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出 ,收缩期血压 (高压 )为 16 0 mm Hg以上 ,舒张期血压 (低压 )为 95 mm Hg以上为高血压症 ,一般正常血压大约为 12 0 /80 mm Hg,如果血压超过 140 /90 mm Hg为准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原因相当复杂 ,到目前为止 ,有许多病例 ,其真正导致高血压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 ,高血压患者当中 ,遗传的因素占 6成左右。统计表明 ,父母、叔 (伯 )、祖父母中患高血压的家族比较容易得高血压。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因素 ,还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占 4成以上。所谓“环境因素”有过量摄取食盐、运动…  相似文献   

2.
人们从摄盐量和高血压的关系认识到控制食盐摄取量有益于高血压的预防。同时,也有的报告把持久运动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这些研究成果反映着以积极追求健康为目标的现代潮流。该实验是探讨摄盐量的多少对运动时人体生理效应的影响,以血液及尿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中心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食盐是每日烹调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中的钠和氯也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近年来,传统普通食盐已逐步被各种新调味食盐所代替,以期不仅有调味作用,还能更好服务于人体健康。除了加碘盐,调味食盐正在向多品种、多成分的保健盐方向发展,以下就有几种保健食盐: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后的疗效。结果发现,实施定量的自行车运动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运动能力得到改善;该运动疗法对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岐 《武当》2010,(5):53-53
中医认为,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是情志抑郁,恚怒忧思,以致肝气郁结,化火伤阴;或饮食失节,饥饱失宜,脾胃受伤,痰浊内生;或年迈体衰,肝肾阴阳失调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80%~90%。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在某些疾病中并发血压升高,仅仅是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又叫症状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0%~20%。  相似文献   

6.
守中 《武当》2011,(7):51-52
2010年,中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每年还在以1千万的人数继续增加。而且,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3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病率正呈上升的趋势。有统计显示,在中国每年死亡的300万名心血管病患者中,50%都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是能进补的,只要进补得当,还可达到调整高血压患者的机体平衡及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容小翔 《武当》2008,(9):50-51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更是如此。高血压病人最适宜参加太极拳、医疗体操、散步、游泳及旅行等运动。轻症高血压患者也可谨慎地进行慢跑或爬山等运动。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血压病症的病理特点,制定出适合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5,(5):53-53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高血压后应如何对待性生活,已成为高血压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梅素琴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91-91,94
轻体育,是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轻体育的内涵与作用、高血压患者健身锻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0前言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动物或者患者均会出现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而抗氧化能力的降低会造成体内活性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还会抑制动脉压力反射能力的降低,进一步促进高血压的发展。所以,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降低脑内氧化应激恢复压力反射的功能,抑制其高血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人体运动一般可归为两类 :等张运动和等长运动。我们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 ,在相同的靶心率和相同的运动时间内 ,比较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脂蛋白及内皮素的影响 ,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康复处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 5人 ,经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浆脂蛋白、血浆内皮素、心电图及眼底等 ) ,患者均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表现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男性 2 4人 ,女性 2 1人 ,年龄为 5 0~ 6 9岁 ,体…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平时一点毛病都没有,可突然之间就会发生急性心衰等危险,这很可能就是"无症状性高血压"引起的。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烦躁、耳鸣、疲倦、失眠等症状,很好识别,但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其实也很多,在临床上居然占了一半这类患者的血压会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从轻度缓慢上升,逐渐发展,而人体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适应,所以即使血压很高,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和不适感很多人都是突发脑出血或心梗送入医院后才发现是高血压的因此这种无症状高血压的潜在危害非常大,会使患者错过治疗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太极拳和健身操(自编)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将46例61-69岁高血压患者按病情分为大体相同的两组。经过8个月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太极拳和健身操对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太极拳的疗效优于健身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受试组较对照组血压变化明显。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显著;通过尼莫地平法得出实验组疗效指数为-64.87%,对照组为-31.94%,实验组疗效指数接近显效。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实验组实验后在WHOQOL-BREF各领域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可改善习练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内容,对受试者高血压中医证候具有明显改善,是治疗初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免疫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向辉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11,18(4):127-132
为了解较大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细胞和分子免疫状态的影响规律。对5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16周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后观察其血压与免疫稳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经2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后,所有受试者IL-4的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大强度间歇训练后IFN-γ、IFN-γ与和IL-4比值却出现了明显的提高(P<0.05),中等强度持续有氧练习前后IFN-γ、IFN-γ与IL-4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大强度间歇练习不会导致高血压患者Th1/Th2的偏移而引起免疫系统稳态失衡;二种练习方式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显著降低,但持续性有氧练习对脉压的影响不明显,而大强度间歇有氧练习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脉压。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间歇运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1 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太极拳改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气体信号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50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太极拳高压组,并选取25名健康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太极拳高血压组进行12周太极拳练习,每次1h,每天1次,每周5天,分别在12周太极拳练习开始前1天和结束后次日清晨08∶00~09∶00,测试各组受试者SBP、DBP、NO和H2S。结果:太极拳练习能显著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BP、DBP,提高血清NO和H2S水平,且NO与SBP、DBP,H2S与SBP、DBP间均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NO与H2S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太极拳运动可多途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NO和H2S水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示内源性NO和H2S水平改善可能是太极拳降压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中老年高血压相关疾病的不断攀升,迫使体育工作者也不得不探索对其控制预防。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设计制定了适宜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的运动处方,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以达到降压血压、减少降压药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之目的。本文以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己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为时2个月的晨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指标,身心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