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看《工人日报》2000年7月1日第四版,有首题为《镰刀斧头的辉煌》的诗,该诗中将“锤头”误为“斧头”。于是,我即写一意见寄给《新闻三昧》。不几天,该刊编辑即打长途电话给我说:“你的意见正确,表示谢谢!欢迎多提意见,帮助办好《工人日报》……”随后在当年第9期刊出我的意见,题为《是“锤头”而非“斧头”》。《新闻三昧》上辟有一栏目名为《三昧书屋》。我认为“三昧书屋”应为“三味书屋”才正确。因为“三  相似文献   

2.
李湃 《中国编辑》2005,(2):83-83
1998年,我从一个女子那里借读了《我与兰登书屋》,一半是因为出于对兰登书屋的盲目崇拜,做出版的总得对这个行业内的丰碑有所敬意;一半是因为受了钱钟书“爱情是从借书开始”的误导,试图也从书开始去编织一个生活的梦。  相似文献   

3.
书斋拾趣     
绿林书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书屋名.因“正人君子”诬贬鲁迅先生为“学匪”,鲁迅便借此斋名反唇相讥。何妨一下楼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书房名.闻一多先生在云南研究《楚辞》和《诗经》时,用心专注,常常旬日不下楼. 犹博奕斋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书屋名,言研究学问比“赌博、下棋好”. 羿楼著名诗人柳亚子书屋名.古代曾有“羿射九日”之说,此神话见《淮南子·本经训》。“羿”是传说中的射日英雄,柳亚子借此典,以“日”暗指日本帝国主义,表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未厌居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书斋名.语见《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叶老取“未厌”,指严以  相似文献   

4.
为鼓励、引导我区农牧民走进农家书屋,在全区掀起新的读书热潮,根据中宣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2010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及《关于举办我的书屋,我的家——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以我的书屋,我的家为主题的全区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  相似文献   

5.
我看“家”与“商”读到鲁迅先生《集外集拾遗》中的一则广告——《三闲书屋校印书籍》: “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说得好!这种对革命、对文化出版工作、对读者的负责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出版家的气魄!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名字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有人回忆,“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国时魏人董遇说过,读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书屋即取其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之意也。后将“三余”改...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8,(1):8-9
《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中国出版“走出去”八项优惠政策;《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8.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北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9.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读书类期刊《书屋》于8月间创刊后,在国内读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一些报刊迅速发表了《书屋》创刊的消息。一些作家和出版界人士舒芜、田原、戴文葆、范用、吴道弘、邵益文、吴彬、蔡学俭、徐柏容、杨福音、刘虔、刘一平、郭敏等纷纷致函致电,祝贺《书屋》创刊.盛赞《书屋》出手不凡。——著名作家、学者舒芜致信说:“《书屋》创刊出手不凡,纸张印刷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农家书屋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喜事,值得好好回顾、总结。在2007年良好基础上,2008年,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农家书屋工作顺利推进。随着全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11.
以怀旧经典歌曲为主打的《雕刻时光》节目开办四年多来,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追捧。1月10日,50位听友参加以“回响民谣”为主题的《雕刻时光》席殊书屋听友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如何为“三农”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了全社会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建设农家书屋的想法,并于2004年在一些地区试点,从此农家书屋受到广泛关注。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①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dE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工作的安排,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从2005年年底开始,在贵阳市、遵义县开展了“农家书屋”试点工作。一、明确“农家书屋”的建设思路(一)认真选好试点单位。试点就是为将来“农家书屋”全面铺开探索经验。因此,试点经验必须有推广价值。在选择试点单位时,有如下考虑:1.全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试点必须有代表性。2“.农家书屋”必须选择在人口相对集中,便于农民借阅…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9月,让中国沸腾了许久,把亿万人心与目光汇聚到一起的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奥运会金牌榜冠军,代表的不仅仅是国人健康的体魄,还有整个民族不屈的精神与素质的提高。惠及亿万农民的农家书屋工程,在今年也进入了加快推进实施阶段,为此,政府分别出台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政策解读”栏目中,  相似文献   

16.
朱胜龙 《出版参考》2007,(5X):10-10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农家书屋”所需资金的筹集渠道,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的精神文化阵地,成为农村出版物市场的主要阵地。一些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建设“农家书屋”的经验表明,充分发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势,把政府投入与社会帮建和企业经营性投资结合起来,是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成放 《新闻实践》2010,(7):78-80
平时也订阅和浏览一些读书类杂志和报纸,诸如《读书》、《书屋》、《书城》和《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但从未读过《南方都市报》的“南方阅读”周刊。经朋友推荐,笔者找来一读,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8.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7,(6X):13-13
本刊讯 5月10日,山东省新华书店在淄博市沂源县举行了“农家书屋”启动仪式,首批启动了沂源、章丘等100个县的“农家书屋”。按照规划,山东省新华书店在今年年底前,会完成3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提出,中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何为“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建立怎样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适应时代所需要的新闻报道工作?本期《三昧书屋》,特向读者推荐吴季松教授的专著《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20.
书屋在临湘农村走俏曾经门庭冷落的图书屋,如今又在临湘农村走俏,受到群众的喜爱。这些书屋大都冠着“智慧书屋”、“青春书屋”之类的雅称,多的藏书逾万册,少的也有近千册,这些藏书中除了消闲书籍外,还比以往多了一些关于养殖,科学种田等通俗易懂适用性强的科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