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华 《文教资料》2012,(17):17-19
曹文轩在小说创作中一直坚守着"永恒的古典"创作理念,并将其古典的审美思想通过小说中人性美、悲剧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古典、雅致富有情调的诗意空间,从而提升作品的品质。作品中,他力求以古典梦境般的"温馨与温暖"关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他弘扬人生的尊严与人性的高贵,同时也不回避人性中的阴暗,并以平和的态度给予坚决的否定,从而以美的理想统摄真的现实,建构出和谐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的《草房子》具有一种悲悯之美。作者将悲悯这一与文学的生命休戚相关的永恒命题带入了我们这个情感逐渐凄清枯寂的年代.通过对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矛盾对抗的构建,叙写了人与人之间“爱”的美、人战胜自我的“灵魂”美、人面对自然的“悲剧”美,传达出一种感人的悲悯情怀,感动着今天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陈肖霞 《考试周刊》2013,(37):15-16
《草房子》这部小说讲述了儿童在生活的历练中蜕变、成长的过程。文章就整部作品表现出的悲悯情怀做赏析。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小说《草房子》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这部小说焕发出崇高美、自然美和虚静美。另外,《草房子》当中隐现着农耕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的美学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复合的特色。从审美意境来看,《草房子》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5.
放下《草房子》已两月有余,再次写下这个名字,我仍然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如同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内心涌现的莫名的欢喜——那来源于童年时代的记忆和呼吸,在河流交错的田野上,稻田、山包、村庄……它们像油画中的主角各自占据着属于自己的黄金位置。清晨有雾缭绕在河面上,缭绕在山包的腰问,炊烟弥漫着村子——这便是一幅水墨田园画卷;  相似文献   

6.
李敏 《文教资料》2012,(10):13-14,21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草房子》用大量的笔墨表达了父爱主题,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群鲜明的父亲形象,充分展现了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无奈,父爱的接力,以及父爱与爱父的相互性。深沉的父爱为儿童在苦难中成长染上了一层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草房子》中的水意象独具特色,雨水、河水、泪水,水之形态变化演绎着生命兴衰,见证着悲欢离合。水意象对于《草房子》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它滋养着《草房子》,使作品富含诗情画意,韵味隽永,具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曹轩的《草房子》是美丽的人性诗篇,但没有能写出时代的真实,没有充分反映出时代的脉搏。作品写的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生活,但末能反映当时真实的生活气息,因而有许多违背生活真实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9.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代表作《草房子》讲述了主人公桑桑成长过程中的契机与考验。作品中桑桑在异性触动下不断完善自我,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成人爱情故事的影响下体会成人世界的无奈和不得已;在经历了死亡考验后拥有了乐观的心态懂得了对生命的珍惜,最终走出了童年的稚嫩与天真,逐步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我是南京市山西路小学四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每当新学期开始迎来又一批新生时,我都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告诉家长:让你们的孩子拥有一本曹文轩的作品。为什么我对曹文轩的作品如此厚爱?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集中反映了中国儿童内心世界最为深刻的精神——悲剧精神。少年儿童对人的自尊不屈不挠的追求,对人性美的张扬,对人的自信、自强品格的延续,对命运无所畏惧的挑战和抗争,都是人类共同的品质,是民族精神的闪光。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分析悲剧精神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善的内涵,通过分析《草房子》中的部分特定情境、具体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提炼出善的三种特性,即善的洁净隐喻、向善之路的情境依存及善恶共存的多维转化。通过作品中善的表征方式探究儿童向善教育的实现方式: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引领儿童崇善向善,以善的洁净隐喻引导儿童知善行善,以良好的场域文化环境唤醒儿童乐善守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88):12-13
随着"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提出,儿童视角为现代文学切入创造了空间。《草房子》透过儿童的视野重新诠释、图解外在的世界,蕴含儿童的生命特征和体验。朦胧的爱情、友情、亲情的体会与感悟交织成儿童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4.
从《传奇》看张爱玲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那“沧桑看惯”的写作姿态,她那透过繁华喧嚣俯临人生苍凉底蕴的悲悯眼光,甚至对琐屑快乐、浮华欢喜背后透骨的凄凉的清醒认识,无不带有心灵的、精神的形而上性质。这也正是张爱玲比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甚至比鲁迅更为独特的地方,因为她开辟的是文学本身的道路。然而张爱玲的心灵世界也存在局限,那就是她在洞见人生的悲剧性处境之后,不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开拓,而是选择了妥协的后退,精神探求上的妥协退让必然导致琐碎情调的泛滥,张爱玲正是在这里折断了自己原来可以继续向上攀升的天才的羽翮。  相似文献   

15.
刚刚读罢小说《草房子》,被曹文轩的凝练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所折服,更被他生动鲜活的人物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邓春球 《广西教育》2023,(1):59-61+105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图,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导读单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天堂邂逅》是刘平勇先生的第四部小说集,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的七部中篇小说。在这本小说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所写人物的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悯情怀,可以感受到小说中的人物或悲或喜的时候,作为写作者的他的悲与喜;更可以感受到,他在利用文字为那些小说中人物构造天堂时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草房子》生动地展现少年成长的乐趣和苦难,充满诗意和美感,却带给人感动和力量。本文从空间叙事角度切入,分析不同空间里人物的言行和情感,透视50年代少年特殊的成长经历,以及作家对此经历的价值判定,并结合生活经历,感悟不同时代的空间价值对人成长的影响。认识到不同年代的人、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场合的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能够在交往中更加理解和包容,做到“自律”“慎独”,更加理性看待当下乡村与城市、家庭与学校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沈荣喜 《教师》2020,(4):41-42
整本书的阅读,要把学生摆在阅读者的主体位置上,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指导学生在与小说文本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对话中,读懂“火印”这条小说的线索,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深入阅读,读出小说中复杂多样的人性,并感受小说《火印》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曹文轩对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20.
《火印》是一部具有诗意与美感,充满了悲悯情怀,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的主人公雪儿是一匹聪慧的马,一匹具有尊严和品格的马。虽然雪儿曾被日本人俘虏,身体被日本人烙下了火印,遭受过非人的凌辱和虐待,但藏在雪儿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消减,它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与一个负伤的骑兵一起纵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凭借英勇和智慧,洗雪了耻辱,赢得了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