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树叶与天空     
大师问,天空大吗?弟子说,大。大师问,树叶大吗?弟子说,不大。大师问,天空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不能。大师问,树叶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能。大师说,所以,挡住人们视线的、迷失人们心智的、阻碍人们前进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一小片"树叶"、一小点疙瘩、一小步坎坷。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生活就是一本书,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归根结底,一个人的价值、人生追求要通过生活、人与人的交往、社会活动、工作来体现。一个人的行为、思想都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陈钰鹏 《教学随笔》2011,(12):13-14,27
45亿年前,年轻的地球上尚无能够成为一次地球大灾难见证人的生命。宇宙深处有一个不可阻挡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该行星的直径和火星一样大,  相似文献   

4.
甘肃作家杨显惠在多部作品中反映了大饥饿时代人的生存权利被践踏的历史事实,《夹边沟纪事》展现了右派这个特殊人群的生命哀歌,而《定西孤儿院纪事》则从大饥饿时代定西普通人的生命悲歌来揭示生活的悲剧,用纪事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警醒我们对个体生命权利的尊重。杨显惠的努力对当代文坛很重要,他所做的是为我们的民族记忆添砖加瓦的工作。文学的帮闲和帮忙从来是文学不能独立于世的软肋,但真正超越时代的文学都是人类良知的真实流露。杨显惠的努力是一个坐标,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在人类性和普世性的认识上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有三个命题:第一,人能劳动;第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除了使我们对什么是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外,还使我们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劳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人的需要及中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个人成为更加自觉上进的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的本性、人的生成和发展这一更为广阔更为根本的历史视野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全新的哲学透视。认为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 ,只有在不断地发展和创造中才能真正生成为人 ,全面发展是人的本性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的主角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应该确立起以人为核心的综合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7.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低碳经济的特征表现,低碳经济的本质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安全地生存和发展。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有其自然存在对象,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有其社会存在对象。低碳经济的实践一方面通过改变人的自然存在对象从而变革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另一方面又通过改变人的社会存在对象从而也变革着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低碳经济和人的存在逐渐实现着它们的本质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以性别为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可以将其中存在的人的形象描述为刻板的人与男性化的人两种。这两种人的形象均存在缺陷,要对其予以重塑,必须正确认识性别差异以及公私领域关系。重塑后人的形象是有性别的完整的人,其完整性体现在能胜任公私两大领域的两种生产,并具有双性共生的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围绕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题,确认了追求合乎人的本质,增强人的主体能力的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义,并阐明了对人的需要的全面性认识和实践,正确地处理个人的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的关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全面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关系,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异化”的涵义;而是一种彼此兼容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复归”的涵义。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此作过系统而经典地讨论。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该文讨论这个问题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形式,并希图作出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走出技术至上、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的误区,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和谐,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意义尽责任的人,一个向善的、有人性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很好专业训练的狗"。高校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走出技术至上、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的误区,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和谐,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意义尽责任的人,一个向善的、有爱心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很好专业训练的狗".高校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3.
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僭越严重遮蔽了我国现代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使大学出现了价值错位,精神迷茫的现象。因此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我过对高校行政权力改革进行了比较长期的努力,但却为何成效不足。笔者主要从人的原因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加强人自身的修养,加强人的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大学人的素质,进而实现对高校"去行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启智 ,二是审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人才.对于大数据这一新技术在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即大数据技术如何精准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就方法而言,必须明确技术与人的基本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大规模数据收集、数据长时性检测、数据预测等方面的效能;另一方面,必须由人来对数据筛选标准、数据重点指标设计先行进行规划.同时,需要通过各种团队建设,保障大数据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平台或系统良好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理论转变过程;"现实的人一这一观点产生干<神圣家族>,完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发挥和论述.梳理"现实的人"观点的理论嬗变过程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解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德军 《红领巾》2004,(4):32-34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根源于人的本性,是构成人的各方面的质素、成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物,人同时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各个方面,但决定人的素质的根本是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和精神创造力.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都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时 ,必须也要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分析 ,提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与体系设置,必须遵循"符合计划学时和学生特点"、"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面貌"和"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精神"三个基本原则.依据这三个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在传统设置的基础上,应作如下修正:一是在绪论中增设"哲学世界图景的历史演进"一目;二是增设"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