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统一.要想学生学有所成,必须教会他们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针对学生课堂上懒思考、不爱发言的情况,采取了如下措施:整肃课前仪式,提升注意力,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让爱思考的学生充当组织者和倾听者;提高教师自身水平,鼓励学生思考发言;有效训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思考,这些思考起什么作用、怎么用、用多少,还真值得思考.笔者翻阅了教材,发现引言中是这么一段话:"本书还设计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包括思考、探究、链接,以及习题中的'思考·运用'、'探究·拓展'等,以激发你探索数学的兴趣.在掌握基本内容之后,选择其中一些内容作思考与探究,你会更加喜欢数学."也就是说思考不是教材的基本内容,是留给师生探究的,那么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选用,选用后如何达到超预期的效果,笔者再思考后发现思考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味.笔者以苏教版(2012)必修四为例,谈谈教材安排思考的主要意图及笔者对思考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尹汶  晓峰 《辽宁教育》2007,(11):43-44
新课标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给他们以智慧.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要加强数学思考的教学,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落实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的教学目标;克服时下课堂教学形式上"生动活泼"背后掩盖着的学生思维肤浅和思考浅薄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思考和探索中国文明现代转型的重要作家,早在留日时期的文明论的中心概念便是"立人".这不仅是异国体验,也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现代转型的落脚点,是探索和思考中国国民性和人性的出发点.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和清醒的个人思考促使鲁迅立人思想有所变化,由期望"天才"而转向对现代"民众"的出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换位思考的思考方式,有助干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认识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学原则的贯彻和运用.有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以及学校的高效管理等.实践证明,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本文介绍了在管理实践中运用换位思考的具体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学会等待".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吕建新 《陕西教育》2002,(12):37-37
争议,必然发生于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探求不同观点的充分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争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呆滞;有助于克服思维的定势,拓展思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煮书"说     
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深层次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我认为最好的途径莫过于让孩子学会"煮书".  相似文献   

9.
读了《高考语病题的考查效度思考》(载《语文学习》2010年第3期,下简称《思考》)一文,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思考》指出,语病辨析题命题“孤立机械”。这样的问题可能也是存在的。但是,看看具体的举例分析,却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评价这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了笔者对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以及将这 些思考融入化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要减少低效无效的朗读、减少低效无效的问答、减少低效无效的分析课文、减少低效无效的合作学习、减少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时间默读和独立思考,获得重点内容的充分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育"低谷"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职业》今年第1期和第3期分别刊登了《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和《对〈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的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的思考》。前者认为要使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就要全力以赴抓职教的“对口招生”,使之成为“应试教育”。后者反驳前者,完全否定把职业教育办成应试教育,认为应该抓“培养学生真正掌握住社会所必需的从事技术与体力劳动的一技之长”。笔者以为两文的观点都有偏激,并且中职教育目前处于“低谷”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他们实际上只讨论了一个“办学方向”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学生知识思考的源动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设置问题,串联问题链,通过问题链加强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围绕课程知识内容展开有层次的思考学习.文章主要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下以问题链为基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问,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索,激活思维,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在课堂外得到发挥,这就是所说的"留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评价这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了笔者对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以及将这些思考融入化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阅读理解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既需要讨论,也需要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函数图像来解决函数零点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运用,本文通过对一道高考模拟题的深入思考,从变式训练和反向思考中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形"助"数",突破函数零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进程中,有很多的实验需要我们去创设,作为实验教师的李钢在思考中创新,在践行中收获成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寻找"压力源"。当我们感觉压力太大时,首先可以通过思考去明确压力的来源。找到压力的源头,才会进而想法减少"压力源"。培养幽默感。"笑"是应付压力的最好利器。幽默感可以化解压力,增进身心健康。正向思考。影响我们的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