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无疑是深刻而又长远的,无论是颇富哲理的圣经故事还是优美动听的诗歌箴言,无论是微妙精致的教义教规还是丰富多彩的礼仪节日都在西方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烙下了印记。本文拟以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节日为视角,来探讨基督教对西方文学影响的众多范式中的一种即基督教节日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圣经》(Bible)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由于基督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它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和语言都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主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便向欧洲各地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也逐渐成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至今,人们还用基督教文明(ChristionCivilization)一词来指西方文明.  相似文献   

3.
对《圣经》语言、形象、结构等的借鉴,是中国现代文学受基督教影响的开端。但此借鉴主要是修辞性的,滤掉了它们在《圣经》中本有的意义。在思想内容上,现代文学对基督宗教的回应大体有两条进路。一是人类中心论的,即或者将之道德化,或者从民族和社会历史角度对之加以批判;二是上帝中心论的,对基督教表现出一定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这堪称基督教文学。这两条进路贯穿于中国文学近百年的历程。同西方相比,中国基督教文学目前还不成熟,因其或者直接宣信式地张扬某种教义(如冰心的“爱”),或者从信仰立场出发外在地对生活做出某种评判(如北村),还未能真正进入基督教信仰在人灵魂和精神深处所引发的紧张与激荡。  相似文献   

4.
旨在呈示基督教义的宗教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重要类型。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乏修女和半俗尼的写作。这种文学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充满宗教热忱、表现对灵性生命强烈渴望的文字在基督教文化传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就女性文学的宽泛概念而言,这种女性书写也理应是西方女性文学的早期范式。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并于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取得合法地位的基督教随之在欧洲得以广泛传播.此后,基督教传统和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基督教传统和《圣经》对西方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考证古代基督教东渐历史及中国基督教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文化历史价值早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从文学价值的角度研究该碑文历史叙事的文学特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个人传奇为基础,凭借中国传统文学的用典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把景教教义、景教在唐朝的传播历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实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汉语创建.  相似文献   

7.
关静 《天中学刊》2009,24(6):62-65
基督教教义在西方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爱是基督教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爱作为精神和理性的本体,是认识和行动的基础,是获得救赎和幸福的根本力量.爱植根于神本主义传统之中,使基督教成为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爱是联结神和人的关系纽带.爱不仅是神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所在,体现了宗教对人类价值和终极目标的深切关怀,为人类提供了完善和超越自我,达到永恒和完美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8.
老舍于1922年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描写了诸多基督徒的生活,刻画了形形色色基督徒的形象。还塑造了一些具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基督徒,但从其身上可感到浓郁的基督教意味。此外,从作品构思、典故运用方面亦可见老舍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的印痕  相似文献   

9.
儒家和基督教文化反映着不同价值取向.从水火两立的教义原理和水火交融的道德实践两方面探讨儒家与基督教中的人性观异同,旨在进一步理解人的本质并提升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陈惇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作,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一个真正的教徒;他一生中许多事情与基督教有关。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莎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较...  相似文献   

11.
《圣经》对英美民间习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Bible)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著作。基督徒认为,《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作者受圣灵感动而说出的神的话。由于基督教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圣经》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主坦丁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便向欧洲各地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也逐渐成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在英美文化艺术史上,它的影响之深远,也是其它作品无法比拟的。许多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名作。《圣经》也是许多人寻求慰藉的精神支柱,待人处世的实践准则,至今,仍是英美…  相似文献   

12.
《旧约》是古希伯莱民族的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希伯莱文学总集。它和《新约》合在一起,被利用来作为基督教的《圣经》,起着极为有害的作用。但《圣经》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特别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古希腊文学一起,《圣经》文学被公认为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圣经》文学,吮其健康的真髓,这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基督教的二元世界观、文化价值观以及《圣经》本身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出发来探讨作为基督教圣书的《圣经》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圣经》成为西方文学创作母题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天路历程——基督教发展成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霞 《文教资料》2007,(24):125-127
本文从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积极的博爱教义与基本道德准则,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宗教活动中的文化交流及社会服务功能几个方面探究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原因,希望对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和精神基础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曾经深深影响了西方人对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取向。基督教中的上帝恩威并施,确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带有原罪的人类,必须诚服并执行上帝所说的每句话、每件事情。然而,为了取得人类的诚服,基督教在强调了上帝对人的偏爱的同时,却显出了对大自然的随意和漠视.而且还是大自然成了被逐出伊甸园的人类要经历的艰难困苦的象征。而作为基督教教义的《圣经》记载了这一切,并从几千年前就开始影响西方人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洪秀全是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教义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教义的叛逆者。他所创立的拜上帝教,实际上是由基督教和儒教进行“杂交”而生出的一个不伦不类、不西不东的“儿子”。因而,在洪秀全的意识形态里,基督教与儒教,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始终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拜上帝教是外来基督教与中国儒教相结合的产物,洪秀全既是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教义的继承者,同时又是它们的叛逆者。反孔与崇儒成为洪秀全意识结构的内在矛盾,也是太平天国败亡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在美国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基督教的教义对美国文化及美国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都没有明确提及耶稣基督,但从这两个文件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基督教的身影。而圣经的影响也遍布美国教育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老牌名校都是教会学校或起源于教会学校,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因此,基督教对美国人的道德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对文化具有持久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基督教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灵现,阐述了基督教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影响及意义,揭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基督教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它的教义来源于基督教 ,但它的教义、宗教内容和宗教活动方面与基督教有很大差异。它实际上是西方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并且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