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学术期刊创新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认为应是作者的学术创新融合编辑的特殊创新后的综合反映,编辑的创新功能时作者的学术创新具有特别的放大效应;将学术期刊创新的基本内涵规范为学术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学术期刊创新的核心是学术创新,必须立足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知识的含义、知识经济的实质以及创新的内涵、创新方法,指出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创新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然后,对中国知识经济与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必须重视创新,立足国情,进行知识经济与创新的研究,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抓住机遇,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劳动及其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虽说不是科技主体创新,但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辑工作中时时处处应该体现创新:办刊思路体现创新意识,选题策划需要思维创新,编辑加工劳动需要体现创新,要用创新思路做好信息反馈与信息整合,在总结编辑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编辑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创新的层次     
世纪之交,一场孕育已久、只争朝夕的创新浪潮,随着江总书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命题的提出,在中华大地波澜壮阔地铺展开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直至国家的创新体系,创新不仅成为各种媒体重要的宣传方向,而且也成为各行各业奋斗的目标。由于创新在人们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十五”计划中,“科技创新”亦顺理成章地赫然其中。 随着创新活动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同是“创新”,但在创新观及创新活动上却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层次之别。 片面的创新观与整体的创新观。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5.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项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探索改变传统科技创新评价中过于偏重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综合评价思路,关注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为此,基于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立足我国科技创新新阶段,融合大数据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5个维度构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评估2012—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程度、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西低、中平、东高”的格局;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企业创新指数均有所提升,而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呈现波动趋势。根据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强化科技发展区域协同以及绿色科技体系创新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众多企业试图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仅有极少数企业成功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大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商业模式创新失败。商业模式创新失败这一情境所蕴含的价值尚未获得足够重视,其对企业后续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鲜有研究涉足。因此,基于扎根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挖掘商业模式创新失败对后续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失败对后续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发现:从创新者个人层面看,商业模式创新失败会促使创新者对先前商业模式创新活动进行反思,进而影响知识获取和后续商业模式创新目标的设定;从创新团队层面看,商业模式创新失败影响了创新者再次商业模式创新的意愿,这一意愿受到团队包容的影响,会推动后续商业模式创新。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角度拓展并深化了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为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基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第一梯队,高校是科技创新基地的主要依托单位,但少有研究以实证分析回答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能否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这一问题。本文采用2008-2017年间中国394所高校的混合截面数据和典型的科技创新基地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并根据高校所在地区、隶属部门的不同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实证表明:第一,整体上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第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对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效果次之,而东部地区无显著影响;第三,科技创新基地对不同隶属部门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基地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导向作用;因地制宜加强布局建设,尤其是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障科技创新基地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带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建新理论,发现新规律,开拓新领域……科技人才的进步与发展总离不开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创新、灵感与创新、好奇心与创新、怀疑与创新、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中,树立创新的理念是基础,加强对科技人才继续教育是手段,完善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建设的激励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制度创新之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特征三个方面,论述科技创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制度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确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的条件下,首先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认同的狭义的科技创新体系意识,将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中,然后理清科技创新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和重点产业园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最终落实到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方法,以促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梳理总结国内外经典的创新指数评价模型,包括国家创新指数和中国创新指数,以及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创新记分牌和硅谷指数,结果发现5种创新评价指数均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基本框架但评价指标侧重方向不同;结合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指标为基本框架,优化构建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注重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潜力指标、精神层面指标和创新效果指标,并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指数计算方法,提出对不适用于个别经济体指标进行替换、评价体系与激励体系相结合、指标体系必须进行更新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产品创新的多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谈到产品创新只是一个比较模型,笼统的提法,而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既然产品整体有层次性,相应的产品创新也应有层次性,本文将从实质产品创新,形式产品创新,延伸产品创新三个层面论述产品创新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以2018年广东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对广东省优质创新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广东省优质创新空间格局呈现创新空间扩大、粤港澳合作加深、珠三角创新组团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释放的趋势。同时,改革巩固了合作创新在创新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跨域合作往高水平发展,并促使创新主体更加积极面向需求开展创新活动。此外,改革也对广东省优质创新整体网络和核心创新个体的创新网络产生了多元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了优质创新成果生成的共性规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严格的意义上,“创新”一词是指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人类活动,并有成败之果。众多创新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系统,称为创新系统。与任何其它系统一样,创新系统有结构和功能,并不断地演化,其中元创新(meta-creativity或-innovation)乃创新之首、创新之创新、起支配作用的创新,即指导如何创新的高一层次的创新。只有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创新系统,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一些地区、一些国家发生巨变皆起端于创新。实质上,西欧文艺复兴就是开启人类智慧的…  相似文献   

16.
以8 2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索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验证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揭示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支持感知和认知灵活性均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新支持感知、认知灵活性与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推动大学生创新行为发展,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支持感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创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从企业创新的内涵入手,对企业创新的五个组成部分,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包括创造的意图、动机、欲望和激情,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它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在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并作出发  相似文献   

19.
科协工作要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根据当前科协工作实际,科协创新发展战略应着重围绕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工作与方法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提高科协的工作效能,增加团体的凝聚力、影响力及发展活力。其中观念创新是前提,组织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动力,工作与方法创新是保障。科协在制定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时,必须全国抓好四个方面的创新,切实处理好四的关系。这里,笔仅就科协创新发展战略应遵循的若干准则和应强化的若干理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呼唤科技期刊走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科技创新给科技期刊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科技期刊在使命任务和挑战面前必须走创新之路。认为期刊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大系统,应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探索,观念的创新是灵魂,内容的创新是核心,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编辑人才是实现期刊创新的重要保证。继而从办刊观念创新、期刊内容创新及选用创新人才等基本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指出应营造有利于期刊创新的环境,以科学的精神,脚踏实地在实践中走期刊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