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中,礼制十分重要。分封制是周代重要的礼制之一,也是三代国家成熟性的代表制度。如若追溯中国古代的国家文明起源,要追溯及氏族部落的形成分化重组和赐姓命氏制度等,这都与周代分封制之前的早期分封具有密切联系。如何把部落氏族制下众多分立的、大小强弱相悬的部落邦族,改造为周代五等爵制那样统一集中的等级制诸侯封国体制,是早期分封出现以来始终在追求的目标。对中国古代国家文明起源的探索,就包括在对早期分封的剖析观察中。所谓普遍原理及酋邦等概念,都只能作这种研究的参考。真正要解决中国古代的国家文明起源问题,还必须到中国古代所传下、与所谓封建、分封等相关的概念或文献记载中去钩稽考索,才能取得切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周代宗法血缘政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态的演变是由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完成的,因此,周制与秦汉制度尽管在社会经济基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诸多联系。秦汉国家形态重要侧面之一的官僚制度,无论在职官名称,还是官职职掌上都可以溯源至周代,周代国家若干重要的职官制度,也对秦汉产生过深远影响。探讨秦汉官僚制度与周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和研究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灿金 《小读者》2010,(10):49-49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相似文献   

4.
"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于先秦时期,它是周代政治体制在哲学上的反映。周代既不是原始氏族社会,也不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而是"宗法封建社会"。它表现在:周代通过逐层分封,形成了一个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大宗和他们所统率的小宗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等级君主。大宗以族权加强统治小宗,同时小宗对大宗的权力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周代已脱离了原始的氏族社会,但又不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而是处于"早期国家"时期。这反映在政体上就是周代是一个由民主政体向专制政体过渡的"有限王权"时代。  相似文献   

5.
论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统一国家经历了夏商二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这样三个阶段、三种模式;与西欧中世纪由外族入侵而形成的统一国家迥然不同。其中,周代君主分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政治学意义的行政体制,对于维护和促进周代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曾起过巨大作用。将周代分封制比附为西欧中世纪封建制从而否认周代国家的统一性而将秦王朝作为中国统一国家开端的传统见解是不妥当的;按照是否实行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来论定国家是否分裂与统一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分封制、中央集权制是国家行政体制问题,而统一与分裂则是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着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周代(主要指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和政治统治结合,宗法统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所罕见。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周代的宗法制度,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周代的宗法制度的看法向有分歧,笔者根据自已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多年研究,将主要的看法和观点简述如下,欢迎学术界朋友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及东方专制主义论的传播,认为周代国家的政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意见,在我国史学界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我接触有关周代历史的资料,觉得这种意见与周代的历史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周代有天子和国君,却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8.
"女性向"穿越小说是一种女性意识极强的网络文学形态。本文以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为分析框架,把"女性向"穿越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建的疏远现实的偏离异托邦、折射现实的镜像异托邦和调节现实的补偿异托邦。  相似文献   

9.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这个词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  相似文献   

10.
膳夫,又称膳宰,是周代负责王室饮食和祭祀膳食的官职,在西周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还有传达王命,参与国家行政和军务的权力。膳夫作为周代的职官,对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地位以及发展状况都深受周代礼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者对于五帝时代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以社会人类学的酋邦概念来重新审视文献中的五帝时代,可知五帝时代应该是中国酋邦轮回时代史迹的历史沉淀。酋邦轮回是中国酋邦时期即五帝时代最普遍的现象,因此,酋邦轮回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道路,酋邦轮回的结束,酋邦宗主权世代固定在某一氏族内部传承并为其他酋邦所承认,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及东方专制主义论的传播,认为周代国家的政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意见,在我国史学界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我接触有关周代历史的资料,觉得这种意见与周代的历史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周代有天子和国君,却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这一看法。一、宗法封建制不可能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生提供条件周代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宗法封建制度。这是根据宗法制实行分封的制度。它在“选建明德,以藩屏周”、保障“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维护王权或君权方面却只有消极作用。它不仅没能巩固和加  相似文献   

13.
学者们对于五帝时代存在纵向观和横向观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以社会人类学的酋邦概念来重新审视文献中的五帝时代,可知五帝时代应该是中国酋邦轮回时代史迹的历史沉淀.酋邦轮回是中国酋邦时期即五帝时代最普遍的现象,因此酋邦轮回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路径,酋邦轮回的结束,酋邦宗主权世代固定在某一氏族内部传承并为其他酋邦所承认,应该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校历史系钱宗范教授的学术专著《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由我校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普遍好评。早在本书出版前一年,《光明日报》在《史学》专栏的“新书预告”中就作了报道,称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观点,澄清和纠正了宗法制研究中很多模糊错误的认识。本书出版后,国内著名史学学者接连发表书评,对本书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史学家王贵民指出,本书是值得关心宗法制度、研究古代历史的人们一读的好书;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史专家杨善群指出,它的出版填补了宗法制度研究方面的空白,是一本近年出版的较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宗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关系极为密切。周代是中国宗法制度最典型最发达的时期,宗法制度的统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研究和探讨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即周代的宗法制度,说明它在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真相,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规律,它和世界其他国家宗法制度的异同,实为解开中国历史文化之谜的钥匙和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三个和国内外传统观点不同的新观点:涅伽达文化Ⅱ时代不是诺姆国家形成和争霸的时代,而是埃及民族的军事民主制时代;涅伽达和希拉康坡里遗址不是诺姆国家,也不是域邦,而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埃及国家是在对内治水斗争中和对外的征服战争中兴起的,这种形式可以看作是国家兴起的第四种主要形式。埃及最初的国家是中央集权的王国,而不是希腊或罗马式的城邦,是古代东方国家的典型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时欧美政治家们考虑和平的现状,试图用国际法、道德解决冲突、维护和平,陷入各种鸟托邦主义。卡尔利用辩证二元论的思想分析了鸟托邦主义。他在批判鸟托邦的同时提出科学的现实主义国际观,但同时也承认仅有现实主义是不够的。他认为任何科学的政治思想、政治内容、政治形态和良好的政治生活必须建立在鸟托邦和现实两种因素之上。卡尔的道德现实主义对当今世界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贵族出奔这一事物中,周礼是客观存在的.体现在贵族出奔中的周礼正是周代国家结构、国家形态的反映.这其中隐含周人的国家观念.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并不是独立的国家,而是西周宗法分封所建立起来的与天下相对应的宗盟政权的二级政府.而宗盟政权则是周初周人在宗教观念、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上革故鼎新,进行一体化创新的结果.周人并无狭隘的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19.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20.
1848年,德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史称护宪运动。研究这次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1948年前的德国是由三十八个邦国组成的。虽然形式上组成了邦联议会,但是,实际上各邦仍各自为政,独霸一方。因此,清除封建残余,结束国家政治上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统一,便成为德国人民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迫切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