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将审美活动置入人类活动整体以揭示审美活动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与人类其它活动的关系;接着从生命活动的本源性角度考察审美活动的本性;进而阐释了由以上分析得出的审美活动四大特征对人生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学是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思考。美学不但要研究现实中的审美活动,而且特别要研究作为审美活动集中表现的艺术——它是审美活动的提炼和升华,并以物化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哲学。艺术哲学首先要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艺术现象入手进行考察,最后深入艺术的本质;而且艺术哲学尤其要研究艺术的特殊品格。从以下几方面谈起:一、审美活动的哲学思考;二、艺术哲学的构成;三、把握艺术的特殊品格;四、对艺术哲学变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审美活动是人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它是实现人和客观世界相互关系——审美关系的桥梁,如果没有具体的审美活动,也就不会形成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这就很有必要对审美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进而揭示美是怎样在审美活动中发生、实现的。然而当我们着手分析、解剖审美活动时,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相当完整的系统,有着特殊的内部建构及心理活动规律。笔者在吸收审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就审美活动的内部建构及心理活动过程分析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审美活动的内部建构分析(一)审美对象。任何客观事物只有与人…  相似文献   

4.
求真活动、向善活动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中最为基本的三种价值追求,然而三者之间的区别学术界却一直看法各异。本文首先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继而从审美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意义的角度对三者加以比较,认为求真活动是认知活动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向善活动是实践活动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审美活动是情感活动意义上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审美活动实则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有时会发现自我与他者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审美倾向,但同时又存在很多不同点。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基因和审美活动之间存在着一些关联:人们的审美选择会本能地倾向于利于基因自我保存的选项。甚至,有学者认为,审美活动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论现已被证实是错误的,但不论在审美差异还是共同点,人类潜在的基因确实对人类的审美倾向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审美理论通常建立在一般性的审美活动的基础上.考察两极性审美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述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检验、修正一些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感情色彩。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绪愉悦和精神快感。这种体验既决定于主体是否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绪因素,也决定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否融入了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康德美学在美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本文分析了审美活动三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三个因素对康德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进行反思。审美活动三要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审美客体的内容也可以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审美活动三要素,才能使人类获得更多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着实践元素和存在论元素。其中实践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存在是审美活动的方式和终结目标。中国古人的实践体现了广义实践观,他们对人生的求索中体现了与自由相契合的精神实践。中国古代思想中尤其强调审美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即追求诗意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存在思想中,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强调美在审美活动中生成。在这方面,中西是相通的。审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一部分,是人们进入无差别境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范畴的泛化是意境在当下审美活动中重新确立审美价值的重要路径。其实,意境范畴的发展史就是它的"泛化"史,这是一个将审美经验不断拓展到新的审美活动中的过程。古典语境下,意境范畴的发展是由古典诗学泛化至古典美学的过程。现代语境下,意境范畴则从民族美学泛化为美学原理的范畴。由此,意境范畴在现代审美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1.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特殊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更重视过程,审美的享受即在这过程中”。①“审美享受的过程性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②赫尔岑也为审美活动的特点作了注脚:“一个通过阅读体验了时代,不象在科学中他只摘取最后的得到澄清的成果,而象那种一同举步、一同走上曲折道路的旅伴。”③这充分说明:审美享受便是在这个特殊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的,且这种审美享受伴随审美活动的始终。如果这种活动延续的过程越长,则获得的审美享受就越多。而悲剧结局的作品,尤其是合符生活逻辑、人物性格逻辑的悲剧结局往往能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音乐各要素对人的情感变化都有直接影响,认识音乐要素与情感变化的关系,遵循其中约定俗成的自然法则,才能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实现完美的生理、心理、情感满足.  相似文献   

13.
在审美活动中提高主体的审美感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现实地生成、真实地显现出来。在审美活动中不断体验、观照各种形式的美,才是主体提高审美感受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建构,而审美活动恰恰具有建构的功能,能够满足价值观形成的需要,审美活动是通住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桥梁-审美活动的观念上全面产生主体需要,主体又以自己的需要地产接纳价值实体-从我成价值体系,产生相应的价值意识,最后由价值意识的“自我”提升形成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认识批判:庄子美学的逻辑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通过对主体认识的有限性、差异性以及认识的价值标准的相对性的深刻运思,表现出对认识活动的存疑.庄子的认识批判还表达出对于认识自我的怀疑,甚至认为对自我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由此,庄子在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之间做出逻辑区分,揭示审美活动可以脱离认识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特性,因而断定审美活动是超越认识活动的心灵最高的自由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审美自由问题是整个审美活动本质之所在,而审美对象的自由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认识审美对象的自由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厘清德国古典美学和马克思对审美对象自由问题的观点和逻辑是我们理解审美活动本质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审美活动的多层次性质,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审美活动划分为范围、亚系、种类派生出来的。从社会文化系统来考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不仅存在于艺术生产中,而且也存在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中,所以审美活动的范围,应该包括这三个基本层次的活动。从审美活动的共时性考察,应该包括四个活动亚系,即艺术活动亚系、按术艺术活动亚系、实用艺术活动亚系和景观艺术活动亚系。这四个亚系形成相应的美学学科:艺术美学、技术美学、实用美学、景观美学。每个美学学科又包括多种部门美学。  相似文献   

18.
美的规律就是实践-创造的自由法则。美的规律首先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之中形成的创造性自由法则,也就是物质生产之中生产者按照自然界的“物种尺度”和“人的尺度”来进行的创造性自由程度。从物质生产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话语生产的自由创造,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步扩展到精神领域,形成了符号创造的自由法则,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由物质的、现实的领域拓展到象征、移情等符号化、非现实的领域,生成了审美符号的创造性自由法则,从而使得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成为审美活动。从话语实践的自由创造到精神生产的自由创造,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成了比较纯粹的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即文学艺术,审美意识形态的创造性自由法则就是纯粹的“美的规律”。不同形态的实践-创造的自由法则适用于不同形态的审美活动,反之物质性审美活动、符号化审美活动、意识形态审美活动的自由程度又生成不同的“美的规律”,不断推进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逐渐走向人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社会)、人与自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文艺审美活动中,创作主体通过怀旧来塑造审美理想,既有理想情感的塑造,还有对理想社会的追寻与理想人生境界的刻画,这一切在文艺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丰富的审美意象,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此外,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价值还表现为在文艺自身发展过程中生成的理想文艺经典。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过程的审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过程的审美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态,是目的与手段的高度融事,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与技术的深层整合,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自然契合。它以强调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和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特征而区别于一般的教育设计活动和艺术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