析了 4周减量训练可能引起骨骼肌运动能力下降的机制 ,并建议肌肉在减量训练时宜采用较合理强度进行训练 ,才能较好地保持运动能力不致下降过多  相似文献   

13.
停训和减量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着重从运动员停训和减量训练而导致对骨骼肌的影响进行综述,从而使体育科研工作者利用停训和减量训练理论,去科学地进行指导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耐力训练后停训对骨骼肌肌浆网钙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健康纯种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组即正常对照组(NC)8只、耐力训练组(TC)8只、耐力停训组(DT)24只。其中耐力训练组和耐力停训组的训练周期均为6周,6周训练后将耐力停训组根据停训的不同周期随机分为3组,即耐力停训2周组(DT1组),耐力停训4周组(DT2组),耐力停训6周组(DT3组)。采用动物跑台对实验对象进行递增负荷的耐力训练,达到耐力训练模型标准后,再采用不同周期的停训模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学指标的测定,采用酶偶联法对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大鼠肌浆网最大Ca^2+摄取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和最大Ca^2+摄取量:训练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停训2周组与训练组比较变化不大(P〉0.05);而停训4周、6周组与训练组相比较出现显著下降(P〈0.01)。②骨骼肌肌浆网最大Ca2+释放量:训练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停训2周组与训练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停训4周、6周组与训练组比较下降显著(P〈0.01)。结论:经耐力训练6周后,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增强,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出现增加。而停训2周时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下降不显著。停训4周及更长时间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及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15.
Myostatin对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yostatin属于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主要负调控因子,Myostatin基因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在如何提高骨骼肌质量与力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Myostatin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骨骼肌质量、力量的调控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为Myostatin分子在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监控、药物筛选、废用性肌肉萎缩等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骨骼肌钙离子转运系统与肌肉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Ca2+生理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参与和调节细胞的许多功能。本文着重阐明: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转运系统的特点;运动对质膜、肌浆网和线粒体钙转运系统功能的影响;胞浆Ca2+过度增高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骨骼肌运动疲劳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耐力游泳训练和停训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停训对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SD纯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2周对照组(C12)、12周训练组(E12)和8周训练后停训4周组(DE)组,E12组和DE组大鼠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情况.结果:DE组大鼠内脏脂肪垫重量显著低于C12组,高于E12组;E12组大鼠的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比例均较相应C12组有显著增加;DE组的PPARγ蛋白表达量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与C12组及E1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系统游泳训练可促进生长发育期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的增加,从而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增加产生一定影响;大鼠游泳训练后的停训可增加其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比例,有内脏脂肪积累增多而表现出肥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骨骼肌持续动态慢张力收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打太极拳时腿部肌肉收缩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骨骼肌持续动态慢张力收缩这种特有的收缩形式,部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得出当用50Hz和2000Hz刺激肌肉时,可引起毛细管数目、密度增加,以及内毛细管距离缩短;肌纤维形态的改变在50Hz组,细胞核的数量和胞核的大小两组都增加,导致单位组织的体积增加.而太极拳动作既非象50Hz刺激又非象2000Hz刺激,它是一种骨骼肌在各附着关节上做大幅度缓慢而持久并同时变换张力和收缩角的一种收缩,关于这种收缩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松江  史绍蓉 《体育科学》2006,26(5):59-63,68
研究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蛋白质表达特征。方法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按体重配对分为安静组(5只)和运动组(5只)。运动组大鼠按Bedford大强度运动模型运动至力竭,力竭后3h和安静组大鼠同时断头处死,提取后肢腓肠肌全蛋白质做双向凝胶电泳。结果用bio-radPDquest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安静组和运动组各获得667±35和572±28个蛋白质点,在运动组中出现新增和缺失的蛋白质点,同时还出现蛋白质表达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质点。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做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出7个运动后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结论大鼠大强度力竭运动后蛋白质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为更加深入地研究运动性疲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 《体育科学》1993,13(3):58-60,65
本文观察运动和不运动组小白鼠骨骼肌收缩蛋白含量,Mg—ATPase 活性以及对 Ca~(2+)感受性的生理特性。我们发现:运动不仅可以使骨骼肌收缩蛋白含量增加,而且活性化高的蛋白同时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收缩反应说明运动可使骨骼肌对 Ca~(2+)的感受性明显改善,肌动球蛋白 Mg—ATPase 的活性增高。结果表明:骨骼肌收缩蛋白在质和量的变化,可能是由肌动球蛋白 Mg—ATPase 的活性增高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