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红 《今传媒》2004,(1):46-46
我爱媒体,那可是一点都不掺假的。因为媒体大到胳膊、腿,小到她身上的细胞,“每天都是新的”。抚摸着她,就是抚摸着潮流涌动的方向,社会前进的步伐,通过媒体来看世界,看社会。媒体就是一种看不见又离不开的力量,无形中引领着你跟着走。谁要是能离得开媒体,我就不相信。  相似文献   

2.
与陈晓宁的这次对话,事实上发生在8月。当时,她刚刚“携基因库”回国,处在媒体的热烈包围中。44岁的陈晓宁看上去很年轻,相貌清秀,气质出众。 采访开始,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想到这次回来会受到这么高的礼遇。 中国新闻周刊:您知道,现在媒体把您称为“基因皇后”、“漂亮的基因妈妈”。 陈:是的,我知道,我觉得目前的报道太夸张了。首先,基因被描述得像个神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搞理论研究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记得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同事在《声屏世界》上发表论文,于是向她道贺,不料她竟一撇嘴,说:“这东西,在电视台不重要的啦!”我愕然,心里直嘀咕“为什么”。后来这位同事办栏目当制片人,红红火火,的确比发几篇论文“重要”多了。因此,有时候,我忍不住暗自发问:作为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学科,怎么可以轻看当代鲜活的媒体实践,反把那些束之高阁甚或发黄发霉的文字捧得高人一等?作为直面市场和受众、身处激烈竞争之中的媒体,又怎么可以忽略对竞争形势、受众心理和节目形态的研究与把握,只顾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报刊纷纷披露了一个消息:女作家张海迪在推出长篇小说《绝顶》之后便封笔不再继续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对此,张海迪说:“我从没有说过要‘封笔’这样的词。”张海迪说,身体状况是她暂时不写长篇的原因之一,其次写《绝顶》动用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她要开始再一次学习和思考。“我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恢复得好一点,让我再一次尝试一种新的写作。”目前,她已开始写一本作家出版社约她写的书“How to study English”。《中华读书报》6月5日载文明确指出“《绝顶》不是张海迪封笔之作。”  相似文献   

5.
商西 《新闻天地》2011,(2):60-61
2010年岁末,诸多热词叠加,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人大女学生一夜蹿红。媒体蜂拥而至后,这个在百度百科中记载曾参与过2007年模特大赛的美少女,转身为自己贴上了一个“叛逆的艺术少女”的新标签。19岁的日记中,她在扉页写下“我要呈现一种生活,它叫苏紫紫”。日记之外,采访她的记者成了她的创作元素,“为了体现裸体艺术也能被大家正视”,她全身赤裸接受男记者采访的照片再度在网上疯传。与她的想象不同,记者采访中,没有人对裸模心怀偏见,大家宽容地期待这个少女尽快长大。  相似文献   

6.
于夫 《新闻世界》2007,(3):28-29
2500多年前,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在征服高卢(今法国)时,向他的新臣民豪迈地宣布:“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时隔20多个世纪,一句相仿的宣言震彻美国:“我参选了,同时将赢得胜利!”希拉里·克林顿向美国首位女总统的权位吹响了冲锋号。这就是希拉里,一个让许多对手感到畏惧的女政治家。对这样一个女人,美国媒体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噱头,而大量最坚定地支持她和最坚定地反对她的美国人也对她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好恶。  相似文献   

7.
李瑾 《声屏世界》2006,(7):31-32
2005年5月份“,教授接受采访要收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对此事件的讨论颇多,公众也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许多专家学者、教授本身对这个问题也是莫衷一是。外交学院的宫少朋教授成为这一事件的主角,他那一句“我必须收费,否则我宁愿不接受采访”的“名言”还被各家媒体以各种显著的方式表现出来。事情起源于《中国青年报》一名实习记者陈燕(化名)的采访。据介绍,她联系到外交学院宫少朋教授并提出了采访要求,宫教授先是拒绝接受采访,在她提出可以付费时,宫教授告知了收费标准,两个小时400元。此外,宫教授还建议:报社应该主动拿出一个付费采…  相似文献   

8.
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让2015年的元旦变得特别沉重,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我以为最有价值的是新华社提出的我们的城市管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惨剧发生后,有复旦大学学生指责媒体“为何独独具体报道复旦女孩这一名学生?”“不仅仅碾压了作为逝者的尊严和隐私权,更是将她亲人的伤疤血淋淋地揭露在了众人的面前,供大家评论、指点”,甚至要求遇难者家属不要接受采访。而一些媒体立即开始了反击,“你们可真是太矫情了”--这是媒体一方据理力争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白话式的“金句”。元旦过后,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期节目中参与了“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还是消费灾难”的讨论。我们没有人为地设置正反方,于是,一边倒出现了--没有人支持媒体“二次伤害”的指责。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评选2003年内地娱乐圈最大丑闻,“女歌星与皇阿玛的性交易”当之无愧。从6月28日女歌手周璇声泪俱下揭露演员“皇阿玛”向她提出“性交易”的要求,至戏剧化地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张铁林对我有性要求”,上演了一出十足闹剧。然而更加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娱记对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使出浑身解数狂挖小道消息,媒体更是不吝版面大炒特炒。澳大利亚一家媒体指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长沙市湘园社区的张桂英成了省城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也决意去会会她。“我姓张.名桂英,大家都叫我张媒婆。”还没等记者发问,张桂英就很大方地做起自我介绍。并拿出她的看家本领.来了一个快速出击:“妹子,你好大啊?家里有几姊妹?有没有男朋友……”  相似文献   

