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澄清“基础教育”、“草根文化”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从维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成员的生存、培养其道德习惯与审美情感、促进其民族认同等三个层面,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草根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教育意蕴。最后对落实“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确立新的民族基础教育观、整理加工“草根文化”、加强校内外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18所民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民族文化教育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且不同学校的发展极不平衡。文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明确提出:要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必须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理应成为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加强教育。而书法教育恰好具有德育和美育的双重属性,因此,“全国书法教育”负责人刘炳森指出,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完全…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对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学校实际,开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举办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5.
王枬  古志华 《教育学报》2007,3(6):55-61
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的文化变迁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基础教育发展与文化变迁相互影响,文化变迁构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基础教育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忽视甚至消解。基础教育的任务应是协调民族文化多元传承和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服务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锦云 《学周刊C版》2019,(24):176-176
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教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极引导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无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必须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丰富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以及加强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等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匮乏,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学校文化建构的相对滞后,致使灰色童谣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以加强基础教育文化功能来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传统经典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同时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寓于高校德育之中,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的学习和认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还能使大学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享受中产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民族身份的认同,并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即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通过积极开发与实施课程和教材的方式,学校教育中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从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基于此,从双语课程开发,传递民族语言文化;结合各学科课程,积极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注重校级交流;通过宣传,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以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校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语文历来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 ,语文教学对于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今天 ,当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对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基础教育现状作全方位深层次分析时 ,我们看到 ,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必须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思…  相似文献   

13.
新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改革不是疾风骤雨的“文化革命”,新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寻觅传统教育的文化合理性,立足民族传统探寻教育改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集宁师专学报》2018,(2):39-42
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平等地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民族学校重要的环节。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小学部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唤起蒙古族基础教育相关工作者自身的文化传承自觉性,使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学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能够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远离灰色童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外来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基础教育文化功能,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优秀的文言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言诗文的学习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政府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我们而言,学好文言诗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63):7-8
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一个国家社会成员的基础教育,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经由几千年传承下来极具价值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特有的、鲜活的文明果实,小学教育是民族的基础教育,有着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小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思想、情感并向我们展示了祖先的精神和智慧。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味中华文化的浓郁芬芳、中华民族的流光溢彩、中华思想的广博与深邃。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四个问题: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供子女上学的能力弱;应试教育;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以“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方向,在改革中通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就握有一把打开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不仅可以领略璀璨的文化瑰宝,而且可以使民族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同时,由于古今汉语的血亲关系,学习文言文对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也有显著作用。所以,基础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就握有一把打开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不仅可以领略璀璨的文化瑰宝,而且可以使民族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同时,由于古今汉语的血亲关系,学习文言文对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也有显著作用.所以,基础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理应得到重视,而实际上,近年来文言文在教材中的分量也有增无减.因而,研究文言文教学的取向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