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对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描写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对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展示及情节结构变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对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描写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对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的展示及情节结构变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和深蕴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小说内容,在作品中体现了重要的意义及功用。本文将通过分析作者在作品中独具匠心的服饰描写,探析作者服饰描写过程中体现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霍桑的小说《红字》描绘三个重要的情节场面 ,对在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服饰的描写 ,反映了作者霍桑对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笔者从肖像服饰描写、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一、肖像服饰描写肖像描写(包含容貌、体态、神情、服饰和道具等)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能揭示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词话》中的服饰描写在它同时的小说中无与伦比。它是为作者的创作主旨服务的;它揭示了明末腐败的社会现实;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7.
服饰,即人物的衣着穿戴。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描写人物服饰的地方.虽然大多只是那么一两句话,看起来实属平常,但细细研读,你会发现文中那看似平常的服饰描写,实则蕴含了作者深深的用意,对主题起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阅读时我们若能注意服饰描写,对理解课文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服饰,即人物的衣着穿戴。同学们在作文中描写人物,往往没有意识到服饰描写的重要性。其实只要多看一看我们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细细研读,你就会发现文中那看似平常的服饰,实则蕴含了作者深深的用意,实在忽略不得。  相似文献   

9.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形态,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和时代思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饰是人物复杂性格的反映,从中可一窥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态度。在《金瓶梅词话》中,作家通过描写李瓶儿的服饰,展示了李瓶儿富贵丰厚的家底,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表现了人物趋利避害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服饰,即人物的衣着穿戴.同学们在作文中描写人物,往往没有意识到服饰描写的重要性.其实只要多看一看我们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细细研读,你就会发现文中那看似平常的服饰,实则蕴含了作者深深的用意,实在忽略不得.  相似文献   

11.
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城市精神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摇篮,以时代精神为号角,以民族精神为基石,以地域特色为个性、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精神有四大作用:动力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的途径在于: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提升市民素质,奠定民众基础;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等。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作为当今社会的新型产业,蓬勃发展。近代上海之所以成为当时中国都市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与其当时的城市形象有着很大的关系。用近代上海的城市形象,来探析当时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并能给当今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精神是指城市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中,基于自身独有的特质与经历而生发出的城市灵魂,是对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价值追求的概括。唐山是一座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工业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脉。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初创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唐山孕育出鲜明而独特的工业文化,并由此而凝练出了具有典型工业特质的唐山城市精神,即通达、务实、坚毅、超越。  相似文献   

14.
重庆是一个拥有丰富城市形象资源的城市。它壮美瑰丽、特立独行、璀璨梦幻的激情景观:豪爽耿直、热情火辣的激情民风;吃、穿、行、玩、说的激情生活;热情奔放的激情艺术;凌寒吐艳的山茶花,热情粗犷的黄桷树,浴火重生的火凤凰;直辖以来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的激情发展;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长期受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交融的历史文化等。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对激情的诠释,“激情之都”无疑是对重庆历史特点、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最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上海的新感觉派为中国文坛引进了观察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及时写出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使新文学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新感觉派三位主要作家由于各人的经历、文化素养和艺术趣味不同,个人观察都市表现都市的角度、方法、深度也就不同。本文简单分析了他们都市感觉的不同特点,并在与茅盾张爱玲两位都市作家的粗略比较中揭示新感觉派在都市文学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通过城市中的青年女性在城市物质时尚上的追寻、婚姻情爱上的保守,反映了城市女性在新旧观念间的游走,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城市女性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以及苦闷的内心。小说自然地将女性与城市相呼应,委婉地表现出了城市新的气息和传统内质的冲突。揭示了刚刚步入现代的城市和女性,在外在的时尚与张扬的华衣下,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内在的传统与守旧的境况。  相似文献   

17.
卫慧作为一位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生代作家,一个都市新人类欲望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充斥着性爱、欲望,而在性爱、欲望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现代人精神上的孤独感、焦虑感.可以说,正是这种透过欲望所传达出的焦虑、无望的精神状态使卫慧的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之引起了身处现代都市的现代人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在城市成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城市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扩大了城市规模,并提升了城市品位;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城市成长的借鉴,并为城市管理树立了榜样;企业精神建设是城市精神的体现,并提升了城市精神.要加速城市成长,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推动作用和协调作用。促进校风建设,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强化其导向作用,保障校风建设的正确方向;强化其推动作用,促进优良“三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其协调作用,促进校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说精神是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的东西。昆德拉认为小说精神是小说的灵魂,与科学哲学、道德和意识形态判断、历史和时尚等方面存在相异与交叉;小说精神是开放的,骑墙的,自由的,创新的,历史的,坚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