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诗集中山水诗约占一半篇幅,诸体皆备。这客观上决定于大均游历广泛,可描写的山水题材相当丰富;主观上则与大均喜爱山水自然,且才华横溢相关。与南京山水诗的沉郁悲凉相比,屈大均的北方基上诗则显得雄壮豪迈,以抒发抗清复明的壮怀为主旋律。本文把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爱国诗、思乡诗以及留别赠答诗几个部分进行分别论述.在分析其边塞诗的风格特色的同时,也表现了屈大均以天下为己任的遗选草野之士的劲节心声。  相似文献   

2.
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诗集中山水诗约占一半篇幅,诸体皆备。这客观上决定于大均游历广泛,可描写的山水题材相当丰富;主观上则与大均喜爱山水自然,且才华横溢相关。与南京山水诗的沉郁悲凉相比,屈大均的北方塞上诗则显得雄壮豪迈,以抒发抗清复明的壮怀为主旋律。本文把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爱国诗、思乡诗以及留别赠答诗几个部分进行分别论述,在分析其边塞诗的风格特色的同时,也表现了屈大均以天下为己任的遗逸草野之士的劲节心声。  相似文献   

3.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4.
屈大均诗歌创作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独标一格,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他的边塞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抒发了他反清复明、匡复社稷的雄心壮志,表述了他坚强的决心意志.同时,其边塞诗也包含着缅怀故国、悼念英烈同情百姓的内容.其感情或表现的慷慨激昂,或悲苦抑郁.有着雄宕豪迈与沉郁顿挫相融合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司有雪 《山东教育》2002,(26):28-28
现代著名诗人兼学者朱自清先生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是在徐志摩还没有逝世前就这么说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确实做出过比较突出的贡献。从徐的全部诗歌创作看,他的诗是以浪漫主义为特点的。而真正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和独到贡献的,是他的一部分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这类诗可以说代表了徐诗的主体。徐志摩是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最能表现诗人性灵的诗,大概要算《再别康桥》了。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新诗…  相似文献   

6.
真、善、美的执着歌手———孙重贵近年诗作赏析●戴方(香港香港《世界华人诗报》社社长孙重贵不仅办报办得颇具特色,诗也写得别具一格。近年来,他的诗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香港社会生活的实际,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孙重贵以他诗人的敏感关注着香港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写了很多诗 ,却不是诗人 ;有的人即使不写一句诗 ,也象个诗人。诗是一种气质和情怀 ,一个人有了这种气质情怀 ,写不写诗就不重要了 ,他已从这种气质情怀中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和意蕴 ,诗在他的生命中 ,在他的呼吸中。不写诗 ,他已是个天然的诗人 ,他很可爱 ;若写诗 ,他除了自己感受诗还要把感受到的诗记录下来让别人分享 ,他就更可爱了。姚轩鸽就是这种可爱的诗人。我总认为 ,真正的文学家、诗人 ,是一些“超额完成任务”的人。比如屈原 ,做政治家他是个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好政治家 ,他的政绩肯定出色 ,他已完成了任务 ,但他除了关注现世…  相似文献   

8.
陈胜腹书举义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到渔阳戍边,在大泽乡遇到大雨,耽误了行程。按照秦国的法令,这些人都要被处死,无奈之下,陈胜、吴广率众揭竿而起。陈胜故意让人将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布帛塞进鱼腹中,然后将鱼卖给准备起义的士兵,士兵们发现书帛后,都认为天将降大任于陈胜,这样,陈胜就确立了他在义军中的首领地位。  相似文献   

9.
陈胜自喻“鸿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年轻时虽然给人家当长工,但他志向远大。有一天,他劳作后在田埂上歇息时,十分惆怅地说:“苟富贵,毋相忘。”有一长工笑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胜叹息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把自己喻作志在天下的鸿鹄。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不写诗的德国阔人———起码精神上很阔———故作惊人之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嗡的一声,许多不写诗的中国窄人也跟着对写诗嗤之以鼻。先是说,在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未必砸碎玻璃,但一定能砸在一个诗人头上。最近的时髦是,“诗人”已被用于骂人。德国阔人的名言,如果不用全称判断,而是限定为“奥斯维辛之后,德国人写柔媚的抒情诗是野蛮的”,那么尽管不再耸人听闻,但依然不失其震撼力———它唤醒每个有良知的德国人对奥斯维辛的耻辱感和罪恶感。然而奥斯维辛之后,即便德国诗人也不必全体搁笔,不写诗也不懂诗…  相似文献   

