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人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韩人形象大都是英勇的反日爱国斗士;当代文学作品中,韩人形象则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重在描摹现实生活,挖掘人性美。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是20世纪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历史和文学对于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叙事,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建构。文章即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来探讨此期柳亚子文学创作中的"英雌"想象拟构,阐明这些作品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又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平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引起西方国家利用话语表述施加各种软遏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建国后曾多次在外事场合就国际形势发表观点,并有力地加强了中国国际话语传播的影响力。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整理和分析《毛泽东文集》中的相关文本,能够表明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话语环境变化有着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对国际话语主题、风格进行了有益的定位。当前,中国要构建更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正需要借鉴毛泽东国际话语在内容、表述和目标上的认识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探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能够揭示这一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特性,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当代文学的内涵,促进当代文学健康、长足发展。由孟繁华、程光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修订版)》一书,在阐释中国当代文学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5.
元话语这一术语首次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随后,各方面语言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但迄今为止,研究领域还不够宽泛。自称语(self mention)作为互动型元话语的一大分类,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没有人对英汉自称语进行过对比研究。本文借用Hyland元话语中的自称语这一概念,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称语进行分类和阐释,并对比分析英汉自称语在表述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讲话》为依据的“当代文学”确立其全国性支配地位的过程,不仅是国/共军事、政治力量对比的结果,同样重要的是其建构的合法性表述。除却冷战格局造就的阶级话语的重要性外,民族主义话语也在“当代文学”的生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讲话》建构了一种以“政治社会”为主体、将90%的“人民大众”整合于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构想和文化动员机制,从而区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市民(国民)社会”为主体的民族一国家构想。“当代文学”在创建这种“政治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使自己超越了作为“国民文学”的“五四”新文艺传统。论文首先通过对三个历史文本的分析描述了“当代文学”生成的轨迹,进而通过对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对于现代国家主体的不同构想,讨论有关知识分子(作家)的功能,及文学赖以传输的文化生产机制之间的差别,从而具体剖析“当代文学”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们从性别文化视角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代表性著作包括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刘思谦的《"娜拉"言说》、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李玲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别意识》、刘传霞的《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王绯的《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  相似文献   

8.
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尤其是对中国大陆当代文学进行分期的历史命名,究竟是采用"年代",还是"时期",实际上取决于文学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多重关系.从区域文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陆当代文学运动在其阶段性发展中,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这样的历史命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冲突;并重新哲理性地掌控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始终张扬着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冲突;并重新哲理性地掌控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始终张扬着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拔,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他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历史是与一系列战争相联系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于战争年代的文化,在和平建设时期依旧深刻地锚入人心,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战争文化心理。从当代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等方面阐述战争文化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战争文化心理在当代文学中的呈现,旨在说明由战争文化心理所造成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话语的历史印记从来都是标明两性之间的不平等,而教育存在迎合并建构这样的性别话语。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教育中的话语性别偏见现象,反映隐藏在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由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将会对女性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所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示下,学校教育应该重视性别教育,做到"因性施教",提高教师性别意识,努力创造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促进两性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20世纪初迄今发生在中国的文学活动,统揽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分析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传播及其折射的文化社会心理。30多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学科力图运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以新的文学史观、教学理念重新诠释屮国现当代文学的内容与历史经验,打破原有文学史格局。同时顾及教材的稳定性和知识点分布的全面性、系统性,注意与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健康历来高度重视且有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也体现在人民健康话语变迁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健康观念以不同的话语类型呈现出来,先后经历了革命话语、社会动员话语、改革话语、健康治理话语的演变,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始终不变。人民健康话语的百年流变,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也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乃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和文学结盟的必然产物。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段有所变化,但其表现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核心内质从未遭到动摇。就文学本性和其表现能力来看,文学无力自足承担反映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重任,本质真实论不能成立。文学是以艺术(审美)形式、形象表现、精神情感三元质相结合来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观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政策文化,其所展示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是“天人合一”观对现存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催生科学的“天人合一”现的文化因子;发展科学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天人合一”观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着“教育为谁服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守正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百年话语演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9.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更开阔、更具包容性的视野,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知识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先进性别观的建立,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偏见,促使学生构建健康完善的人格,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类型演变的关注研究,认为单一类型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仅是对基本文化主题反复言说的过程,还是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互动的过程。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电影形成了独特的话语方式,来进行意义表达与社会评论。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型可以具备相似的社会评论,不同时期的同一类型可以具备迥异的意义表达,主题的更新重塑可以推动类型的发展、变化、消亡。类型话语方式与类型历史演变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成为好莱坞电影类型演变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