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选择较常用的四类准确活动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确定研究体育课准备部分的不同内容对女大学生生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女大学生体育课准备部分负荷的合理安排提供科学依据,使准备为课的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彦 《西北职教》2007,(4):32-32
在一堂体育课中,准备部分同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了体育课的全部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运动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准备活动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堂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优质的准备活动对整堂体育课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预热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几个问题六安师专王英武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  相似文献   

5.
论有氧健美操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的内容陈旧、形式枯燥,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把有氧健美操作为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胜顺 《学子》2014,(1):54-54
正一、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关注的是课的基本部分,而忽略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时段的健身功能的发挥,对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开发上缺乏创新点,慢跑-定位徒手操成为当前中学体育课的不变定律,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与练  相似文献   

7.
徐佳 《考试周刊》2011,(36):153-153
大部分中小学体育老师对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都比较重视,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着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够、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轻视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编排不合理和准备活动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准备活动的具体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与基本教材的关系□兰州实验小学孟学梅设计好准备活动是完成基本教材任务、上好体育课不可忽视的环节。准备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肌体的物质代谢水平,使学生从生理、心理上为基本内容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实际教学运用中还存在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拙了一些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实际就是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和安全。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选择要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的时间,从教学实际出发。事实证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会使学生出现反应迟缓、动作僵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其机能活动能力总是从相对的较低水平逐步提高到较高水平,然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最后又逐渐下降的。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这一规律,体育课可相应地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组织要求,但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我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受前苏联的体育教学体系影响较大,体育课的结构基本上沿用苏式结构形式。它的主要弊端明显表现在教学组织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12.
准备操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开始部分,加强准备操活动形式的设计和编排是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之一。适用的准备操活动,比单调的徒手体操具有明显的优势,分为徒手体操和器械操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和素质练习这两项内容活动时间虽短,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做好准备活动可避免或减少受伤.准备活动充分,才能起到热身的作用.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运动强度较低而运动量逐渐增加,并能较广泛地动员身体各部分参与并逐渐适应运动,这便是准备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将“倒行跑“应用到准备活动和耐力练习的慢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倒行跑“即“倒退跑“,是向后行进间的背向跑,常见于球类等运动中.……  相似文献   

14.
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处理好准备部分是前提。准备部分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教学与训练课的质量。必须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准备活动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在一般准备活动中,应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通过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加快代谢过程。准备活动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肌肉活动。它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身体各部分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准备活动通常是从慢跑开始。慢跑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整个人体的肌肉温度。完成了几分钟的慢跑后,可进行自上而下的徒手操练习。然后便可以进行较大…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调查,一些优质课、展示课的准备活动形式多样,学习参与积极性较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明显。反观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是同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的密度是指在一节课里,各项活动的合理时间和课的总时间比例。通常说的密度是在一节课中,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实际上就是练习密度。如一节课45分钟,学生实际练习20分钟,其密度为(20)/(45)=44.4%。测定密度的方法:选择班级里发育中等水平的学生,将他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的实际练习时间,按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分别记录下来。如果开始部分为12分钟,实际练习时间为6分  相似文献   

17.
有些学生冬天上体育课不怕冷,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增强了身体的耐寒能力。可见上好冬季的体育课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点做法: (一)冬季上体育课,从人体运动和生理卫生角度来看,首先要做好准备活动,内容包括队形变换、跑走交替、基本动作练习、徒手操等,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活动,运动量要逐渐加大。 (二)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入课的基本部分。内容可安排一些长跑项目的练习。因为这项活动,一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二不需要器材和设备,只  相似文献   

18.
朱淑琼 《考试周刊》2013,(8):111-112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质量。现在的高中女生普遍对体育课有厌学的情绪,这使得国内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这一课题展开讨论。本文将针对如何从课的准备活动着手,思考如何更好地上好体育课,让其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吸引学生、更加适合现代中学体育教学,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让每节体育课成为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殿堂,是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准备活动是一堂体育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安排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课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学效果的好坏。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课要达到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的目的,其心率必须经过一个从低过渡到高、持续再逐步到低的生理过程。而准备活动恰恰就承担...  相似文献   

20.
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体尽快地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本从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运动量、参与性、科学性五个方面对准备活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