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了。广播新闻传媒的发展也是这样。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新闻传播在节目内容、播出和接收形式乃至传播效果等方面更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
广播通联是依靠群众办广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民广播事业的一个优良传统.要让广播新闻赢得听众,提高收听率就要增强广播新闻的信息量,让听众从我们的广播中受到启迪,各有所得,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广播的权威性,包括广播观念、广播记者活动方式、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广播通联、新闻播音、文字和音响资料、广播事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的改革等。广播新闻改革的这些方面,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注重广播新闻改革的单一性,不注重其相关的多面性,广播新闻改革是很难深入并取得很好的成效的。现简单谈谈几点认识:一、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首先必须保证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努力提高广播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广播改革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提高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4.
张宝生 《视听界》2002,(6):65-66
数字音频自动化播控系统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的全新系统集成,是广播走向数字化的一座里程碑。它给音频节目的录音、制作、编辑、审听、播出以及栏目的编排、广告的管理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在加速广播数字化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突出了新闻的实效性,使广告管理更具有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东南传播》2011,(11):F0002-F0002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是承担福建省委省政府新闻舆论任务的主流媒体之一,下设新闻评论部、特别专题部、屏山记者站(负责时政报道)、策划部、编辑部、采访部、通联部、播音部、综合部、技术制作郜、记者部及九个设区市记者站,并在台湾、新疆昌吉、平潭综介实验区派驻记者。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度,永康电台在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等栏目播出新闻五百多条,得分名列全省县级台第一,在中国之声播出稿件40多篇,也位居全省前列。至此,永康电台已经连续16年获全省广播新闻协作先进集体特等奖或一等奖,其中有多年名列第一。对永康电台通联发稿经验,浙江之声负责通联的陈征北老师曾经总结为  相似文献   

7.
《东南传播》2011,(11):3
<正>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是承担福建省委省政府新闻舆论任务的主流媒体之一,下设新闻评论部、特别专题部、屏山记者站(负责时政报道)、策划部、编辑部、采访部、通联部、播音部、综合部、技术制作部、记者部及九个设区市记者站,并在台湾、新疆昌吉、平潭综合实验区派驻记者。负责制作《福建卫视新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更新为世界媒介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最近几年,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新媒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运用范围越来越广的新媒体技术为传统的广播新闻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将详细分析新媒体在广播新闻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找出一些实现新媒体与广播新闻相互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到了新媒体行业中,同时也推动了广播新闻的发展,使广播新闻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些年来,新媒体在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应用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应用新媒体发展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宣传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以独特的形式、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广播通联工作,以其更有效的形式发挥作用,为办好节目、提高宣传质量和广播的竞争力服务,应该引起广播同仁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联部(有些地方叫群工部)是新闻单位的窗口。透过通联部的工作,能够反映出一张报纸、甚至整个报社的精神风貌。 我们党的各级新闻单位,历来十分重视通联工作。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把通联部视为可有可无的部室,人员安排的是老弱病残,工作分派的是拆信皮、分稿子,写稿编稿少,好新闻参评少,以致其他部室的记者不愿进通联部,通联部的记者要求外调,使新闻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和顺利进行,数字化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媒体产业技术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得到了稳步提升,并且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广播新闻行业的日常运营之中,切实推进广播新闻产业的迅猛发展。本文对现阶段广播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策略,旨在帮助新闻领域工作者可以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同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推动广播新闻领域扩大自身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给以中短波信号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信息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广播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技术的变革,对台广播在技术更新、内容采集、新闻观念等方面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并发展自身优势,依靠娱乐、新闻、渠道三大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对台广播要积极采纳新媒体技术,依靠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打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民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和广播收听方式。  相似文献   

14.
贴近与创新     
赖晶晶 《声屏世界》2008,(11):65-65
在广播通联工作中。常有听众在来信中说:新闻怎么那么多的大话套话?会议报道怎么都是领导加强调呢?典型报道怎么总是干巴巴的,让我们听不明白呢?等等。确实,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领导的活动多,干部的政绩多;不切卖际的多,流于形式的多;老百姓在广播里见不到自己的“影子”;广播新闻没有广播的语言特点;记者编辑没有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典型事例“翻译”成听众想要知道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不断升级、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广播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新闻创新与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广播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广播新闻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宇 《新闻世界》2014,(3):32-33
在新闻工作中,通联部不仅是对外沟通的部门,是新闻工作实现“上通下联”的桥梁,还是媒体联络社会群众、获得新闻线索的纽带,它使媒体关注社会的范围更广、视野更宽。笔者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剖析,分析传统电视通联工作运行中机制的利与弊,探索新时代下电视通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和数字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正式启用,极大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效率,为唐山广电全面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文章通过几个模块着重介绍了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中,怎样搞好通联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这是当前新闻战线应当认真研究、探索的新课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门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联工作从来就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们党自从有了报纸,就有了通讯员,有了通联工作。党报的通联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前,新闻改革朝着如何当好党的喉舌、当好人民的喉舌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通联工作的重要作用就进一步显示出来。所谓喉舌作用,就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包含着从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改革,无论在理论探索和新闻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报纸的通联工作在新闻改革的浪潮中却有所削弱,这实在令人担忧。为此,笔者欲借《新闻前哨》杂志一角,谈谈在新闻改革中应加强报纸通联工作一些肤浅的意见。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们开创的报纸通联工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报纸离开了通联工作是无法生存的。涉及报纸生存的通联工作,本应在新闻改革中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联工作在报社编辑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式。报社有些领导也承认通联工作的重要,并把通联工作视为办报的基础,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把通联工作挤掉了,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通联机构也不复存在。至于平时研究、部署、检查督促通联工作,主动听取群工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就更少了。 要解决报纸通联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报业人员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0.
娄勇 《中国广播》2009,(2):41-42
音响是广播的生命,尤其在广播新闻中,运用音响可以代替大量的文字表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新闻更生动、更富可听性、真实性和感染力。不可否认,在广播新闻中恰到好处的运用音响,的确能使广播新闻更好听,但“过犹不及”,如今,一些广播新闻从业人员盲目依赖音响,片面追求“响”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