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蓬勃兴起和广泛应用,已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转移,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由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特别是信息产业因其附加值大、技术含量高、渗透力强,而成为当今社会的先导产业,成为最有生命力、市场最广阔的现代产业.信息技术已作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国家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计算机及软件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90年代,全世界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体围绕江西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分别讨论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平台的实现有助于各类主体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江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上海转型发展过程与政产学研模式、效果和存在问题。发现上海政产学研模式多样,科技带动作用较强,但由于企业、政府和学研自身的欠缺以及协同平台不健全等限制了政产学研功能的发挥。提出在健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的创新格局,激发政产学研各级主体的创新动力,达到政企协同、企研协同、政研协同,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4.
5.
试论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得失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向宏 《中国软科学》1999,(10):115-120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海燕  王卓 《现代情报》2005,25(1):49-50,53
文章介绍了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软件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并且就软件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两种范式的不同点,分析大科学时代传统产学研合作面临的发展困境,从战略、机制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性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模型,旨在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工科成为工科教育改革的趋势。作为一个新兴概念,需要对应的教学模式帮助其落地,凭借其“思想先进”的优势指导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山西省正在进行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校培养的新工科人才对地方企业发展壁垒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作为联动到产业发展、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纽带,通过帮扶企业技术问题,对接高校科研项目,落实到学生科学研究上,培养出利于山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生命周期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雯  陈强 《科研管理》2018,39(7):69-77
借鉴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基于模糊集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识别模型,从理论上将合作和协同划分为生命周期的相邻阶段,确定了协同度、合作产出、协同效应三个关键识别指标,并通过案例分析检验了识别模型的可操作性。研究结论表明:(1)产学研协同创新生命周期识别模型在保留阶段间模糊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协同过程的科学划分;(2)关键指标的识别效果良好,指标量化方法能够结合主客观评价;(3)协同关系的发展路径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项清焕 《情报杂志》2001,20(9):11-12
根据信息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利用协同学理论,探讨了信息市场发展模式的总体构思和信息市场有序运行中主体要素协同发展保障体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学、系统动力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模型,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与创新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与证明,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耦合系统。非线性作用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为了提升创新绩效必须研究各主体子系统之间耦合互动,并引出"耦合度"来表征产学研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化协同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起着"协同增效"作用,它由内在精神文化协同和外在制度文化协同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协同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由"内在协同动因+外在协同过程"两条作用线构成文化协同的运行机理,从协同需求驱动文化接触、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文化调试促进文化整合、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来实现文化协同的动态过程,并突显文化协同的意义。同时,从内部精神文化协同和外部制度文化协同两个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协同。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知识属性与特征,根据产、学研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获得的知识协同收益、知识协同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因素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创新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及其稳定性问题。构建产学研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个体及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研究发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协同存在知识供需关系,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知识贡献成本、知识溢出风险、知识加工成本)过高会抑制创新主体的协同意愿,不利于系统帕累托改进;资金收益与学术收益的增加会提高双方的协同积极性,而背叛收益与协同积极性呈负相关;合理的知识协同成本投入与知识协同收益分配、完善的知识资源共享机制、有效的知识协同激励与惩罚机制以及健全的法律措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知识转移能力和产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实践,对于新时期我国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方面仍然欠缺,尤其是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作为较少。本文从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构建有助于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运转的保障机制,以期为广西政府推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为切入点,立足于地方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等角度分析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一多、两跨、三确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推进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各创新主体的职能,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情况进行实证仿真研究。动态仿真模拟发现:(1)增加政府对科技投入强度,增加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度,均有利于实现各创新主体职能,但增加前者时,其效果更加明显;(2)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资金投入中,政府依然是资金的主要来源;(3)江苏省区域产学研协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评价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总结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别于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有侧重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