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阐述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部门的质量保证。首先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发展,然后总括了澳大利亚目前多层面质量保证体制。论及了两个联合政府机构: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和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总署,联邦、州和地区政府,以及高等教育部门的各种职能。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高校为迎接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采取了质量保证框架,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育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凸显的今天,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需要,在原有质量保证机制的基础上做了许多新的改革与尝试.本文试图从质量保证的实施机构、实施环节、实施重点和整个机制的特点加以介绍与分析,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澳大利亚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制,这些体制的形成与实施对于提高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对过去三十多年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三次重大变革进行了回顾,对其现行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殷惠光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16(2):1-5
章对澳大利亚过去五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两次重大变革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通过比较,借鉴,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5月13日,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布兰登·尼尔森博士宣布了一个综合性的十年高等教育计划——《我们的大学:支持澳大利亚的未来》,旨在为澳大利亚未来创建一个多样、平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框架。这是联邦政府对2002年4月发布的《处于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以及随后几个月时间里相继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某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保证机制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民间中介组织主导型和中介机构与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相结合型三种模式,几种模式各有利弊。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对此应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丁晓娜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87-91
从介绍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入手,分析其完善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质量举办者、课程和学习内容质量保证方面的管理和师资建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澳大利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沟通普通教育、全国统一的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为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选取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典5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及其最新发展加以介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政府主导型,民间中介组织主导型和中介机构与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相结合型三种高等教育保证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蒋冀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6)
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在一定的域值内,不能低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内涵规定;要培养符合这样质量的人才,学校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质量、以制度保证质量、以文化提升质量、以高水平的师资保证质量、以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提出议论和观点,并引用外国的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相关信息作为借鉴。论点包括:质量保证以内部为主;外部质量保证以合格评估为宜;外部质量保证运作以独立为本;质量标准以学习产出为重;被评学校以学位层次区分;政府应以认可、引领和服务为己任;质量管理以质量文化为魂;质量保证以国际经验为鉴等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在评估主体及评估结论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划分为办学资格评价、专业质量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三个子系统,分别发挥办学资格准入评价、专业内涵质量建设评价和教育质量保障等作用,以克服现行体系定位、职责、功能划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汉强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23-27
本文通过了解中英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比较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法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评估队伍专业性和评估的最后结果。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政治背景、传统文化和实践历史长短差异造成的。这也为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完善的同时面临不少的问题,如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不够系统、原有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标准需要改进等.对此,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机构--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如建立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再鉴定等. 相似文献
17.
北欧五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选取了北欧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五个国家,对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建立的背景、机制的运行及其最新发展加以介绍,并分析了五国的共同特点,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方华明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1,(5):74-76,91
从商业领域到公共领域,再到教育领域,"问责"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高等教育问责可以分为内部问责和外部问责、社会问责与行政问责两大类。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比较注重问责主体的多元化,逐步由单一问责向多元问责转变,但仍然以政府的行政问责和高等学校的内部问责为主。通过加强高等教育问责,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使得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重建社会对高校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
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角度,提出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五个不可忽视:不可忽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最终裁定权、不可忽视教育质量评价的市场标准、不可忽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评估制度的责任、不可忽视高职院校新一轮的竞争是就业领域的竞争、不可忽视当前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薄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