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灵在评价张爱玲时坚持的是一种“外缘利用论”,其一,没有认识到体验的真实比题材的熟悉更重要;其二,忽略了张爱玲作品的前后期的联系;其三,不能认同张爱玲对政治的超越,本文赞同从人性的角度评价张爱玲的所有作品,包括《秧歌》等。  相似文献   

2.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截然不同,论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这一背景上来分析评价。张爱玲在这部小说中以她的独特眼光描写了生活中的“饥饿”现象和“虚假性”,而这部作品的部分情节构成又令人遗憾地陷入了虚假性。《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一位有着执着的美学追求和深刻洞察力的作家。《秧歌》这一部曾经在大陆文坛中避而不谈的作品,由于夏志清先生推说其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而引发了强烈的争议。各家争鸣,最终都融进"张爱玲热"现象研究的一部分。探求《秧歌》的"真实"价值对于还原张爱玲艺术创作的基点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张爱玲与王安忆通常被作为所谓“上海摩登”的代言人。本文旨在与现有研究展开对话,通过对《桂花蒸·阿小悲秋》、《秧歌》、(《悲恸之地》、《富萍》等文本的批评性细读,关注二者作品中“乡村”的一极,以及“都市”书写中所隐匿的“乡村”。本文意在讨论,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作品中,上海在何种层面,被展现为“旷野”,被推至自身的“前历史状态”;又在何种历史性时刻,以一种压倒性的浑然力量呈现出的、作为一种“权力机制”的“都市”,连同背后被压抑的乡村,不约而同地化为作者眼中的“悲恸之地”。  相似文献   

5.
按照江湖说法,夏志清对张爱玲有大恩.张爱玲在60年代的再度走红,很大程度上与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其推崇有关.在这部英文版的汉学著作中,夏志清将这位当时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作家排到鲁迅之前,甚至大胆断言: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6.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两方面是对张爱玲的《秧歌》进行探讨一个视角。在历史不可复制的情况下,《秧歌》与四五十年代的土改小说进行对比中发现,《秧歌》思想倾向性上的"反共"是其被指责陷入虚假的主要原因;但思想的倾向性有别于艺术的真实性,《秧歌》通过对谭大娘、金根、月香、王同志、顾刚等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时代历史的大格局下凡常个体的生存境遇与真实的人情人性,做到了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自译《秧歌》是一种特殊的"回译",翻译过程中,翻译和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变化关系,这种动态关系主要体现在译者对译文的改写。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认为:翻译即改写,改写就是一种操纵,翻译本质上是不同文化资本较量下话语权利的表现。探讨张爱玲创作和自译《秧歌》的动机,译本《跋》中对故事真实性进行辩护的目的,同时,具体分析细节、文化词汇、故事情节、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等方面的改写内容,探究改写背后的话语权利表现,并评价其改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的艺术魅力和“张爱玲式”风格总是引起一次次的轰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带给读者说不尽的感慨和思索,而今随着遗稿《小团圆》的面世,新一轮的“张爱玲热”也相伴出现。同时纵观《小团圆》,不难发现它与前期作品存在着一些差异。今即从文字、意象和人生观察透彻方面人手,以《倾城之恋》、《金锁记》和《小团圆》为代表,初略地探讨半个世纪以来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变化和“花开花落”。  相似文献   

9.
论文讨论“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形态。话题集中在两点:一是“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形态,涉及新秧歌的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和演出、新的形式和风格。二是代表现代民族歌剧的《白毛女》中,秧歌形式的利用和新文艺在创造“民族形式”中的效用与限度。  相似文献   

10.
论文讨论“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形态。话题集中在两点:一是“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形态,涉及新秧歌的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和演出、新的形式和风格。二是代表现代民族歌剧的《白毛女》中,秧歌形式的利用和新文艺在创造“民族形式”中的效用与限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比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与中国作家张爱玲的《秧歌》,发现两位作者均思考了人的生存境况,并号召弱者争取自己的温饱权。然而两位作者在对"饥饿"的描述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映射出了他们在文学风格上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作家张爱玲曾对自己只会写"阿妈的故事"而不会写无产阶级的故事充满自信和自豪。1940年代中期后,她却一再思虑自己与主流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关系,且担忧自己在主流文学史中的地位。张爱玲尝试开拓一个更迎合时代的写作领域。1950、1951两年,她在《亦报》连载《十八春》和《小艾》可看做她极力想"靠左"创作的代表。但自1952年离开大陆后写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则被看做是右翼甚至是反共的作品。事实上,面对翻天覆地的新时代,不只张爱玲出现创作摇摆,众多作家如朱自清、张天翼等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学观念,而且出现普遍无所适从的创作困惑。  相似文献   

13.
沈裕 《文教资料》2013,(24):13-15
《海上花列传》作为作家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其世态人情、情感对话及“平淡而近自然”的美学追求,表现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及人生态度.细读张爱玲一系列“传奇”小说,不难发现《海上花列传》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本文从《传奇》第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出发,通过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与《海上花列传》中的赵二宝的形象分析,体会此篇小说受《海上花列传》的影响及张爱玲对此的延续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李坤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44-146
张爱玲的剧本创作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详细的解读,张爱玲的剧本中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她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张爱玲在剧本中对于“理想”、“爱情”、“人生选择”等问题上做了于小说之外的不同的相当深刻的思索。本文从这种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剧作《不了情》、《太太万岁》和《一曲难忘》,进一步详细解读。随着近年来“张爱玲热”的到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张爱玲的剧本也会有更多的作品被改编。  相似文献   

15.
《倾城之恋》和《金锁记》是张爱玲的著名代表作,作品主人公白流苏和曹七巧是值得探讨的女性形象,二者皆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和反抗意识,这也是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共性所在,但是深究作品文本,不难发现二者在本质上呈现出来的差异。白流苏和曹七巧是对立的两种女性,前者是旧时代男权社会下女性胜利者的代表,后者是女性失败者的代表,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带给大众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反思,揭示人们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社会像是有了某种预感,这两年骤然形成了张爱玲热。她的在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灿烂一时的小说、散文像重放的鲜花,妍妍地点缀在书市间,似她的回光一照。张爱玲这个被现代文学史筛掉了的作家,曾出版过的为人称道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中短篇小说《红玫瑰·白玫瑰》、《沉香屑》,散文集《流言》、《张看》等,也出版过令人失望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乱世才女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晚期风格的代表,小说《色·戒》对于张爱玲来说,是强有力的女性书写的体现。张爱玲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用精致的笔法表述女性的困境。在谍战的故事话语中,王佳芝因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而陷入自身身份的认知困境之中,并最终完成了从“猎人”到“猎物”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8.
意象化的影像——从《色戒》看影片对原著的还原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其文中的意象更是丰富而独特,让众多导演是又爱又惧,根据其改编的影视剧的评价往往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以《色戒》中两个重要的意象:麻将和戒指为例,来分析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如何用其细腻而唯美的“意象化影像”再现原著的“意象化空间”,从而成功突破张爱玲的文字挑战。  相似文献   

19.
伍尔芙与张爱玲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作家,作为东西方女性意识崛起的突出代表,在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于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但是,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又存在着差异,这在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伍尔芙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莉莉·布里斯科两位年轻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钱振纲自1944年5月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万象》杂志上发表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中,大陆、台港和海外学者发表了上百篇评论、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文章,并且出版了这方面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