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精心组织分类安排打好“普初”攻坚战甘南民族教育是全省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甘南的“普初”直接关系到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甘南州近年来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全州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工作的力度。“八五”...  相似文献   

2.
海北藏族自治州辖海晏、刚察、祁连、门源四县和青海湖农场、同宝牧场两个县级农牧场,围踞青海湖。属青海省民族教育重点发展区域。全州31个乡镇,总人口276724人,有藏、汉、回、蒙、土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在校生46015名,其中有少数民族学生29150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63%。学校教职工3114名,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029人,专任教师2690名,其中达到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2325人,占86.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26%,其中藏族儿童入学率由建州初起的3%,提高到96.55%(以上数据2004年教育统计报表为基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研究背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影响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提高甘南各族民众对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促进甘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教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加大对甘南州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以加快发展农牧村寄宿制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制,加大对地方普通民族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继续实行和完善高考录取制度中的照顾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制.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藏族教育基金会颁发首届奖云丹龙珠1988年7月国家教委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的“甘青川藏滇五省区藏族教育研讨会”指出,甘南民族教育的重点是藏族教育,难点是牧区教育。为了激发全州各族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即推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果洛州民族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截止问97年底,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0所,在校学生9557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63%,其中牧民于女入学率达到49%,与1995年底相比,分别提高了16.58和20.18个百分点,且增长稳定,发展势头强劲,可望在2000年实现全州平均入学率比“八五”末翻一番的目标。总结经验,除了州停、州政府加强领导,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大力宣传教育法规,强化学校管理等等外、,他们根据当地实际,勇于探索,开创、一条富计民族特色的新路子,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推行“四方筹措”,拓宽教…  相似文献   

6.
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西与青海省黄南、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毗邻。从而与上述相邻地区共同成为藏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安多方言区。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所辖7县1市108个乡镇中,大多为牧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藏族31-0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7-9%。基于上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甘南州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难点是牧区教育,如何才能建立适应甘南地区藏族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是发展甘南民族教育的关键所在。多年来,甘南…  相似文献   

7.
同心县有22万人口广回族占79%。这里是地广人稀、经济条件差、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的干旱山区。 要振兴同心,建设山区,发展民族教育是件大事。多年来,在党的关怀下,同心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了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使同心县民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现在全县已有学校553所(中学17所,进修学校1所,小学535所),其中回民小学15所,回民中学1所。1984年全县学龄儿童31091人,已入学29613人,入学率达83.2%,回族儿童入学率为79.9%,回族女学龄儿童入学率达65.5%。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东连秦陇、西接青海、南邻四川。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全州辖7县1市,总人口67.35万人,其中藏族34.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54%。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全州各级党政领导实施“科教兴州”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促进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全州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通类与双语类教学模式并存,以寄宿制办学为主的较完善的民族教育发展体系。1.科教兴州,教育优先地位落实。甘南州各级党政领导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坚定不…  相似文献   

9.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甘肃省特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是甘肃省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两个地区,也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截止到2003年底,临夏、甘南两地基本上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初”任务,临夏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7%,甘南州达97.26%,但与甘肃省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98.55%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甘南州民族教育事业步人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不断推进,为甘南州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全州教育工作迎来了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海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当缓慢,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10%,女子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妇女文盲率高达90%。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人民政府为发展民族教育,解决女童入学,提高广大妇女的素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在  相似文献   

12.
江西宜黄县是个“一穷二白”的山区,几年来,在党的領导和关怀下,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民办小学,現在全县有二百五十六所民办小学,占全县小学总数的71%,学生四千九百八十多名,占小学生总数的46%,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9.69%。貧下中农子女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09教育数字     
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8%,小学五年保留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全省初中三年保留率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班)率77.3%,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区要求,南部山区八县在1995年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固原地区各县普及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女儿童的入学率过低。 目前,海原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5.7%,其中女性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66.2%,回族女性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仅为53.2%。可见目前固原地区各县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难点是回族女儿童的入学问题。 固原地区女儿童不上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群众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女孩子迟早是人家的人,念不念书无所谓”。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女人生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义务教育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省委、省政府从穷省办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降低重心、夯实基础、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指导思想,使我省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初等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到1994年,全省7-12岁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86年的86.9%上升到95.11%,其中女童入学率由74.7%上升到90.47%,分别提高了8.21和15.77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仍  相似文献   

16.
宋安娜 《天津教育》2002,(10):29-31
天津市汉沽区的教育,在区内各项事业中是个耀眼的亮点。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巩固率99.9%,合格率99.9%;初中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巩固率97%;高中入学率93%,2001年高考,78%的学生被各级各类院校录取,其中45%的学生考上了本科。与过去毕业率在市内9区倒数第一相比,汉沽区的教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连续五六年以骄人的成绩稳居滨海新区之首。组织、指挥这个战役并身先士卒的,是区教育局局长李国春。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质量的飞跃绝不是三天两后晌就能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兴海县委、县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牧区特色的办学路子,民族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到目前基本上形成了“村有寄小和集中教学点,乡有寄校或戴帽初中,县有民族中学、民族希望小学和完全高中”的体制。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55%,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初等教育完成率为50%,中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88%。十五年来,不仅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毕业生,也为全县各行各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合格劳动者。回顾我县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跨文化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文章对甘南州教育精准脱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针对甘南教育精准脱贫,文章对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精准脱贫中的人才培养、教师培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提出见解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们杨岭乡有10所小学,自1979年以来,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生的巩固率和普及率,都一直排在全县先进行列,连续五年被评为县普及小学五年教育的先进单位,去年还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1983年12月经省验收,全乡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99.8%,12至15周岁受完小  相似文献   

20.
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处于甘肃省的西南部,是甘肃省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两个地区,也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它们基本上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因此,对临夏、甘南两个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基本上可以映射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截至2003年底,临夏、甘南两地基本上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初”任务,临夏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7%,甘南州达97.26%,但与甘肃省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98.55%对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普九”现状更不容乐观,两地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均不足50%,距离基本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