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有很多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刊物的记者,把他们的笔、镜头对着各行各业的人民大众,歌颂他们,传播信息,鼓舞、教育人民前进,这是应该的。但很少见记者采访记者的。难道记者中就没有先进人物?不是的,记者是时代的尖兵,哪里引入注目,哪里一定有记者存在。你看,攀登  相似文献   

2.
那是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之前,担任黄河报道的记者周君谦同志,接受任务去报道沿黄农民抢种小麦的事情。当时沿黄河滩播种小麦较早的濮阳、范县广大农民已经摇耧播种,进入生产高潮。老周骑着一辆嘎吱嘎吱响的自行车,踏着黄河滩中的泥泞,深入到现场开始采访。当他来到寿张县七张际阳村时,看到区政府正领导20余个村庄的500多名农民堵一条串沟(被黄河水冲刷成的水沟)。这条串沟堵住与否关系到84个村900余顷滩地,在黄河水退去后能否抢种上麦子。于是老周一边采访,一边和群众一起参加堵串沟工程来。群众看见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发现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退居其次,人称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的张继民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从1982年他干记者始便与科技报道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走南沙、闯南极,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下三部著作。随着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他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被永远载人史册。 怀着对同业者的敬意与好奇心,我走访了张继民。 站在张继民面前,我觉得他与《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封面照片上的形象悬殊:脸上被高原日晒风吹镀上的黝黑已经褪去,鼻梁上多了副眼镜,略显文质彬彬;伴随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全身浮肿的消退,也带走了一位探险家的粗犷气质,这便是文人张继民。  相似文献   

4.
以文出名的人常有被人认错的尴尬,吴锦才也未能幸免。 1993年的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学生,进门说找吴锦才。吴锦才说:“我就是。”女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你的书,写得特别有深度,所以,我……以为…作者是个…老者。”屋里的人都笑了。对吴锦才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还是刚来新华社的那几年,或许是望文生义,以为有此名者定是读私  相似文献   

5.
夕阳染红燕山群峰,和风掠过校园。我与多年从事科技报道的顾迈南老师漫步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甬道上。中等个头,体型微胖的顾迈南两鬓灰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得知我从河南来,她风趣地说:“我这只笨鸟起飞时曾在豫北新乡栖息过。”1963年春季,走上新华社记者岗位只有半年时间的顾迈南,目光投向豫北平原,采访土壤学家王守纯。她住在农民家里,吃的是高粱面窝窝头,喝的是苦涩的碱水。采访持续了近一个月,她写出了一篇介绍当地群众治碱经验的消息,和长约6000字的通讯《盐碱地上好庄稼》。《人民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刊登出这条消息,同时在一版下方用半版篇幅刊登了这篇通讯。虽然初出茅庐,顾迈南已领悟到科学家的甘苦和奉献,她愿竭尽全力为科学家唱赞歌,为科技腾飞摇旗呐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谈起“文革”那场浩劫,顾迈南喟然长叹:“那时,科学园地万木萧  相似文献   

6.
从电视连续剧《华罗庚》中,知道了编剧之一顾迈南的名字,又在北京晚报连载了七十多天传记《华罗庚》中,加深了对作者顾迈南这个名字的印象。听人说,她应上海和河北两家出版社之约,用业余时间写了几十万字的《中国当代科学家奋斗之路》和《华罗庆传》两本书,一种钦佩、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而且萌发了访问她的强烈愿望。初识“迈男”去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我在新华总社办公楼里找到了她。她中等身材,操一口普通话,言谈之中显露出山东人的豪爽、耿直。在静静的办公室内,只有她一个人在伏案疾书,神情专注。当她知道我是专程专来访她时,连连摆手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你还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新闻界,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郭玲春的大名。这位新华社的女记者,以她奇巧的构思、清新的文字和深邃的主题为读者奉献了一篇又一篇令人赞不绝口的“会议消息”。她的《金山追悼会》一文荣登全国好新闻光荣榜,并以此奠定了她在当代中国新闻界的地位,成为一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为社会所承认的优秀记者。然而,当我们到她那十几平方的小屋去拜访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和刚刚当选为全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的名记者郭玲春联系在一起。尽管在未见到她之前,我们也未必清楚做为名记者的郭玲  相似文献   

8.
这是发生在人民大会堂的两个镜头,但都通过一位记者之笔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一九八三年六月,胡耀邦总书记在一次会议的讲话结束时,高声吟诵“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会场爆发的热烈掌声刚刚平息,一位记者就站到总书记跟前问:刚才这两句话可否写入消息之中。耀邦同志笑着说:“那不过顺口说出来的,你们记者自己决定吧。”第二天,这两句深蕴真谛的话通过报纸、电台,传遍了全国,成为指导、鼓舞人们行动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读过一篇题为《罗盛教》的课文,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文笔,将罗盛教舍身从冰窟中救出朝鲜儿童的国际主义精神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没想到,近二十年后,我们有机会在安阳市太行宾馆见到文章的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同志. 这是去年九月,戴煌应邀来安阳讲学。我们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自然是求之难得的机会。那是一个夜幕拂肩,华灯初放的傍晚,戴老师同我们一起席地而坐在宾馆前的台级阶上,一次无拘无束的畅谈就这样开始了。年近花甲的戴煌同志,灰发童颜,目光  相似文献   

