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寓于民俗文化之中,而民俗文化中又包含着舞蹈,两者互相渗透,互为依托,互相补充.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将舞蹈文化与民间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舞蹈艺术和民俗文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
叶波 《考试周刊》2010,(21):171-172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学校要开设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变以往我国基础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强调要吸收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营养,努力形成学校思想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民俗即"民间风俗",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俗文化的可视、可感、可行性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尽快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搜集和整理有特色、有内涵、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义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该指向母语教育的本质:掌握民族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 教师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教学上,更体现在课程建构上。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而不是在现成通用教材的框架内,每一个老师都有理由、也应该独立重构自己的课程,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考,体现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师应该是一门课程的教师,而不是一套教材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概述民俗文化说到底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文化样式。它流行于民间,或以文字记载,或以口口相传,为大众所自觉传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载体,传承各民族在本民族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中展现出的特有的一种文化生存发展的氛围。民俗文化如同一面镜子,它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的风俗、风貌、风韵。民俗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2.地域性强。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3.凝聚力强。以汉族为例:她之所以凝聚成为一个大民族,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是海外异国他乡,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华侨华人,都是千里同俗、万里同风,无一例外。这种独特而又共同的乡音、乡愁、乡味,是世界其它民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学生了解一些民俗文化背景是极其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DNA”。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化。为此,可以采取营造校园民俗文化氛围、实施民俗校本课程开发和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活动等途径和手段,将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缩影,包括节令、礼仪、信仰、祭祀、娱乐、禁忌、神话故事等,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体性,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而集反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相似文献   

9.
张小亮 《考试周刊》2014,(2):178-178
面对新课改潮流,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问题回归到了教育教学阵营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开发成为新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吸纳民俗文化,利用好民俗文化,不仅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而且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发展、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有如下内涵: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勇于创新,丰富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历史的遗产,有着极为灿烂而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婚丧礼仪、周易八卦,节日节气,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是人们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达、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属于民俗文化的一种。民歌源于生活,它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是针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种体现这些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海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从民族教育的视角出发,试图从民族教育课程开发、双语教学师资的定向培养、适当降低少数民族文化特长学生的入学条件、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人保障机制、建立民族教育评估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的潜在性与民族团结教育渗透性需求是一脉相承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在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的民族文化风俗、民族红色文化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重视基地文化环境建设、挖掘师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基地制度管理等实践是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发挥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是民众教育的直接资源,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价值。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结合学科渗透民俗文化、设立民俗文化综合实践课、邀请民俗学家进入课堂等措施来向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易军宜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34-1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属于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就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民俗文化正在慢慢遗失.伴随着历史日益走向百姓、走向生活.新课程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多,我们必须明确民俗文化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以便切实有效地去实施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DNA".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