11.
《太原大学学报》2015,(3):64-68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屈大均诗,是深入了解其诗作内涵的新维度。屈大均一生游历甚广,三十年的游历生涯,足迹几乎踏遍了大江南北,而广东罗浮、金陵山水、北国边塞是其诗作中重要的地理空间。罗浮山水渗透着他对故土的热爱,包含着他隐约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但另一方面他又将罗浮作为其精神的一片无染之地,以对抗现实的污浊与无奈;南京的山水风物在屈大均笔下被寄寓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屈大均的北方边塞诗雄宕豪迈,抒发了其抗清复明之壮怀。  相似文献   

12.
每每读曾卓的诗作,常常会想起他在1943年写的《誓》中的诗句:“我的诗是我的碑。”是的,诗人视诗如生命,是“生命的一部分”,毕生以诗为追求的事业;同时,他的诗也就是他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浸透着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他对人生的思考。他用诗为自己树立起一座座碑记。每个并不曾见过曾卓的人,只要读读他的诗,便可认识诗人,了解诗人,敬佩诗人,与诗人心犀相通。  相似文献   

13.
简评弗罗斯特的《修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罗斯特作为美国20世纪拥有读最多、影响力最久而又最有争议的名诗人,以其作品和和蔼的形象感动了无数美国人。他的四类诗篇各具特色,其中《补墙》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成为弗罗斯特广为流传的名诗篇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弗罗斯特诗歌语言的风格及诗的主题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首诗所透露出来的诗人的生活与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诗国编织彩虹的人———香港诗人犁青印象记●冯亦同在中国新诗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两位诗人的“典故”:艾青的“泪”和犁青的“笑”。艾青,这位前不久辞世的诗坛泰斗,是带着他那献给家乡农妇大堰河的忧伤歌声踏上诗坛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  相似文献   

15.
清朝初年 ,在诗坛上有一大群不肯与清政权合作的遗民诗人 ,他们的创作取得了辉煌成就 ,而屈大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为“岭南三家”(其他两人是陈恭尹和梁佩兰 )之首 ,甚至可与著名的遗民诗人顾炎武比肩而立。屈大均 ,字翁山 ,初名邵龙 ,又作绍隆 ,字介子 ,别号八泉 ,广东番禺 (今广州市 )人。生于明朝崇祯二年 (1 630年 ) ,卒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 696年 )。十六岁时补南海县生员。清朝军队南下广州以后 ,参加了他的老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人反清斗争。清顺治七年 (1 650年 )在抗清事业失败后削发为僧 ,法名今种 ,字一灵。至…  相似文献   

16.
王绩(585-644),是唐初开创一代新诗风的著名诗人。这个人喜欢酒,一辈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诗作中,留下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可以说,在唐代再也找不到哪个诗人———包括李白,能像王绩那样放诞纵酒、嗜酒成性而一生执著不变。说他是泡在酒瓮里的诗人,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17.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的人便把李白称作“诗仙”。  相似文献   

18.
论屈大均的金陵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大均诗歌创作在明末清初诗坛独标一格。他的金陵诗抒发家国沦亡之痛,表达坚定的抗清之志,情感凝重,多用比兴,显示强烈的民族意识,具有较大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鸿鸿是台湾著名的跨界诗人,曾任《现代诗》和《现在诗》主编,堪称“知行合一”的“行动主义诗人”。他强调诗人在社会中的精英角色,主张诗人介入生活,关注民生。他的诗写作可以分为现代诗和现在诗两大部分。两者都具有现代诗的基本理念———用现代语言抒写现代情感、表达现代精神。两者在文体和功能上也有差异:现代诗写作更多是表达个人诉求的理想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和解,偏重诗的宣泄功能;现在诗写作更多是直面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现实写作,甚至可以称为“广场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对抗,偏重诗的启蒙功能。鸿鸿富有跨界意识的写作丰富了现代诗的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他较好地处理了现代诗人面对的现代、现在,与生活和解或对抗的矛盾。但是,过度的跨界写作和对现实生活的极端重视,使他喜欢采用直接的抒情方式,缺乏必要的诗体意识,影响了诗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湘是现代名诗人,他对现代新诗的救赎精神与美学维度的营构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但他的化身份是复杂的。精美朱湘,焦虑朱湘,边缘朱湘,悲剧朱湘,这些才是真实朱湘的有机构成,也是在新的化语境中认知朱湘的人、诗、人与诗的悖逆及悲剧价值的法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