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结构,影响其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外部环境与内部意识两大方面。高校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加强个人修养、注重制度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教师良好品德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的道德品质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为此 ,在学校德育中 ,我们必须促使教师转变职能 ,放弃道德灌输 ,加强价值引导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模式 ;创设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建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开放社会与多元文化对学生品德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品德建构新的理念是什么?新的方式又在哪里?本文以学校如何建构学生的品德,着重论述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品德结构的构成问题、初始品德结构形成条件的理论假设,分析了品德结构改变的机理.这就是,新的品德结构是在原有品德结构基础上改变并形成的,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元素,改善某种元素的质,使元素在结构中的地位、作用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等方式实现的.分析了新元素成为新的品德结构组成部分的亲和因素、时机因素、强度因素、相邻因素等四大因素,并对学校德育在品德结构改变中的作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吴国敏 《考试周刊》2014,(64):183-183
作为综合了很多不同内容的融合性很强的一种科目,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宗旨是增强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文章主要列举了品德与课堂教学现状的几个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10.
品德行为是一种符合道德规范的个人行为,是道德风貌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是受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意志支配的个体现象,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它与品德意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它的形成与调节过程中,自始至终受到品德意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是时代的重要任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应该自觉主动参与到文化大发展的建设之中。高校教师是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是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文化大发展中,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身份建构非常重要。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认识、教书与育人的主体间性、育己与育人的内涵建设是关涉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方面。文化大发展为高校教师再次定位自己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场域,而高校教师将这种角色的双重定位落到实处也必将利于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育过程体现为两大程式: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式。自我建构是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德性内生是品德形成的实质。德育不仅是促进学生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还是从自律到自觉自为的过程。道德自觉自为是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的使命主要是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自为品...  相似文献   

13.
品德结构理论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短时记忆空间中展现的品德心理过程是包括“境、知、(情)、行”在内的周期性活动过程,一个人所经历的全部“境、知、(情)、行”过程相继“刻入”潜在的长时记忆库,就形成了这个人的品德结构。在以后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进一步形成的品德心理过程具体展现什么样的内容,受外部的情境、条件和潜在的已有品德结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品德心理过程又继续“刻入”潜在的长时记忆库,引起品德结构的发展变化,上述品德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品德心理结构是个具有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动态稳定的非平衡结构,它包括心理表层系统和心理深层系统的有机统一。只有发挥二系统各自特定的作用及其整个结构功能,才能顺利完成道德内化,使个体的道德活动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形成稳固的品德。  相似文献   

15.
朱雪梅 《文教资料》2010,(5):174-175
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群体结构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针对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务结构、学缘结构、专兼职结构等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原则。以促进高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是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出发的,强调的是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建构工作,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德育理论界关于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1979—1989年,学界探讨的品德结构大多为平面结构,学者们大多考虑的不是品德的结构,而是品德的成分。1989—1999年,国内对于品德结构的研究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学者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品德结构进行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和总结。19...  相似文献   

18.
品德结构研究应当始终围绕"结构"进行.品德三维结构说将"结构"作为方法论范畴,明确反对实在论思路,将建构主义路径放到研究的后期,重点是采取实践导向的理论探索,尝试架构理论建构与经验研究之间、认识意义与实践意义之间的桥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维(度)"概念,并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说明品德结构研究从一维到二维...  相似文献   

19.
警察院校学生既有普通院校学生品德素质的共性,又有着特殊职业要求的个性。从警人员的首要条件是思想品德素质合格,即具有内在的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和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转型时期,警察院校道德教育应科学确立品德教育层级目标,在院校建立道德制度行为训练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内化”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以提高警察院校学生主体的道德能力和独立的人格品质,以利于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品德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结构是德育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近些年来的诸种品德结构说进行了评析,进而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品德结构是社会与个体人格的互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