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书籍的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书籍的装帧徐柏容【天津】书籍的装帧,往往被人说成是“包装书籍”,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是将书籍等同于一般物质商品误识的延伸。一般商品的包装是商品的外在附加物,是可与商品分离的。人们买来食品后,吃的只是被包装的食品,而扔掉包装的...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乐趣你最喜爱什么?——书籍;你经常去哪里?——书店;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读书这是友人提出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真的,我这一辈子算是和书籍,特别是好书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3.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相似文献   

4.
没想到,我的第一篇新闻竞登在了《解放军报》第一版。那是1993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新华书店购书,碰见书店经理,随便聊起了军事类图书的销售情况。经理说,这两年军事书籍很畅销,并给我列举一些具体数字。我忽然感到这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通过军事书籍畅销,可以反映人们国防意识的增强。随后,我又去几个个体书摊那里进行采访,连夜写成了《孟津军事书籍畅销》一稿,寄出去没多久便登在了《解放军报》一版上。这仅有百余字的短稿,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搞新闻必须处处留心。新闻,留心则眼中有,不留心则笔下无。关键在于留心@王兴民…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6,(2)
期刊、书籍和食品──访美散记文/@@秦生贤从家里走的时候,女儿叮咛我说,给她带些英文版的书籍和期刊回来,她想练习练习英文翻译。如今这个时代,孩子的叮咛就是圣旨,特别是学习方面的事,大人一点怠慢不得。一踏上美国的国土,我就留神这件事。田于在语言和文字上...  相似文献   

6.
值得出版者一读的好书———读《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有感●陈晓东我是一名出版行业的新兵,近日借得一本由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著,中国著名出版家王益先生译的《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一书(1995年10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是我读过的众多有关出版书籍中印...  相似文献   

7.
新婚蜜月,我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添置的两个书柜派上用场,为10年来珍藏的书籍乔迁新居。在我珍藏的2000余册图书中,最早出版的是1960年版的《青海民歌选》,那是妈妈支援大西北时购买的书,辗转南北,又加入了我的藏书队伍。在这些书中,有的是我读小学时的复习资料,令我勾起对童年岁月的无限眷恋;有的是新闻资料,令我无悔走上笔耕路;数量可观的则是军事资料,从尖端武器到实用技术,从共和国将帅到普通一兵,可谓小小军事大观园。10年藏书不寻常。正是这些书籍陪伴左右,使我在挫折中奋发向上。正是在这些“无言老师”的鞭…  相似文献   

8.
我想说,这是我看过的所有日文书籍中亲切得让我直想哭的一部作品,也是我看过的所有日文书籍中在笑得直不起腰时又打从心底里翻涌着无比悲伤和淡淡的希望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书籍封面设计随想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薛珠现在有关封面(或装帧)设计的论著确实不少,内容大多论及创作规律和技巧运用,却往往忽略了封面设计的本质,于是我产生了“拾遗补阙”的念头,记下几句随想。书籍封面,首先是一种特定的包装。为什么说“特定”?因为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书籍出版,对书籍设计的重视日益凸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书籍设计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化,书籍设计的理念不断创新,风格呈现多样化,有些书籍设计很有创意,很有水平。这些,反过来,对书籍出版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低级趣味、粗制滥造的书籍设计也渐渐多了起来。书籍是文化产品,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它的文化性。书籍设计必须体现文化性,是需要我们投入热情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1.
王雄 《编辑之友》1998,(6):52-53
装帧是艺术,能包进“装帧”圈子的多了、我只谈书籍的装帧。谈艺术我是外行,但在出版行里干了十几年,对书籍的装帧还有点想法,我从市场的角度谈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穷读书人。论起家庭现代化的设置,所备甚微,至今还在看着一台老掉了牙的九英时黑白电视机。论起个人生活,无所嗜好,一不爱抽烟,二不会喝酒,以粗茶代替咖啡,聊以提神;唯以青菜乳腐代替鸡鸭鱼肉,权以塞腹。但我家里也有一样一般家庭甚少,而我独多的东西,即书籍。案头上堆满着书籍,床铺上放满着书籍,挎包里塞满着书籍,四周墙壁上排满着书籍,连五斗橱上、沙发茶  相似文献   

13.
读书随想     
书籍在人类进步和文明传承中功不可没。书籍之于个人则是知识的源泉、能力的基础、心灵的鸡汤、精神的食粮、指路的明灯,人生的向导。当然,并非所有的书籍都能担此重任,堪负殊荣。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时,有位日本朋友问他:我想问一问,你平常最喜欢的是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相似文献   

14.
我初中以前在农村上学。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书籍被封为了禁品。偶然读了一本浩然的《艳阳天》,诱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当时的农村得到一本可读的书不是易事。我整天想办法找书看。只要得到一点书的信息,我就千方百计地将书借到。当时的情况得到的好书也就是《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源》之类的小说了。后来我到了城里。1978年底参加工作时竟被分到了大学图书馆。这时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作家被平反昭雪了,很多书成了重放的鲜花。到了馆里,看到浩如烟海的书籍,我如同鱼儿得水,心情异常激动,恨…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通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新闻通讯》这本小册子可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我订阅《新  相似文献   

16.
夏烈 《出版经济》2005,(12):32-32
我说的中国书业,实际上是我所熟知的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再过几天就是我父亲100周年诞辰的日子,100年前老人家出生在重庆,这里有他亲人的手足情、革命的同志情和梦绕魂牵的思乡情。今天我们家人回到重庆,举办书籍赠送仪式,这是对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最好的、最有意义的纪念。书籍是他老人家一生的珍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徐柏容 《出版史料》2007,(3):109-114
我的藏书中有本《引玉集》,是我经常欣赏的一本书。它在我身边的岁月已经超过一个甲子了,这一个多甲子中,可说是风风雨雨、万方多难,因而有许许多多早于它或晚于它收藏的书籍,或在这样、或在那样的劫难中都早已散失,而它却至今能留存我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虽然多少也与我的对它备加关爱并非无关。  相似文献   

19.
一枕书香梦     
正书籍于我,就如衣食,爱到每日必读,特别是临睡前的夜读,仿佛此举才能为一天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关掉电脑已近午夜,来到床上取一个舒适的姿势,半躺半卧,柔和的灯光下拿起枕边书,看上几页,待睡意袭来,合上书倒头便睡。我看书很少正襟危坐,这也是我不喜欢在电脑上看书的原因。冰冷的画面缺少了书籍纸页的温暖质感。一本书、一盏茶,床头斜倚。因为有了书籍相伴,夜里也仿佛充满了智慧与温存。我的床头,永远是高高的书堆,它们是我另一个伴侣。  相似文献   

20.
“范用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出版家”赵家璧先生在《谈书籍广告》一文中说:听说了这样的话,就特别想要知道有关范先生的事:前两天导师交给我一本书,我一看,是范先生新编的《爱看书的广告》(三联书店2004年版),高兴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