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立足于解读客体和解读主体这两种教学形态,认知心理学对解读主体的研究逐渐向解读主体移步。基于此,本文第一部分对确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共存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着眼于主体解读认知过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讨论,从而重建以认知策略为核心的包含了言语信息和言语形式的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宋景田 《考试》2014,(2):27-29
<正>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一项是关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三点:第一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第二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这项要求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忽视有两种:一种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主观认为比较空洞;第二,获取和解读信息多做材料题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正>孙绍振教授是文本解读的专家,孙教授在解读大量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比较解读法”。在孙教授看来,“比较解读法”可以分为五类:同主题比较、同题材比较、同体裁比较、某方面有关联的相关作品的比较、与其他表达样式比较。[1]然而,笔者在研读大量文本的基础上,还归纳出了“比较解读法”的第六种类型,即“比较变化解读法”。“比较变化解读法”是指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三种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4.
封面解读     
《高中生》2004,(11)
本期“封面解读”,是由湖南省长沙市第十六中学高三130班的同学完成的。虽然高考复习很紧张,但他们热情参与了“封面解读”的现场写作活动,并有精彩的表现。在这些文字里,你或许可以读到一种坚忍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一路花香》是苏教版第七册第14课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文本解读:要展开寓言的学习,首先要突破的便是寓意的丰满性解读与本我性认同。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展开解读的时候,要有更多的弹性。像《一路  相似文献   

6.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第七册第14课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文本解读:要展开寓言的学习,首先要突破的便是寓意的丰满性解读与本我性认同。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展开解读的时候,要有更多的弹性。像《一路花香》这样的寓言文本,我们就可以实施“全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无限的,解释活动也是无限的。文本的解读有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三种情况,要进行有效解释,就必须符合文本自身。本文从文本解读理论视角考察目前教育界流行的对蒙氏游戏思想的各种解读,分析各种对蒙氏游戏思想的误读。  相似文献   

8.
《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载有《契丹小字解读再探》一文,为指称方便起见,本文简称为《再探》。与1978年第3期《考古学报》发表之《契丹小字解读新探》相比,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及得到情感熏陶。高效的阅读课教学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文本的解读可以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及多纬度不断深入。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三第8单元第3课Marco Polo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深度解读文本,根据阅读文本的题材和文体特点,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以实现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常晓红 《考试周刊》2008,17(15):189-191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是王安忆继<小鲍庄>、<三恋>后第三次创作的高峰.本文题为"解读",意从创作主旨、写作框架、语言风格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1.
杨晶 《文教资料》2010,(19):102-103
作为北欧斯堪第纳维亚地区极其重要的画家之一,哈莫修依的绘画作品以一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去情绪化"、"冷色调"的单纯风格著称于世。本文作者通过解读他的几幅油画作品,来感悟其心灵深处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出现的浅易解读、错误解读、偏离主旨解读的三大现状,提出教师文本解读时要遵循忠实性、质疑性、创新性三种原则,以作者、学生、教师身份运用四种方法来解读文本:追溯作者际遇,在时代中解读文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语境中解读文本;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解读文本;提升综合素养,在反思中解读文本。以此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切实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致爱人》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十八首 ,带有浓郁的英国地理文化色彩。对于地理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读者来说 ,要解读该诗具有一定困难。本文从中英两国地理文化的角度对该诗作了简单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追风筝的人》是2005年全美第三大畅销小说,很多对其的研究以成长主题或象征隐喻作为切入点,而运用认知诗学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从风筝图形突显和主题突显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小说内在认知理据的挖掘,使其主题意义得到更充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多元解读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仅是一种解读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多元解读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多元解读,以及提醒学生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解读,语义配置,意义形成的过程。本文从微观语义和宏观句法两个层面探讨了阅读理解中的语义配置过程,它对单个信息的解读和整句意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多元解读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仅是一种解读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多元解读,以及提醒学生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模式,事件域认知模型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在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也给汉语古诗词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将运用此模式解读秦观的词《鹊桥仙》。  相似文献   

19.
省略结构的儿童语言获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汝亚  石定栩  胡建华 《中国语文》2012,(3):211-224,287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儿童省略结构的获得。本文所讨论的省略结构指的是"也是"结构、"也+情态动词"结构以及空宾结构。这三种结构在汉语生成语法有关的讨论中常常被笼统地称作VP省略结构。本文的研究发现,前两种结构的句法语义表现和英语等语言中的VP省略结构比较相似,因为其解读遵守平行原则,即要求省略部分与先行部分的句法和语义对等;而空宾结构的表现则不怎么像VP省略结构,因为其解读可以不受平行原则的制约。支持这一分析的证据来自我们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岁儿童和成人解读"也是"和"也+情态动词"结构遵守平行原则,而解读空宾结构不受该原则限制。该项研究还发现3岁儿童还不具备区分这三种结构的能力。本文认为这三种结构的解读涉及句法和语义的跨模组运算,而跨模组运算能力的成熟要受到年龄因素的限制,这一研究结果为语法发育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0.
特征的可解读性与核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乔姆斯基在《最简方案》(Chomsky 1 995)第四章中有关特征的可解读性与核查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核查在早期的核查理论中即认为是删除 ;在新的理论框架下核查对可解读特征与不可解读特征作了不同的区别。可解读特征只是删除 (Delete)计算CHL还可及 ;不可解读特征是彻底清除(Erase)不但计算CHL不可及而且LF不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