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历史任务,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应以培养一专多能、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转轨。于是,各个学校先后把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  相似文献   

2.
1 图书馆的利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石 美国教育家Bruner认为:“学校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求知的地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而培养学生使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自学能力正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正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广阔、学习效率更高,也使学生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获取技术信息、理解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探究与技术设计。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资源利用保障、资源利用意识及资源利用效果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论、观点和实践表明:“三位一体”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但必须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运用来达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陈穆 《教学与管理》2002,(10):26-28
“研究性学习”既然已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那么它就应享有同语、数、外等其他学科的同样的位置。本人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相关会议或讲座,并走访调查了很多学校,发现由于这类课程一无大纲,二无教材,三与高考不挂钩,四无“分数驱动力”且课程操作的随意性较大,因而这本应充满着勃勃朝气,蕴藏着广博而又深刻内涵的新型课程还迟迟不能被广大的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所接受,因而直接制约着课程的正常开展与实施,有的即使开设,却形同虚设,无法落实到实处,浪费了大量宝贵时光。本人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经过较长时间的冷静思考,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制约这一课程开设的瓶颈因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一些“关键能力”,诸如运用新技术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等。由此,学校教育通过改革形成了一些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