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昂首挺胸,翅膀展开,脚下是轻快有力的步伐,鸵鸟在奔跑时尽显优雅。鸵鸟身高可达2.8米,最长可活70年。修长的双腿和羽毛围成的短裙,让鸵鸟看上去像一名风度翩翩的舞者。鸵鸟的翅膀已经退化,不能飞翔。不过,在鸵鸟的翅膀上,鸵鸟前肢退化的大足趾和另外两个足趾的痕迹清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南非和澳大利亚开始对鸵鸟训养。自八十年代以来,鸵鸟的饲养开始在几个国家发展很快。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兴起饲养鸵鸟,如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等。谁会想到一对非洲鸵鸟,只要经过精心饲养,每年竟给饲养者带来25万美元的收入。可见,养  相似文献   

3.
在陆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目前国际市场鸵鸟销路极佳,已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欧美一些营养学家预言,进入21世纪鸵鸟很可能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禽类之一,那时鸵鸟养殖在国际上将是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谁取得主动,谁就能在下个世纪国际鸵鸟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现在某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在着手发展鸵鸟养殖。去年曾有1家英  相似文献   

4.
鸵鸟产卵真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当一只雌鸵鸟在一个沙窠里产下一枚卵之后.其他的雌鸵鸟也纷纷跑来.凑热闹般地将自己的卵产在这个沙窠里。就这样.几十枚卵拥挤在一起.等待着一对责任心极强的鸵鸟夫妇来轮流孵化。为什么雌鸵鸟们要将蛋产在一起呢?原来.有太多歹毒的眼睛在偷窥着那些卵.一些飞禽走兽居然可以衔起或举起一块块石头狠狠敲打坚硬的鸵鸟蛋壳.以便吸食到美味的蛋汁。鸵鸟们将卵产在一起.就是为了保证在一些卵被掠食之后.  相似文献   

5.
邓树勇 《科技风》2013,(17):228
本文对鸵鸟的价值进行分析,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分析鸵鸟养殖的可行性。然后从我国鸵鸟产业发展现状透视其未来发展前景,并主张走以发展鸵鸟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致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专家工作通讯》2004,(8):19-19,36
鸵鸟产业正在陕西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从此前在西安召开的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上传出消息:陕西省的鸵鸟产业不论从数量还是发展速度上均居亚洲首位。  相似文献   

7.
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的草原上,有一种只会跑而不会飞的大鸟——南美鸵,它的外貌很像非洲鸵鸟,也是一双细长的腿,细长的头颈,弧形的背脊,和一对徒有其名的翅膀。但是,它的个儿比非洲鸵鸟要小多了,非洲鸵鸟一般高2.7米,而南美鸵通常高1.7米。另外,南美鸵的尾部没有尾羽,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0,(5):24-25
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鸵鸟,说它是鸟,其实它是一种善跑而不会飞的鸟!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要把这么沉重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4月12日,晴空万里。正在陕西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陕西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陕西农垦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鸵鸟良种示范场。  相似文献   

10.
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的说法,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误解。根据德国动物学家柏哈德的观察研究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状况时确实会把头压低到地面,而它竖起的羽毛,远看就像是草原中的一丛灌木。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会因散射而出现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将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09,(6):54-54
一个男人带着一头鸵鸟走进餐厅,服务员热情地上前招呼。 男人说:“一个汉堡,一份炸薯条,一杯可乐。”说完转身看着鸵鸟,鸵鸟说:“和你一样。” 很快,服务员将所有东西都摆上了桌:“9美元40美分,先生。” 男人取出钱包,将钱包里所有的钱都倒了出来,不多不少,正好9.4美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国内外鸵鸟养殖概况,通过对我区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鸵鸟养殖将成为内蒙古21世纪新兴产业支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两趾人     
奇异的人种引言在我们正常的认知范畴内,地球上的人按肤色可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色人种等。其实,在大千世界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种,如一万年前消失的矮种人、至今尚存的两趾人,还有巨人等等。本期我们特辟专栏,尽可能地探讨一下这些奇异的人种。长期以来,在非洲流传着“鸵鸟人”部落的传说。这种人像鸵鸟一样,只有两个腿趾。最近两个旅行者在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交界的深山密林里,亲眼看到并访问了这些两趾人。这种人皮肤黝黑,身体结实,他们长期过着一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简单游牧生活。他们与的两个脚趾看上去像鸵鸟…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文化》2007,(2):15-15
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的说法,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误解。根据德国动物学家柏哈德的观察研究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状况时确实会把头压低到地面,而它竖起的羽毛,远看就像是草原中的一丛灌木。  相似文献   

15.
发现"鸵鸟"恐龙 内蒙古的二连盆地真是一个藏满宝藏的地方.早在80年前,美国考古专家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最早确认的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16.
用"顽强"书写亿年家族史在种类众多的恐龙当中,似鸟龙算是最容易让人辨认的一种了。因为它的模样与当今的鸵鸟非常像似,只不过是似鸟龙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而鸵鸟却没有。如果要给似鸟龙具体画像的话,似鸟龙中体型较大的似鸡龙,倒是可以作为似鸟龙的代表。根据似鸡龙的复原图,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身上长满了鸟类一样的羽毛;它们身材短小、轻盈,有着长脖子和没有牙齿的嘴;它们后腿很长,上肢很短,长着三个锋利的爪;它的尾巴僵硬  相似文献   

17.
动物博览     
神秘大鸟可能为鸵鸟祖先   日前,在距离巴黎不远的地方,法国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远古生物的脊柱化石.据考证,这种古老生物应该是现代鸵岛的祖先.……  相似文献   

18.
大鸨     
<正>它形似鸵鸟,却能飞翔。重达15千克的大鸨在飞鸟中是很重的,"上有天鹅,下有大鸨"的说法也有道理,只是适合它生活的陆地正在快速减少。由于体形硕大,大鸨在世界各地一直是狩猎的对象,从瑞士、丹麦、荷兰、法国等国绝迹  相似文献   

19.
罗广生 《大众科技》2010,(8):150-151
进境鸵鸟原毛潜在着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风险,为保护我国畜牧产业的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企业应关注疫情、改变进口品种、完善自我监管体系等;监管部门应做好进境审批、进境检验、生产企业监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金融危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消极逃避是把头藏在沙子里的鸵鸟,我们要冷静分析问题,借多方援助之手,勇敢面对挑战,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