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创平 《文教资料》2011,(30):119-120
1885年10月清政府设立台湾省.刘铭传奉诏出任台湾巡抚。作为台湾的首任巡抚.刘铭传在抚台期间,在台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刘铭传在台湾推行洋务的优势所在,分析刘铭传在近代的洋务大潮中.在台湾推行影响深远的改革,奠定台湾近代化基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彭玉麟身为清朝官员,但未曾统辖过一省一地。朝廷虽先后命他为安徽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但他总是力辞不任。他只任过长江水师提督和巡阅长江五省水师之差使。中法战争期间以兵部尚书和钦差大臣身份去督办广东军务,而战后又继续从事巡阅长江水师职,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出身从戌以来,与水师相始终。”[1]因而他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洋务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是洋务运动时期重要的洋务理论家。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见仁见智,颇有争议。本文试图从郭嵩焘洋务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特征入手,对郭嵩焘的洋务思想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知情、顺势、求理乃办洋务的根本 郭嵩焘认为:“西洋之入中国,诚为天地一大变……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可以看出,郭嵩焘已意识到中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局势里,指出“洋人之强,与其逼处中国,为害之深,远过于前代。而其借端陵藉,乘衅要求,中国与之相处,  相似文献   

4.
熊亮  韩冰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27-128
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他不仅继承了魏源、林则徐的“师夷制夷”的思想,并且在当时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洋务思想,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肯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他的洋务思想内容比较丰富,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他的洋务思想内容比较丰富,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在创办洋务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洋务思想:首先他对时局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认为中国处于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阶段,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敌,我们只有忍辱负重,对外保持“和局”,对内加紧变法,大力倡办洋务事业.其主要手段就是“师其所能,夺其所持”,学习西方之“长技”,为我所用.随着李鸿章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进而又提出了“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观点,注重人才培养.李鸿章的这些思想虽有直接服务于他自己的洋务事业,有其为巩固清王朝统治的局限性,不能与后来的维新思想相比.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在当时的中国,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仍有其积极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创办洋务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洋务思想:首先对时局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中国处于几千年来从未有的大变局阶段,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敌。我们只有忍辱负重,对外保持“和局”,对内加紧变法,大力倡办洋务事业;其手段就是要“师其所能,夺其所恃”,学习西方之“长技”,为我所用;随着李鸿章对西方认识的深入,又进而提出了“必先富而后能强”的重要思想;在与顽固势力论争的过程中,又提出“洋学实有窬于华学”的思想,注重人才培养。李鸿章的这些思想虽有直接服务于他的洋务事业、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服务的局限性,不能与后来的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相比。但在那个时代,在当时的中国,仍有其积极性、进步性,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1827-1909年),是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著名领袖人物,他在湖北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使湖北发展成为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基地,为中原腹地湖北的勃兴奠定了基础。对洋务运动后期这样一位重要领袖人物,认真分析其洋务思想的形成及内涵,对研究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始于其山西巡抚任内。他提升两广总督后,即行筹办枪炮厂、纺织厂。1889年调  相似文献   

10.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关于他的思想属性问题,学术界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某一位思想家成熟阶段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因而也就最鲜明地反映出他的思想属性.王韬的思想成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韬本人也就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特别是洋务经济思想及其活动,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解放前一些论者对他评论有褒有贬。解放以来,史学界许多论者鉴于李鸿章戴有“汉奸”、“卖国贼”头衔,而不敢问津。近几年来,虽有《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专论文章问世,但至今仍未见到李鸿章的洋务经济思想专论。而许多论者认为,剖析李鸿章的洋务经济思想及其活动,却是研究洋务运动不可回避或缺少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成果较少,且多集中在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代表人物的个案上,缺乏整体考察,未能从文化视阚进行研究,并深挖其西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刘坤一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官员,也是洋务运动后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坐镇东南,屹然为中国之重”。1901年,他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更成为晚清新政的基本方针。对于这样一个清末封建统治阶级中学习西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史学界的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本文试就刘坤一洋务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洋务外交思想的特征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王符这位于后世有一定影响的汉末思想家,历来多着力于他的宇宙观、历史观、性命论、知识论以及社会批判思想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对其法治思想的深入探讨。本文力图结合相关史实,索究其法治思想的成因,并对其法治思想作初步评议,以期有补于对王符思想的全面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法律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礼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提倡“德治”,认为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立法、司法主要靠贤人。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仁政思想,国内外学者论述颇多。从总的观点概括来看,约有二种:一种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虚伪的,是彻头彻尾反动的;一种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客观上对减轻人民的疾苦有一定的好处,进步意义应予肯定,然而共主观意图还是为封建等级制效劳的,为巩固剥削制辩护的。本文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不论在历史发展的客观作用方面,还是在主观意图方面,都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7.
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在1884年中法战争以前,曾附属和依存于洋务思想,但由于两者在对待“中学”与“西学”态度上的差异,因而从1884年中法战争后开始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来,表现出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这种分离的过程是从批评和抨击洋务运动开始的,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时,已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独立的政治派别。其显著特征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政治上的“君民共主”和经济上的“以商为本”。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8.
魏源货币思想评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理论界对魏源货币思想的偏见 魏源的货币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怎样认识其货币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这一问题上,部分学者、专家存在着一些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缓本急标”问题 “重本抑末”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魏源却大胆地提出“缓本急标”、“货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1836—1896),清末淮系名将。1884年6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划台湾抗法斗争事宜。1885年10月,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督办台湾事务和台湾省巡抚任内(1885年10月——1891年5月),对如何加强台湾防务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 首先,刘铭传认为:台湾在中国整个海防中的战略地位是“南北洋关键”、“东南七省门户”;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台湾防务。这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派的重要官僚之一,他的洋务思想自成体系,对晚清王朝的政治决策,以及洋务运动的发展,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他的湖北新政,为其洋务思想体系的典型体现,影响较大。本文拟就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爱国性,谈点个人浅见,就教于方家。 一:“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是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核心 当时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扩大的严峻形势,张之洞从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护自身地位和保护黎民出发,提出了“经国以自强为本”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自强”才能抵御外侮,与帝国主义相抗衡。而“自强”的根本是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即洋务派们所说的“必先富而后强”。为此他主张:“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湖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建设,一跃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