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目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发展对未来的社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大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当然,这些学生中也包括学困生,学困生也是班级的一份子,他们只是因为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学习感觉困难,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都存在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学校方面的、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课堂教学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是找到了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有一展才华之地。但是对于能力较差,成绩较低的学生来说,课堂学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问题是老师们最关注的事,也是最头疼的事。而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关爱学困生,还其自尊作为任课老师,必须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同时,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困生独特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上,又表现为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体验作为人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优等生、尖子生,历来都是“天之骄子”,备受家长、教师的宠爱,整天受到关注、呵护,享尽各种优待。而那些成绩差的学困生呢?他们往往被冷落,无信心、无目标地打发花季时光。关注学困生群体,转变学困生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改观呢?一、了解、赏识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看护者和助理者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了解、赏识每个学困生。要想方设法去多渠道了解每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困难之处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困生并做好辅导工作成了摆在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学困生定义的拓宽、学困生情感的满足、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策略的指导等四个方面对学困生的辅导策略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希望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学困生学习困难,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困生学习条件,努力搜寻学困生优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困生物理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讲究一些教学策略来帮助学困生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方式、方法等不当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个性的健康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关注学困生,分析学困原因,促进他们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全面落实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师秀英 《考试周刊》2014,(66):30-30
对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的难题,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影响。因此,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每个班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呢?下面就从我身边的实例谈起。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语文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语文内容太多,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多年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在中学,总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不集中、开小差,感到作业负担过重,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有的甚至放弃英语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学困生”,即学业成绩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学的学生。这些“学困生”的智力正常,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很难适应普通学校英语的教育教学,最终导致英语“学业不振”或“成绩不良”,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有些学困生总是感觉到思想品德太抽象,内容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厌烦思品学科的学习,成绩自然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要观察学困生的表现,探寻出造成思品学困生的原因,从心灵深处健全学困生的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应该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课题研究过程,顺其自然地重视"学困生";用真诚的赞美与尊重,重树自信与灵魂,提升人文素质,唤醒"学困生";共享从"学困生"到"白天鹅"的美妙心灵感悟。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需要。然而,大量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一直是困扰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难题。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未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提高,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薄,并成为"学困生"。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后,我看到了学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学困生的讨论由来以久,学困生是父母也是老师心头的痛,有的学困生已经进入对学习无所谓,敷衍了事,甚至自暴自弃的状况。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把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直接归因于"学不好""脑子笨",但实际上更多可能是教学双方当事人在方式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存在重大障碍或"隐患"。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才能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让数学学困生也能和其他同学齐头并进,真正落实学生的全体、全面发展。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对一个班级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困生的数学教育经验,现将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三个方面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学校里,存在于每一个年纪里,存在于每一个班级里。那么何为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不能提高学生成绩。新课标规定,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本文笔者就在高中化学学科方面,谈谈学生是如何变成学困生的以及怎么样才能让学困生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平等的,无论是对于优秀生也好,学困生也罢。新形势下,当前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公正、平等地关注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发展。作者以多年执教初中语文实际经验为根据,以当前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探析转化语文学科学困生的具体策略,并希望通过此,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