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陈出新先文后语——“囧”字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新兴字"囧"在部分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目前, "囧"的使用已成为网络文化新风尚,并有从网络语言向现实口语发展的趋势.本文从追溯"囧"的历史来源出发,总结归纳了"囧"的用法,指出了以"囧"为代表的"翻新字"和"先文后语"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叶红同学提出:“《活板》一文是抓住活板的什么特征来写的,何以见得?”《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活板。《活板》中的“活”是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这个“活”字来进行说明的。何以见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其一,以《活板》命题,以“活”字总领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纲。其二,紧紧扣住“活”字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开头由雕板谈及毕舁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3.
“力”是力学中贯穿始终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力”这一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甲骨文的“力”字写作“”,表示象来(来,读lei,古代的一种农具,象木叉──编者注)那样的尖壮起立农具.将一极削成尖状的本标插入土中,挖泥土翻起,这种劳动需要人的体力.甲骨文的“男”字写作“”,意思是用力耕田.因此,甲骨文的“力”宇,可以看作是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对力所下的定义,即作力.而“男”字的造形,反映了当时象耕耘种植这样的体力劳动是男子的职责.由此可见,“力”率至少出现在公元前第十三世纪.东汉时期的许棋在…  相似文献   

4.
新型“被”字结构的形成机制是对词语模进行一定形式的框填。它和常规结构的区别在于框填成分的词类扩大,整个词语模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增加。由于形式和语义上的变化导致整个结构产生了“陌生化”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纵观如今写作教学状况: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一说到写作就产生惧怕心理。如何改变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言之无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必须锻炼学生先写"放胆文",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多写放胆文的优点,希望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纵观如今写作教学状况: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一说到写作就产生惧怕心理。如何改变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言之无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必须锻炼学生先写“放胆文”,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多写放胆文的优点,希望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网络文体应运而生,不断被模仿和使用,"陈欧体"也成为了人们争相模仿和使用的文体。"陈欧体"的流行除模因类推效应的推动外,主要还得益于其语言和构式的"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老师的来信中,有几位谈到“母”的笔顺,说法不一:《新编小学生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规定末三画是横、点、点;北京语委办公室编《常用字笔顺字典》(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规定末三画是点、横、点。到底哪一种笔顺对呢? 要弄清楚“母”的笔顺,必须先弄清楚汉字笔顺的依据是什么。汉字笔顺的依据一般认为是字典、讲笔顺的书或语文课本。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应当知道,汉字笔顺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正式公布的含有汉字笔顺内容的文件,这就是1965年1月30日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25日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下简称“通用字表”)。前  相似文献   

9.
从"槑"字的网络调查统计出发,试图从"槑"的词性的本体界定、语用模式及其陌生化效果等各方面对其进行阐释,从而彰显其作为网络新词的意义归位和语用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描绘的是孤独寂寞的荒寒境界,准确地认识和理解这种荒寒境界,不但能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对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郭小云 《家教世界》2013,(8X):273-274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对它们的翻译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语境视角出发,以网络流行语"二"为例,就其出处,释义和用法进行阐释和汉英翻译,总结了网络流行语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字诂林》3095页的"ね"释作"聿"字。罗振玉:"《说文解字》聿所以书也,从聿一声,此象手持笔形,非形声字也。"此书的主编于省吾先生按语是:《说文》有聿字,谓,手之走巧也,从又持巾;又有聿字,谓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从串一声,亦有笔字,谓秦之笔从聿从竹。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小读者》2010,(6):52-52
网络是时刻变化的地方.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包括永远在更新换代的网络用语.流行潮流是一波接一波啊。这不,网友们又不知道从哪些古籍、字典旮旯里翻找出一些超级生僻字.重新赋予了它们生命!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网络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网络交际中的词语和符号,网络流行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网络的催生下,源于文化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哥”被广泛复制,“××哥”为题目关键词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中层出不穷.他们不断创新,快速传播,达到了经济、简洁、幽默、委婉等语用效果,因此有必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而语用顺应理论对“××哥”的泛化能够予以较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15.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个事件:一个自称姓马的男孩与济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团委副书记曾是恋人关系,两人刚刚两人分了手。这个马姓男子因爱成仇,把两人激情时的照片上传到网络上,随即被警方拘留,但照片已在网上散播开来。这位团委副书记所在学校有一个官方回应:郑××并非网传的"济宁××学院团委副书记",而是该校普通教师,不在团委工作。  相似文献   

16.
“嫁”字考     
魏武 《现代语文》2008,(6):124-126
本文先从《说丈解字》系列著作中对“嫁”字的注解入手,剖析“嫁”字的意义,然后结合各种字书,对“嫁”字的来源和引申义进行考察,并对“嫁”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嫁”字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蔡亮 《文教资料》2006,(7):101-103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快速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空前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活与生产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拓了一个广阔而贴近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民事主体的权益也伴生性地受到来自网上的形形色色的侵害。本文从曾经轰动一时的“明星电话网上泄露事件”谈起,从网络侵权的界定出发,引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要。究竟何为“人文”?“人文”的内涵是什么?本文尝试探析两字的来源,以期对我国人文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娜 《学苑教育》2022,(36):74-76
“千课一面”的现状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厌倦,让教师感受到了职业倦怠。从司空见惯的文本中发现“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别样的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语文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发现文本词句中的“陌生化”、文本语句中的“陌生化”、文本结构中的“陌生化”、文本章法中的“陌生化”,以及文本情感中的“陌生化”,从而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激起学习的兴趣,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质疑的对象是认为义旁表字义并注声的转注说。"转语"是同一民族语言内的音义变化。王力先生说:"上古,‘目’与‘眼’不同义(眼是眼珠)。"孙中运先生把王力先生的话篡改成"‘目’与‘眼’不同义"。"眼"来源于"艮"不来源于"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