10.
中原大地连降瑞雪,风卷雪花,纷纷扬扬,给田野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雪,一行行桐树和白杨枝梢上,装点着一串串银花。横穿豫东平原的柏油马路上,仅有的几辆汽车在艰难地行走着。老记者穆青乘坐的车子正在向黄泛区小区——扶沟县进发。穆青同志对哺育过他的中原大地和这块上地上的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每年都要挤时间到河南农村调查访问,除了60年代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外,近年来还采写了《老坚决》、《抢财神》、《谁有远见谁养牛》、《心上的树》和《三下扶沟》等通讯、散文。这次是他四下扶沟了。穆青同志对周口地区扶沟县农村的发展情况十分关心。元月九日,他一到扶沟县就对地、县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1.
"大门就是这个样子.我就是在这座大门前,遇到了毛主席,主席还亲切地问我叫什么名字、多大了."10月31日下午,复原后的西柏坡新华社旧址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对身边的人讲述当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13.
“我天生就是干新闻的料,我感谢这个职业。”问起刘雅鸣干新闻的体会,她的回答坦率而自信。 1989年,刘雅鸣自西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她尽心尽贵,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对外报道业务搞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总社和分社的表扬,最近又被评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盛夏,薄暮。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上,26路无轨电车靠站后,下来一个头发斑白、身材颀长的中年人。他在人行道上没走几步,突然觉得眼前模糊。扶正眼镜,用力睁一下眼睛,似乎亮了一点,可右眼面前出现半个阴影,视野下半部象给黑布遮住一样,泪水不断涌出。他只能半闭半睁,坚持到了家……。一家大医院的病床上,躺着两眼被绷带封住了的  相似文献   

15.
说起老记者陆拂为,很多读者就会想起《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野人”张候拉轶事》等一篇篇优秀新闻;眼前浮现出百折不回的“棉花迷”吴吉昌、历尽坎坷的“老坚决”潘从  相似文献   

16.
刘白羽小传: 刘白羽,1916年9月28日生于北京。193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抗日战争爆发到延安遍访华北各抗日游击区,写了《同志》、《记左权将军》等报告文学。1937年到太行山,1940年回到延安,编辑《文艺突击》。1944年到重庆,编辑《新华日报》副刊。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作为《新华日报》记者,深入东北,写了自“九一八“以来第一本报道东北的专著《环行东北》。1946年冬,由新华社总社派至东北担任军事记者、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战斗。后随军从松花江转战至长江以南,报道我军解放北平、武汉以及新中国诞生的情况;同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因编创中国、苏联合拍的记录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这以后出版过报告文学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小说集《晨光集》,散文集《红玛瑙集)等;同时,发表了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等。1978年出版《刘白羽散文选》。1985年出版了《大海》。1997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 去采访刘白羽老人的那天,正值清明,空气...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次的战争已经过去一年有余 ,谈论与此有关的话题有些陈旧 ,但是战地记者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出于对战地记者的崇敬 ,笔者最近采访了新华社的两位战地记者聂云、袁炳忠。这两位记者都曾在战争期间先后进入阿富汗 ,对战地记者一职都有深切的体会。身为战地记者对战地记者进行评价 ,这应该是今天有关战地记者的第一手材料。采访是先后单独进行的 ,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特把采访结果整理在一起。问 :您是如何理解战地记者的 ?聂云 (以下简称“聂”) :战地记者就是在战场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战场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战火 ,从广义上可…  相似文献   

18.
我受一个新闻刊物的委托,去北京采访几位新闻界人物成长经验。有人建议我去找找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说她作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成就不小。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这个问题肯定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同志会有帮助的。于是我便去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早春二月,我在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期间,有一位刚满40岁的记者调进支社。他一米八以上的个子,身材魁梧,头发有些卷曲,脸上有青青的淡淡的胡茬,戴一副眼镜,天还冷,他穿一件猎装式的皮大衣,有点像“老外”,又有点“草原风韵”。他叫张荣大,原籍博山,却在青海工作了20多年,在青海分社就有12年。在青海分社,他以吃苦耐劳和在重大工程以及柴达木开发建设新闻报道中善于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而见长。他每年深入边远地区采访长达七、八个  相似文献   

20.
听说新闻界的前辈彭迪同夫人钱行抵浔出席全国对外书刊宣传联络员会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没料到,这位大忙人除了与会听发言、作报告,还见缝插针,先后“溜”到九江炼油厂、九江港码头、九江长江大桥工地、星子采石场和九江市委机关采访考察,其活动频率之高.节奏之快,就连作陪的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会村等,也惊叹不已。可不,就在我们“寻寻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