11.
赵颖硕 《新闻实践》2012,(12):16-16
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杭州发生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坠楼女童的感人故事。作为吴菊萍家乡的媒体记者,我第二天赶到富阳骨科医院病房进行采访。在现场,我发现,吴菊萍还是一位七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当天她接到了很多祝福鲜花和电话问候,但当她平静下来的时候,面对自己天真可爱的儿子、面带愧疚的神情深深打动了我,于是迅速定格了这一画面。  相似文献   

12.
数九寒天 ,雪越下越大。来到银装素裹的城市街头 ,望飞雪满天舞 ,我打着寒噤发现 ,都市的“风景”不惟是宝马香车的“暖流” ,那冻得“唏哈哎呀”一族 ,正在局促地奔忙赶路 ,或在公共汽车站牌下搓手跺脚的人群 ,断然不像是去某茶艺馆“围炉品茶”的样子。观照他们的瑟瑟身影 ,我竟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想约请媒体有关“情感故事”、“心灵对话”、“隐私披露”版面编辑———“采访人” ,出来谈谈 ,看看媒体应关注的“目标人群”的真实“冻人的画面”。话说“约谈” :不知从何时起 ,也许是从靠披露他 /她人“隐私”的那个女编辑出书成名时开始…  相似文献   

13.
哪怕是极为粗略地检索一下深圳媒体的发生史,亦不难发现《深圳青年》占据着一个突出的位置。从80年代末,延至90年代中后期,她不仅作为“量刊”行销海内外,而且作为“质刊”,成功地向成千上万读者输出了“青春深圳的雄性意象”。一如“天地有大美不能言”,城市常常有自己的情结或块垒,欲言说抒发而没有一张恰当的嘴巴。媒体是否能够感知到城市的这一隐痛,是否能够获选而成为城市的发声器官,不无神秘之处。一旦媒体开始表达,她同时也开始了塑造。城市经由媒体的言说获得了自己的形貌。“表达”与“赋形”乃是一个相互成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1,(3):16-16
事由: 4月10日晚,25岁的女白领潘洁因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生前,她是普华永道上海办事处的初级审计员。去世前,她时常在微博上发布“又加班了”、“我要睡觉”等信息。由此引发了国人对于“过劳死”的大讨论。据调查,中国十大健康透支行业中,媒体行业居于第四位,睡眠不足职业榜中,传媒人位于首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的媒体也不断提出“媒体融合”,比如佛山珠江传媒集团就不断地在“媒体融合”方面探索和实践。而我本人在国外和国内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媒体融合”是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是形势驱使下的融合,而不是物理结合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6):92-92
章子怡 泼墨门后首次商业秀 章子恰近日现身日本东京,为一知名手表代言,这是她在连遭“泼墨门”和“诈捐门”后的首次商业秀。目前,章子怡诉媒体“泼墨门”报道侵权案正在审理中,她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申请不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部署,是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最近媒体上又有沸沸扬扬的“郭晶晶耍大牌’,新闻,是说世界杯女子单人三米板决赛获得亚军的郭晶晶,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耍大牌”,忙着为一件小玉器穿绳,忽视记者的提问。随后她又在一次答问中称加拿大选手哈特莉为“胖子”,引起媒体哗然。记者感叹:“冠军易得,做人难学。”  相似文献   

19.
一位高级编辑这样讲:“你要写份稿,老婆喊三声,一洗衣二做饭三出私差,那你将一事无成。”我写稿才六个年头,却小有成就,这也得力于妻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是给我腾出时间。妻子原来是吃皇粮的,整天是忙了公务忙家务,对我从不攀扯。每当我的作品在媒体上有字有音有像时,她还甩给我抿嘴一笑,促我辛勤写作。二是帮忙给我采访。妻子历来对人热情,不管什么样的来人她都礼貌相待。我们夫妻俩不在一个单位工作,当来客触及到的新点子,她定会刨根问底,帮我采访,在写稿时,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是更容易回避还是更容易接触这一争议,文章在梳理新闻选择和媒体环境类型的基础上,提炼了知沟扩大和全民阅读两派代表观点。依据媒体环境(高选择性媒体环境vs低选择性媒体环境)、新闻阅读情况(新闻回避vs新闻接触)、受众主观意愿(有意的接触vs无意的接触)的标准,归纳出八种组合情景。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选择表现为“我躲着新闻”“新闻躲着我”“我找到新闻”“新闻找到我”四种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其中,“新闻找到我”是近年来出现的趋势,它意味着受众的新闻接触或许是社交媒体的副产品,建议合理编排社交媒体上的娱乐和新闻信息,优化算法推荐,改变媒体系统中新闻消费的结构,促进受众从无意的回避转向无意的接触,实现“新闻找到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